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晖
- 作品数:43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南昌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南昌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生及进展为重型的危险因素,为防控儿童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地区某大型儿童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发病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275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及同期非肠道病毒感染儿童210例,经知情同意后调查研究对象个人生活习惯及就诊信息,对手足口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病前10d到过医疗单位、居住在农村与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年龄、居住在城镇、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发展为重型的影响因素。结论为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并注意与患儿的隔离。
- 张小康朱春晖陈强
- 关键词:手足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2年南昌地区手足口病(普通型)发展为重型病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朱春晖朱庆雄
- 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及其抗酸能力检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为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vB的功能,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完全缺陷变异株,观察spvB基因缺陷株在体外酸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制备spvB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导入自杀质粒pCVD442后再导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用PCR方法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spvB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绘制生长曲线,对比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与野生株在酸性条件下的生存情况。结果 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spvB基因缺失1 749bp。酸性条件下培养1h及2h后,野生株的活菌数高于spvB基因缺陷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野生株在酸性环境中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缺陷株,野生株在1h及2h后的生存率分别为85.6%、74.9%,缺失株分别为68.0%、42.3%。结论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其生存能力明显降低,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吴春雪陈强李红余晓君朱春晖李岚何美娟刘晓艳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同源重组
- p38MAPK信号通路在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影响Henle-407细胞自噬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鼠伤寒沙门菌spv B基因影响肠上皮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使用携带spv B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野生株STM-211、敲除spv B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STM-Δspv B和回补株STM-c-spv B与处于生长对数期的肠黏膜上皮细胞Henle-407细胞进行共培养,并加入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进行干预。于共培养后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p38的磷酸化水平和自噬标志蛋白LC3、P62的表达水平;稀释涂板作胞内细菌计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自噬蛋白LC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共培养后1、2、4 h,STM-211组和STM-c-spv B组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低于STM-Δspv B组(P<0.05);在共培养后的2 h和4 h,STM-211组和STM-c-spv B组胞内活菌计数明显多于STM-Δspv B组(P<0.05);在1 h时间点使用SB203580干预后,STM-211组和STM-c-spv B组LC3Ⅱ和P62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而STM-Δspv B组LC3Ⅱ表达量降低(P<0.05),P62表达量升高(P<0.05),3 h时该趋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spv B基因对肠上皮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细胞p38MAPK通路的负调控相关。
- 赖华毅陈强李红朱春晖易丽君周菁胡清华余晓君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P38MAPK信号通路自噬
-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疗效及其对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并分析患儿单核细胞(MONO)、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状况。方法:选取298例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儿均分到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糖皮质激素),每组149例患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状况变化、治疗研究炎症细胞状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两组体温(T)、心率(HR)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T、HR更低,FEV1更大(t=12.82、1.85、5.59,P<0.05)。研究组MONO、BASO以及EOS百分比均比对照组更低,且研究组EOS计数更小(t=6.96、10.06、13.54、8.00,P<0.05)。结论:采取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方式给予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身体状况,降低炎症细胞水平,治疗效果良好。
- 朱春晖戴书明高美玲刘飞李苏宝朱胜晖
- 关键词:重症患儿MONOEOS
- 大肠埃希菌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内常见的肠道定植菌,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感染性腹泻,少数情况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大肠埃希菌参与不同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危害、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熊艳朱春晖赵莉朱庆雄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脑膜炎泌尿道感染胆道感染
- 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模式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模式。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6家医院血流和脑脊液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98例住院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感染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分为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组;根据感染可能的来源,分为医院感染组和社区感染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侵袭性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患儿中男56例、女42例,发病年龄8(2,24)月龄,62例(63%)来自农村。87例(89%)为血液感染,12例(12%)为脑膜炎(1例同时合并血流感染)。66例(67%)接受了侵袭性操作或手术,54 例(55%)接受了含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治疗。CRAB组24例、CSAB组74例。CRAB组患儿起病年龄低于CSAB组[4(1,9)比10(4,24)月龄,Z=-2.16,P=0.031],CRAB组患儿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接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合并肺炎及发生不良预后的比例均高于CSAB组[6例(25%)比 4例(5%)、18例(75%)比36例(49%)、17例(71%)比 17例(23%)、6例(25%)比4例(5%),χ2=5.61、5.09、18.32、5.61,均P<0.05]。医院感染组77例、社区感染组21例。医院感染组患儿在院内感染高危病房住院的比例、住院时间、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种类、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地区居住(OR=8.42,95%CI 1.45~48.88)、先前机械通气(OR=12.62,95%CI 1.31~121.76)、先前的抗菌药物治疗(OR=4.90,95%CI 1.35~17.72)是C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SAB菌株庆大霉素耐药率为20%(13/65),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而CRAB分离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20/20)、头孢吡肟(23/23)、派拉西林(17/17)、美罗培南(23/23)和亚胺培南(24/24)耐药率均为100%,其他抗菌药物�
- 葛艳玲单庆文邱悦周树平成怡冰王芳杨俊文万朝敏朱渝徐翼陈敏霞林道炯朱春晖曾玫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侵袭性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儿童
- 腹泻儿童沙门菌的耐药性研究及肠毒素基因与临床关系分析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研究近年来本地区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耐药状况及肠毒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病情的判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从儿童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80株,采用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沙门菌血清型,再采用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肠毒素基因(spvA、spvB、rck)进行PCR检测,分析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肠毒素的关系。结果发热、腹泻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鼠伤寒沙门菌是小儿沙门菌肠炎的主要血清型(70/80,87.5%),其他血清型的沙门菌呈散发。80株沙门菌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但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66株沙门菌为多重耐药菌株,17株为可疑产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8株为可疑产头孢菌素水解酶(AMPC)菌株,鼠伤寒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的沙门菌(χ2=30.921,P=0.001)。所有沙门菌均含有spvA基因,少数沙门菌含有spvB及rck基因,spvB阳性者高热的比率较spvB阴性者高(χ2=7.544,P=0.006),spvB阳性者排黏液血便的比率较spvB阴性者高(χ2=6.163,P=0.013)。结论沙门菌肠炎患儿以发热、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鼠伤寒沙门菌是其主要病原菌,鼠伤寒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的沙门菌,spvB阳性菌株临床上更易表现为高热及排黏液血便,临床上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陈庆法陈强余晓君周红平柯江维朱春晖段荣
- 关键词:儿童多重耐药肠毒素基因
- 儿童重症腺病毒性肺炎风险模型的构建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时机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腺病毒性肺炎(adenoviral pneumonia,AVP)的风险评分模型,并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重症AVP的合适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046例AVP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建立重症AVP风险预测模型。选取102例AVP患儿验证该模型。再前瞻性纳入75例年龄≤14岁且经该模型判定为有可能发展为重症AVP的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A、B、C 3组,每组各25例。A组:仅予对症支持治疗;B组: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在进展为重症AVP前予IVIG治疗,1 g/(kg·d),连续2 d;C组: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在进展为重症AVP后予IVIG治疗,1 g/(kg·d),连续2 d。比较A、B、C 3组治疗后的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年龄<18.5个月、基础病、热程>6.5 d、血红蛋白<84.5 g/L、谷丙转氨酶>113.5 U/L、合并细菌感染6个变量进入重症AVP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2,灵敏度为0.878,特异度为0.848。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间的一致性较好(P>0.05)。治疗后,B组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低,治疗有效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白细胞计数最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2、IL-6、IL-8、IL-10水平最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最高(P<0.05)。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重症AVP风险模型对预测重症AVP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价值;在AVP患儿进展为重症前予IVIG治疗效果更好。
- 蔡莎朱春晖陈方根刘飞高美玲熊艳
- 关键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儿童
- CD4+CD25+Treg及TLR4在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反复婴幼儿喘息中的作用
- 目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幼儿喘息反复发作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PCR法检测患儿痰及血CMV DNA;根据患儿CMV感染及家属是否同意使用更昔洛韦治疗情况,...
- 朱春晖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