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维成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藻类
  • 3篇土臭素
  • 3篇微囊藻
  • 2篇渔业
  • 2篇渔业生产
  • 2篇渔业生产力
  • 2篇植物
  • 2篇智能测量
  • 2篇智能测量装置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体
  • 2篇水体生态
  • 2篇水体生态系统
  • 2篇种间
  • 2篇温度
  • 2篇湖库
  • 2篇浮游藻类
  • 2篇浮游植物
  • 2篇刚毛藻
  • 2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 1篇云南省环境科...

作者

  • 16篇周维成
  • 7篇李根保
  • 6篇李敦海
  • 5篇郭亮亮
  • 5篇高翔
  • 4篇汪志聪
  • 4篇代亮亮
  • 3篇彭成荣
  • 1篇周起超
  • 1篇王高鸿
  • 1篇李小燕
  • 1篇李双双
  • 1篇陈兰州
  • 1篇张凤格
  • 1篇吴中奎
  • 1篇李露

传媒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柔细束丝藻土臭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5年
土臭素(Geosmin)是一种具有土霉异味的次级代谢产物,对水体具有严重的影响.为探讨柔细束丝藻(Aphanizomenon gracile)土臭素的合成机制以及环境因子对其土臭素产量的影响,利用高效热不对称交错PCR(High-effi cienc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hi TAIL-PCR)技术对柔细束丝藻藻株WH-1的土臭素合成酶基因进行克隆,并对该基因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克隆柔细束丝藻藻株WH-1的土臭素合成酶基因(geo),geo全长2 262 bp,编码753个氨基酸.低温(15℃)、强光(35μmol m-2 s-1)以及不间断光照处理均有利于geo的表达.这表明hi TAIL-PCR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廉的染色体步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为异味物质的监测及防治提供部分理论基础.
周维成李根保高翔代亮亮郭亮亮王素钦
光照强度和磷浓度对寡枝刚毛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在利用沉水植被对湖泊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当营养盐有所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时,丝状绿藻——刚毛藻会大量生长,从而影响生态修复效果.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和磷浓度对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生长的影响,本实验用含有不同磷浓度(0.005,0.02,0.1,0.6mg/L)的BBM培养基,在不同光照强度[10,30,50μmol/(m2·s)]下培养寡枝刚毛藻16d.结果发现,在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初始P浓度0.1mg/L以上时,刚毛藻鲜重增加(约0.05g),其余处理条件下,刚毛藻鲜重均减少,其中光强为50μmol/(m2·s),初始磷浓度为0.005mg/L时,刚毛藻鲜重减少量最大(约0.49g).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的变化表现为光强越大,Fv/Fm的值越低.在光强为10μmol/(m2·s)时,Fv/Fm值在0.75左右.光强为50μmol/(m2·s)时,Fv/Fm值仅为0.3.在相同光强下,不同磷浓度对Fv/Fm值变化无显著影响.相对于磷浓度对刚毛藻生长的影响,光强对刚毛藻的生长影响更大,且高光强不利于刚毛藻的生长.
郭亮亮周维成周起超李根保
关键词:光照强度磷浓度
3种不同营养水平的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20
2021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活动干扰下,河流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于2019年6月对贵州境内3种不同营养类型的河流(锦江河、湘江河和南明河)进行调查。研究了3条河流的理化因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密度,结合冗余分析(RDA)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聚类分析法研究3条河流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排序为南明河>湘江河>锦江河,3条河流的综合营养指数分别为61.76、48.76和36.05。锦江河共有浮游植物6门19属21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7.14%;湘江河共有浮游植物6门34属43种,其中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最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1.86%和37.21%;南明河共有浮游植物6门32属46种,其中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最多,分别占总种数的39.13%和32.61%,锦江河、湘江河、南明河水体中浮游植物细胞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66×10^(5)、38.66×10^(5)、132.61×10^(5)个/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P<0.05),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盐度、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锦江河的电导率、盐度、溶解性总固体和营养盐含量最低,南明河的最高。此外,聚类分析显示3条河流的浮游植物群落按结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这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河流的电导率、盐度、溶解性总固体、营养盐含量升高,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增加,其群落结构会由硅藻门占优势,逐渐转变为蓝藻门占优势。
代亮亮吕敬才周维成刘昌闳胡雪筠袁果
关键词:浮游植物河流群落结构
盐胁迫对莱茵衣藻光合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衣藻作为材料,研究盐胁迫对衣藻细胞生长、光合活性、色素及中性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衣藻细胞生长随盐浓度升高受抑制程度不断增大。盐胁迫下的对数期细胞生长速率、细胞叶绿素a含量和细胞叶绿素b含量都随盐浓度升高而减小。细胞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低盐胁迫下基本不变,但在中盐和高盐胁迫中则大幅增高。不同处理的藻细胞中性脂肪积累量都明显上升,而中盐处理升高的最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表明盐胁迫抑制电子传递效率和PSII活性。
高翔周维成张凤格陈兰州王高鸿
关键词:莱茵衣藻盐胁迫色素含量光系统II中性脂肪
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分布规律及对磷迁移和鱼产力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库区生态环境和渔业的潜在贡献,对秭归、云阳和忠县库区共计30个典型消落带断面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植物营养成分、断面坡度及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共发现54科、61属、209种植物,其中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为主要优势种,平均盖度分别为29.73%和26.87%;随着水位高程逐渐降低,狗牙根、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的盖度逐渐增加,苍耳、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和狼粑草(Bidens tripartite)的盖度逐渐降低,而葎草(Humulus scanden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的盖度先增加后降低;植被的分布还受到断面坡度的影响,狗牙根的盖度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苍耳的盖度则随着坡度呈现先增后降的显著单峰形态分布(P<0.001)。较高的土壤含水率促进了以狗牙根为主的共优势群落的形成,而随着土壤含水率降低,植被类型逐渐演替成以苍耳为主的共优势群落;(2)低水位高程(150—160 m)消落带地表土壤呈现明显的磷吸收趋势,而高水位(160—175 m)表层土壤则呈现明显的磷释放趋势,这与样地的植被类型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密切相关;(3)三峡水库消落带狗牙根和苍耳的地面鲜重总量为2.51×10^(8)和2.48×10^(8)kg,它们的鲜重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远高于其他植物,对库区渔产潜力贡献分别为1.25×10^(8)和1.24×10^(8)kg。综上,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主要优势种为狗牙根和苍耳,植被的分布主要受到水位高程、断面坡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消落带植被在库区陆源磷营养截留、水体磷营养调控和鱼产力贡献方面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可为评估水库消落带的生态渔业功能及研发水库消落带的植被修复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汪志聪周维成李晓宇彭成荣彭成荣
关键词:消落带植被分布鱼产力三峡水库
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东湖通道是武汉市在建的交通路网工程,穿越东湖风景区,其中约5 km为湖底隧道。通过研究施工围堰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可为湖泊管理提供应对措施。于2014年3月和5月通道工程施工期间,在其沿线的典型水域如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敞水湖湾、敞水迎风岸带和新形成的堤岸外共设置16个采样点,调查水生植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水质参数等。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受水温的影响,3月采样时平均水温为13.7℃,未发现挺水植物,采集到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3种沉水植物以及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1种浮叶植物,可见少量的漂浮植物浮萍(Lemna minor),其中沉水植物菹草为绝对优势种;5月的平均水温为24.8℃,除上述3种沉水植物外,还采集到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但菹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另外采集到了荇菜和菱(Trapa bicornis)2种浮叶植物,荇菜的相对生物量和优势度最高,也可见少量的浮萍。在相对封闭的水域,因受风浪的影响较小,这些区域相对于迎风岸带具有较高的水生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也相对较高,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的高低与水生植物生物量多少的变化趋势一致。通道施工形成的新岸堤外,只有部分位点分布有水生植物,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这些位点缺乏种源、水体较深、透明度低等。由于通道围堰施工增加了沿线的封闭水体,使得水生植被的覆盖度和生物量大幅度提高,通道施工对其沿线水生植物的影响是正面的;施工期间对水生植物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工程竣工后拆除围堰时,须防止悬浮物和机械扰动对现有植被的破坏。
李双双吕锦刚高翔周维成李小燕李敦海
关键词:水生植物
微囊藻对柔细束丝藻生长及土臭素合成与释放的影响
2023年
文章选择两种特征不同的微囊藻——产毒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无毒的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分别以不同的接种比例(1﹕2、1﹕1和2﹕1)与产土臭素(Geosmin)的柔细束丝藻(Aphanizomenon gracile)混合培养,以探索种间相互作用对藻类生长和束丝藻土臭素合成与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培养条件下,两种微囊藻均抑制了柔细束丝藻的生长,而柔细束丝藻却促进了两种微囊藻的生长。惠氏微囊藻促进了柔细束丝藻土臭素的释放(接种比例为1﹕1时,束丝藻胞外土臭素的细胞份额达到269.43 fg/cell),仅在生长早期与生长受到抑制阶段促进了土臭素的合成;铜绿微囊藻在共培养早期促进了束丝藻土臭素的合成,但共培养却抑制了土臭素的释放,而且在共培养的中后期已检测不到土臭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水体中束丝藻与微囊藻的季节演替过程中,微囊藻在与束丝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且微囊藻对束丝藻的竞争压力促使后者合成异味物质,随着束丝藻的消亡可能伴随大量异味物质的释放,增加异味事件发生风险。
李晓宇周维成韦慧黄顺李敦海
关键词:土臭素种间相互作用微囊藻
不同浓度藻类水华对两种沉水植物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研究藻类水华对沉水植被恢复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浓度的藻类水华,开展了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在不同浓度藻类水华下(0,6.25×10~8,2.5×10~9,10^(10)cell/L)的生长和生理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6.25×10~8cell/L)处理组中伊乐藻的干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藻浓度达到10^(10)cell/L时,篦齿眼子菜的干重才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其它处理组相比,在藻浓度为10^(10)cell/L的情况下,篦齿眼子菜的株高最矮,而伊乐藻的株高最高.叶绿素荧光特性表明藻浓度为10^(10)cell/L的情况下,篦齿眼子菜的光合活性从0.77降低至0.50,而伊乐藻的光合活性无显著性变化,在0.72~0.79之间波动.沉水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在藻类水华胁迫环境下先增加后降低.这表明,藻类水华对水生植物的生长影响有差异性;水体中过高的藻浓度会影响植物的抗性生理.沉水植物能忍耐短期低浓度的藻类水华胁迫,但是长期高浓度的藻类水华会严重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水生植被的恢复.
代亮亮郭亮亮吴中奎周维成李根保
关键词:藻类水华沉水植物
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对铵态氮的响应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讨铵态氮在藻类种群演替中的作用,采用纯培养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铵态氮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生理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5.0~20 mg·L^(-1)的铵态氮浓度适宜于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的生长,但铜绿微囊藻比四尾栅藻对铵态氮的响应更敏感;铵态氮浓度达到50 mg·L^(-1)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在第2天时由0.35降低至0.07,四尾栅藻的光合活性则在第4天时由0.63降低至0.47;随着培养时间和铵态氮浓度的增加,四尾栅藻色素体的损伤情况加剧;铵态氮浓度≥10 mg·L^(-1)时,四尾栅藻易形成两细胞形态的结构,铵态氮浓度低于10 mg·L^(-1)时,四尾栅藻易形成四细胞形态的结构;在共培养条件下,适宜四尾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铵态氮浓度范围分别是0.5~2.0和5.0~20 mg·L^(-1);铜绿微囊藻是喜高铵(5.0~20 mg·L^(-1))的藻类,控制铵态氮浓度在一个较低水平(≤2.0 mg·L^(-1))可以作为防治微囊藻水华发生的策略。
代亮亮郭亮亮李露周维成李根保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铵态氮生态学特性演替
温度与光强对柔细束丝藻三种异味物质产量的影响
周维成王素钦高翔郭亮亮代亮亮李根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