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霞
- 作品数:22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白血病患者mFas表达及血清sFas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王学霞陈学良陈佳荣韩兆东孙建荣张化道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肿瘤FAS系统FAS表达血清SFAS
- 骨髓浸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TEL重排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TEL重排的表达,探讨TEL重排与伴骨髓浸润NHL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163例(伴骨髓浸润者38例,不伴骨髓浸润者125例)NHL骨髓,应用Split-FSIH技术检测TEL重排,依据结果将伴骨髓浸润NHL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初诊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结果:163例NHL中,TEL重排总检出率为3.68%,其中38例伴骨髓浸润NHL中,TEL重排检出率为13.2%,其余患者为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L重排与年龄、白细胞数、血清LDH水平相关,而与性别、B症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细胞来源、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无关。5例重排阳性者,1例化疗有效,中位生存期3个月,33例重排阴性者,除2例放弃治疗外,23例化疗有效,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 :TEL重排阳性者易合并骨髓侵犯,此类患者侵袭性更高,预后更差。
- 高娜郭农建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刘增艳刘仁同刘晓丹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王学霞张化道孙建荣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CD34、CD59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骨髓CD34+细胞比率及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PNH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CD34+细胞比率及外周血中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结果PNH患者CD34+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其中增生减低组CD34+细胞比率低于增生活跃、增生明显活跃组(P均<0.05),而后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均>95%,其中粒细胞CD59表达稳定性较好;PNH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低(P<0.01);粒细胞CD59在不发、偶发、频发组中表达逐渐减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CD59表达则在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34+造血干细胞减少可能参与PNH发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检测是诊断PNH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其中粒细胞CD59缺失程度对判断病情严重与否具参考价值。
- 王学霞孙建荣高娜于文征张化道
-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D34CD59流式细胞术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并分析疾病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不同阶段血浆TM的水平;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采用法国ST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初发组患者血浆T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平台期组显著升高(P<0.01;P<0.05);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及化疗达平台期组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患者血浆TM水平较初发组显著升高(P<0.05)。骨髓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人升高(P<0.01;P<0.05),复发/难治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表达最高。同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患者,血浆D-二聚体较初发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各凝血指标表达水平与同期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沙利度胺联合化疗使血浆TM、D-二聚体的表达升高,而它们的升高间接提示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 刘增艳张国强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高娜陆化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ELISA
- 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估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医院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50例患者,分为卡泊芬净及伊曲康唑两组,每组25例,卡泊芬净组给予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伊曲康唑组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持续至体温恢复正常后5d或疗程达14d或连续痰涂片阴性后3d;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在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中,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后发现,卡泊芬净较伊曲康唑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结论在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卡泊芬净较伊曲康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是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陈绍水
- 关键词:卡泊芬净伊曲康唑白血病真菌感染
- IgG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在WHO淋巴与造血组织分类中,将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定义为一种包含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肿瘤,同时不符合其它伴小B淋巴细胞样肿瘤的诊断标准。
- 初文慧于文征刘增艳王学霞孙建荣刘香君
- 关键词:IGG
- 急性白血病膜Fas及sFas的表达及其与疗效关系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膜Fas(mFas)及血清可溶性Fas(sFas)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于2001-112002-09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骨髓细胞mFas抗原及血清sF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分析sFas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骨髓细胞mFas抗原阳性表达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5·62±2·2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为(8·80±4·1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8·75±11·20)%(P<0·01);化疗前血清sFas在ALL为(7·92±2·36)μg/L,ANLL为(8·79±3·12)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R组化疗后血清sFas[(4·08±2·24)μg/L]较化疗前[(7·85±1·96)μg/L]显著降低(P<0·01)。结论mFas下调及血清sFas升高所致的Fas/FasL凋亡途径障碍可能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血清sFas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 王学霞陈佳荣韩兆东孙建荣张化道陈学良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SFAS
- 巨大胃间质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 2015年
- 患者,男,69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呕血”于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完善上腹部强化CT示胃小弯区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跨胃腔内外生长,大部分位于胃外,大小约9.7 cm ×7.2 cm ×8.5 cm,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胃镜提示胃体上部、中部小弯侧可见巨大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表面呈结节样,顶端可见凹陷糜烂灶,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口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月余,肿瘤体积较前缩小,后转入胃肠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示CD117+,CD34+,明确为胃肠道间质瘤。院外继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于2013年11月因“心悸、乏力1月”入血液内科,血常规:白细胞3.24×109/L,红细胞2.42×1012/L,血红蛋白81 g/L,血小板537×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25.5%,偶见棒状小体。外周血涂片见原始细胞4%。骨髓活检病理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85%),粒系偏幼稚细胞散在分布,可见原始细胞,骨髓间质小梁旁小灶性胶原纤维增生。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提示原始细胞免疫表型为 CD34+,CD117+, HLADR +,CD7部分+,CD33-,CD5-, CD2-,CD20-,CD19-,CD10-。染色体核型:47,XY,+8/46,XY,提示分析细胞中小部分存在+8。 AML/ETO及PML/RARa融合基因定量检测均为阴性。住院期间给予防治出血、间断成分血输注,患者家属拒绝针对白血病行联合化疗,选择自动出院。
- 高娜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刘晓丹刘仁同于宁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胃间质瘤骨髓细胞形态学甲磺酸伊马替尼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上腹部不适
- 多部位出血 下肢静脉血栓
- 2004年
- 迟作华于文征王学霞尚炳英张化道徐从高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血尿蛋白尿抗磷脂抗体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