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玉婷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酸性蛋白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纤维酸性
  • 2篇胶质纤维酸性...
  • 2篇次声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再灌注
  • 1篇声压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鼠脑
  • 1篇鼠脑缺血再灌...
  • 1篇酸性蛋白表达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外伤
  • 1篇腺瘤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黎玉婷
  • 3篇何任红
  • 3篇范建中
  • 2篇单守勤
  • 1篇杜波
  • 1篇杨少春
  • 1篇李煜
  • 1篇彭玉平
  • 1篇郝文文
  • 1篇胡正
  • 1篇吴红瑛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ING1表达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关系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垂体腺瘤组织环指蛋白1(RING1)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垂体腺瘤组织标本60例,其中KNOSP分级Ⅰ~Ⅱ级17例,Ⅲ~Ⅳ级43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垂体腺瘤组织R1NG1、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结果与Ⅰ~Ⅱ级组比较.Ⅲ~Ⅳ级组垂体腺瘤标本中R1NG1、Ki-67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功能分型垂体腺瘤患者标本RING1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胗0.05):与KNOSP分级Ⅰ~Ⅱ级垂体腺瘤(47.1%)比较,Ⅲ~Ⅳ级垂体腺瘤标本中R1NG1高表达率(76.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腺瘤RING1的表达与KNOSP分级有关,可能是垂体腺瘤防治的新靶点。
胡正杨少春黎玉婷杜波邱明兴李煜郝文文彭玉平
关键词:垂体腺瘤
次声影响大脑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次声,即频率为0.0001~20.0000Hz的声波,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次声的频率低,波长长,在传播过程中不易被介质吸收,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且在大气中具有衰减小、传播远的特性。次声对生物体的利弊效应与其参数有关。大量研究证实,次声对人体和啮齿类动物有损伤作用,
黎玉婷单守勤何任红范建中
关键词:次声大脑生物学效应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生长相关蛋白-43在低声压次声治疗颅脑外伤大鼠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声压级次声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胶质纤维蛋白(GFAP)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法制作颅脑外伤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次声60min组、次声90min组和次声120min组共5组,其中次声3组分别予次声干预60min、90min和120min,连续7天;模型组干预过程中除不开机外,其余过程同次声组。假手术组只打开颅窗,不损伤脑组织,不进行次声干预。7天后处死前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然后断头取脑、免疫组化观察损伤脑组织周围GFAP及GAP-43表达变化。结果:次声3组与模型组的m NSS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次声3组间的m 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15组间的GFAP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次声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次声组间GFAP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25组间的GAP-43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次声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次声组间GAP-43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声压级次声能提高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GFAP及GAP-43的表达,改善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
黎玉婷单守勤何任红陈楚键范建中
关键词:次声脑外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
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2h再灌注模型。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12)、磁疗组(n=12),每组再分为3d、7d两个亚组,每组6只。磁疗组在缺血再灌注12h后予磁场处理(0—10.5m T,频率50Hz,20min/次,1次/d)。模型组干预过程中除不开机外,其余过程同磁疗组。在治疗3d、7d后(处死前)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脑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GFAP表达变化。结果:磁疗7d组大鼠m NSS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5);磁疗组脑缺血周围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0.05)。结论:磁疗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的表达,促进脑组织修复。
黎玉婷何任红范建中吴红瑛
关键词:磁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