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梅

作品数:70 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4篇地震
  • 16篇地壳
  • 11篇震源
  • 10篇震源机制
  • 10篇青藏高原
  • 9篇震源机制解
  • 9篇反演
  • 8篇M
  • 7篇地壳上地幔
  • 7篇地幔
  • 7篇上地幔
  • 7篇重力场
  • 6篇地震活动
  • 6篇地震震源
  • 6篇动力机制
  • 6篇动力学响应
  • 6篇岩石
  • 6篇岩石圈
  • 6篇青藏
  • 5篇地壳结构

机构

  • 39篇中国地震台网...
  • 3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陕西省地震局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软件与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70篇张雪梅
  • 27篇滕吉文
  • 15篇杨辉
  • 12篇孙若昧
  • 10篇杨志高
  • 9篇梁姗姗
  • 9篇邹立晔
  • 8篇杨文
  • 8篇刘杰
  • 7篇史海霞
  • 7篇王谦身
  • 6篇黄志斌
  • 5篇张永谦
  • 5篇杜广宝
  • 4篇阮小敏
  • 4篇张洪双
  • 4篇王光杰
  • 3篇周龙泉
  • 3篇闫雅芬
  • 3篇魏星

传媒

  • 9篇地球物理学报
  • 8篇地球物理学进...
  • 5篇地震科学进展
  • 4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3篇2016中国...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青藏高原...

年份

  • 7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南缘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
在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和挤压作用下形成了当今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和青藏高原及扬子地块的交汇地带,在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发生了多次强大地震,是结合...
张雪梅杨志高杜广宝史海霞杨文黄志斌刘杰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及邻区面波频散反演——岩石圈-软流层体系结构研究
地处欧亚大陆和印度板块交汇地带的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相互作用下,深、浅构造展布十分复杂。形成这些构造和驱使这些构造运动的力系,无一不是来源于岩石圈和软流层深部物质的共同作用。为此,研究该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及物质属性...
张雪梅
关键词:青藏高原岩石圈厚度非线性反演深层动力过程
中国地震台网初至P波区域三维走时表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LLNL-G3Dv3全球P波三维速度模型,应用FMM软件包计算并建立了中国地震台网990个台站的初至P波区域三维走时表.该走时表覆盖了以台站为中心的水平向20°×20°、垂直向-5.1—80 km(向下为正)的三维空间.其水平向间隔为0.2°,垂直向间隔为5 km.这样对于任一深度小于80 km的震源,均可以应用此三维走时表计算其到周围10°范围内台站的走时.中国地震台网初至P波区域三维走时表的建立,对于改善区域初至P波走时预测,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有一定现实意义.
梁建宏韩雪君孙丽梁姗姗张雪梅
关键词:中国地震台网P波走时表
汶川地震前的b值变化被引量:46
2018年
Gutenberg-Richter定理给出了地震频度随震级的分布特征.大量研究表明频度-震级关系的斜率(b值)在大地震孕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减小.为了考察b值在汶川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时间演化特征,本文尝试基于破裂断层选取研究区域,考察了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汶川地震(MS8.0)破裂区的地震活动性,并对该区域b值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2005年中至2006年底,地震月频度及季度频度有一个较明显的下降.b值从2002年始至地震前呈现出一个长期趋势性减小;在地震前约半年,出现快速、显著的下降.b值的这一时间变化特征与其他研究者报道的日本东北MW9.0级地震前的b值变化特征具有很高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大地震准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以上结果有益于认识和理解大地震孕育演化过程,同时也表明b值在中长期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潜在价值.
史海霞孟令媛张雪梅常莹杨振涛谢蔚云服部克巳韩鹏
关键词:汶川地震B值地震活动性孕震区
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地区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概况
<正>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的研究,对于揭示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历史及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西构造结地形复杂,后勤补给困难,且周边政治环境敏感,因而地球物理工作难以在这片地区大规模开展。
杨辉张雪梅滕吉文
文献传递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的特异重力场与深部地壳结构被引量:57
2006年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经计算给出的布格重力异常,其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高程呈很好的镜像相关.据此得到该区不同方位的3个地壳深部结构剖面.重力异常反演求得青藏高原地壳厚度>70 km;喜马拉雅造山带为55 km左右;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盆地为33~35 km;那加山山脉地区为40~45 km,即呈现出3个不同构造单元的展布.同时求得“东构造结”区由高密度的刚性物质构成,在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呈向北运移,并插入青藏高原东缘.基于这样的构造格局和深层动力过程,导致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东北缘的强烈构造运动,大、小地震的频频发生和矿产资源的聚集.
滕吉文王谦身王光杰徐亚张雪梅
关键词:重力场深部地壳结构
基于三维模型中的射线追踪方法测定鲁甸Ms6.5地震震源深度被引量:1
2020年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_S6.5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发震构造复杂,引起了地震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三维建模方法,建立鲁甸地区三维层状非均匀速度模型,采用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对鲁甸M_S6.5地震进行三维射线追踪走时计算;利用震中距150km范围内的近震Pg波震相走时数据,通过射线追踪走时拟合获得鲁甸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2km,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本文采用的三维建模和射线追踪方法的有效性。
李飞俞贵平梁姗姗张雪梅黄志斌
关键词:射线追踪震源深度
青藏高原东缘及东北缘S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被引量:7
2019年
青藏东缘和东北缘是高原生长和扩张的前缘,研究其地下物质及变形特征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生长机制.本文收集187个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长达7年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辅以189个流动台站3年的数据,开展噪声瑞利波和勒夫波群速度层析成像工作.基于8~40 s周期瑞利波和勒夫波群速度,通过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地下50 km深度范围的三维SH和SV速度结构.我们定义径向各向异性ψ=2(v SH-v SV)/(v SH+v SV),以此来展示地下物质变形以水平方向(v SH>v SV)还是垂直方向(v SH
杨志高杨志高张雪梅陈运泰
关键词: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腹地东西分区和界带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被引量:13
2011年
青藏高原是东亚大陆一个特殊的块体,无论是介质属性,还是构造格局在深部与浅部都是不均匀的和各向异性的,其演化进程也是非线性的.基于综合地球物理场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在NS向挤压和EW向扩张错综力系作用下,形成了东、西分区的构造格局,它们的界带位于900±20E的范围内,即表明青藏高原基本上为由三块(西、中、东)组成.在此界带与其东、西两侧的重力场、地磁场、地热场、地震波场、深部介质与结构和其物质组成的属性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征出分区(界)的特异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
滕吉文张洪双孙若昧闫雅芬张雪梅杨辉田有张永谦阮小敏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场动力学响应
美国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ANSS)--现状、发展机遇和战略规划(2017~2027)被引量:5
2018年
在美国,超过1.43亿人面临地震风险威胁。如果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其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地震影响就能显著减小。美国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ANSS)通过协作对地震与大地测量数据进行汇集与分析,及时发布地震发生及其影响的可靠信息,为地震研究及危险性与风险评估提供数据,这是建立地震韧性国家的重要基础。作为对ANSS的投资成果,现在对于发生在美国或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任何显著地震事件都能够用一套产品来快速表征,在地震危机来临之际为人们提供态势感知。ANSS监测工作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地震工程需求,这包括改进人们对建构筑物地震响应的理解。作为参与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的四个联邦机构之一,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为ANSS提供了管理与财政支持。2000年,美国国会颁布《国家地震减灾计划》再授权法案[公法第106-503号(Public Law 106-503)]时,作为该计划的一项支撑设施,创立了ANSS。ANSS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术界的合作。由于认识到地震灾害危险性与风险的地区差异性,所以ANSS管理结构强调区域执行与国家集成。其允许与其他联邦和州政府机构以及与关注地震监测的地球科学界和工程界协作。ANSS推动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各机构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这些合作关系对于ANSS在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在区域范围内的规划与执行,以及争取地方支持都是有必要的。许多承办学术机构、部分州政府机构、其他联邦机构、私人基金会和科学组织为ANSS的成长和(或)运行提供了支持。建设ANSS的需求最初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 Survey,1999)题为《美国地震监测评估——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的需求》的出版物中率先提出。这些需求包括加强国内各监测台网间协调、开发新的地震信息产品,以及
U.S.Geological Survey邹立晔梁姗姗杜广宝赵博张雪梅苗春兰万事成(译)齐刚(译)徐志国刘杰王春华黄媛(校)
关键词:地震动地震危险性地震监测地震台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