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作品数:48 被引量:27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蜕膜中核心聚糖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发生稽留流产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蜕膜组织中核心聚糖蛋白(DCN)与稽留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1-9月孕5~10周的19例稽留流产患者(稽留流产组)的蜕膜组织和18例行选择性早期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蜕膜基质细胞中DCN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蜕膜组织中DCN m 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DCN在蜕膜组织的定位;免疫印迹法比较DC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妊娠周数及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DCN在蜕膜基质细胞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稽留流产组蜕膜基质细胞DCN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稽留流产组DCN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组蜕膜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DCN蛋白在蜕膜组织中广泛存在,蜕膜基质细胞的胞质及胞间均有表达。结论稽留流产组蜕膜组织中DCN高表达,可能与稽留流产发生相关。 唐境蔓 杜丽丽 曾珊珊 黄丽君 林琳 毕石磊 陈兢思 陈敦金关键词:稽留流产 蜕膜 剖宫产术前咨询与并发症管理 被引量:18 2019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剖宫产率在10%~15%时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剖宫产率过高或过低,其预防母胎严重并发症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至消失[1]。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达4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已达80%以上[2]。虽然剖宫产术在大部分情况下安全,但是,剖宫产可导致一系列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我国是一个分娩大国(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分娩活产数为1758万),因此,掌握剖宫产指征. 陈敦金 林琳关键词:剖宫产 并发症 胎盘植入保守性手术治疗3例分析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而凶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病致严重产后出血,如不及时、果断处理,会危及产妇生命。子宫切除术可大大降低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风险,但是也会对该类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创伤。 陈娟娟 苏春宏 林琳 何泓 何文君 陈敦金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139例胸部CT出院后随访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胸部CT表现,探讨其肺内残余病灶的转归情况。方法收集出院后半年内进行随访的139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发病至病灶完全吸收时间等)及影像学资料(肺内病灶累及的范围、分布、CT表现等)。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普通型组(n=121)及重型组(n=18),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肺受损程度,并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型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普通型组患者;重型组患者双肺病灶累及范围较普通型组患者广泛,且吸收速度较慢,出院后半年内,仅3例(17%)患者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而在普通型组患者中该比例高达76%,普通型组患者发病至肺内病灶完全吸收平均(124±58)d,重型组为(159±45)d。肺内残余病灶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及条索影,而实变影、蜂窝影、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未见显示。结论大部分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的肺内残余病灶是可逆的。重型肺炎患者肺内病灶吸收缓慢,随访时间需长达1~2年,而大部分普通型肺炎患者肺内病灶吸收较快,随访时间仅需半年。 林琳 骆伟杰 张烈光 杨彦鸿 张志平 余成成 黄德扬 江松峰 陈碧华 刘晋新关键词:胸部CT 随访研究 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57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及母儿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发病病因、首发症状、诊治及母儿预后。结果: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共57例,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1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6例。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子痫前期或子痫、脑内动静脉畸形、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呕吐、抽搐、视物模糊,主要依靠影像学进行诊断。57例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38例采取保守治疗,19例采取手术治疗;53例在诊断脑血管疾病后即终止妊娠,3例在孕足月后择期剖宫产,1例失访。53例终止妊娠患者中,46例剖宫产,2例顺产,2例人工流产,2例药物流产,1例自然流产。围产儿共44例,43例经随访未发生脑血管疾病,1例因脑出血发生围产儿死亡。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有18例痊愈,5例发生后遗症,10例产褥期内死亡,2例在产后两年内死亡,6例预后不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12例痊愈,2例产褥期内死亡,2例预后不详。结论: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罕见,一旦发生,病情急且重,应尽早诊断及干预,以改善母儿预后。 冯娜 苏春宏 印贤琴 陈敦金 林琳关键词:妊娠 脑血管疾病 ROCK1调控人子宫内膜蜕膜化异常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 林琳8组家族聚集性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表现及转归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8组家庭共25例聚集性发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组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28.0%)从发病到治愈出院胸部CT始终呈阴性,另有4例(16.0%)入院6d后胸部CT呈阳性,2例(8.0%)为单肺叶散在病灶,16例(64.0%)为双肺多发病灶,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16/25,64.0%);而少数出现纤维条索影与磨玻璃影共存(2/25,8.0%),部分伴双侧胸膜增厚(3/25,12.0%)。截至2020年4月9日,5组家庭全员好转出院,1组3例重症患者仍在治疗,1组家庭内1例重症患者转院治疗,另有1组境外输入性病例已达出院标准,仍在隔离观察中。8组家庭最早及最晚发病(6.1±4.3)d,发病至就诊时间(4.3±3.9)d,核酸转阴时间(18.0±8.6)d,CT进展时间(9.6±3.3)d,CT病灶吸收时间(15.0±2.9)d,总病程(20.2±6.3)d。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同胞感染和父母-子女感染这两种聚集方式最为多见,家庭内部成员的CT表现的确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因为部分家庭成员发病时间不同,故其胸部CT影像所处阶段如早期及进展期,亦有一定差异性,但总体上病情进展时病灶分布特点逐渐趋于一致。 江芮 刘晋新 张烈光 黄德扬 陈碧华 瞿静 林琳 余成成 凌洲焜关键词:家族聚集性 转归 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中枢驱动水平 2018年 目的比较正常受试者与慢阻肺患者的中枢驱动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广州10名正常受试者与10名重度以上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利用经食道电极管检测静息状态下的中枢驱动水平,同时分析中枢驱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静息状态下,正常受试者与慢阻肺患者的中枢驱动分别为13.64±4.96%与57.26±15.45%(P<0.01),其与FEV_1%pred、FVC%pred、FEV_1/FV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672、-0.716(P均<0.01)。结论慢阻肺患者中枢驱动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受试者,且与患者肺功能呈明显负相关。 林琳 陈荣昌关键词:慢阻肺 肌电图 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单胎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进行外倒转术的20例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单胎妊娠,孕龄在35—38周之间,不合并绝对剖宫产指征,均愿接受行外倒转术。分析影响外倒转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统计学采用x^2检验。结果20例外倒转术有14例(70%)完成倒转,其中12例(60%)倒转成功并经阴道分娩。比较单臀位和复合臀位[7/9例与7/11例],初产妇及经产妇[5/8例与9/12例]、胎盘位于前壁、后壁和宫底[5/8例,6/8例与3/4例]、妊娠足月与否[4/6例与10/14例]、羊水量正常与否[12/17例与2/3例]、脐带绕颈与否[2/4例与12/16例]的外倒转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0.0%(2/20)例、5.0%(1/20)例和2/14例。结论外倒转术能较为安全有效将臀位转为头位,适用于足月或近足月妊娠,可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王晓怡 黄赟博 林琳 陈敦金关键词:臀位 外倒转术 并发症 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治和评估 2022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的特点、诊疗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并诊断为子痫前期的患者2960例,其中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42例。分析子痫前期组和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组组间的差异,不同孕周及心衰程度情况下的BNP水平、LVEF、左心舒张功能间的关系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早于子痫前期组(P值均<0.05),ICU转诊率(49.30%vs6.03%)、剖宫产终止妊娠率(90.14%vs70.97%)、ICU住院天数均升高;(2)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的Ⅳ级心衰发生率存在差异(68.63%vs50.00%,P<0.05),心衰Ⅰ~Ⅲ级、心衰类型、左心舒张功能减退、LVEF、B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3)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BNP水平、ICU住院天数存在相关性(P<0.05);(4)不同孕周情况下,LVEF、BNP水平、ICU住院及总住院天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是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可体现LVEF下降、BNP水平升高,其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变化与BNP水平、分娩方式、分娩孕周、ICU住院情况及总住院天数密切相关。 周燕媚 孙雯 林琳 陈娟娟 杜培丽 张慧丽 陈兢思 杜丽丽 陈敦金关键词:子痫前期 心力衰竭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