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东
- 作品数:40 被引量:206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米非司酮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日2次,连续5d。于口服米非司酮第1天时,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然后双侧子宫动脉各缓慢灌注甲氨蝶呤(MTX)50mg,之后注入710—1000μm明胶海绵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1000U/L以下后,行阴道超声监测下刮宫术治疗。若初诊时血β-hCG已在1000U/L以下,在口服米非司酮5d后,复查阴道超声,发现子宫部分无血流或血流明显减少,血13.hCG不同程度下降,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后,注入710—1000μm明胶海绵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但不行MTX灌注化疗,之后行阴道超声监测下刮宫术。结果20例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大出血,所有患者刮宫术后每周复查1次血13.hCG,1个月后全部降至正常水平。术后约30d月经均恢复正常,复查阴道超声子宫肌层回声尚均匀,随访至2012年7月无患者再次妊娠。结论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药物MTX后,行阴道超声监测下刮宫术,能快速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效防止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是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戴晓怡宋建东刘芳
-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 “双重打击”卵巢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2年
-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累及卵巢的概率为7%~26%。原发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ovarian non-Hodgkin’s lymphoma,PONHL)非常罕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而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 hit lymphoma,DHL)是指伴有C-MYC基因易位和Bcl-2和(或)Bcl-6易位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上呈高度侵袭性,预后极差。双重打击卵巢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DLBCL)更罕见,现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近期治疗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 萨日娜宋建东宋静慧
- 关键词:卵巢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 Notch信号通路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
- 2024年
-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都具有生长迅速、易转移以及预后较差的特点,严重损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而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热点,探索其在肿瘤生长、转移、治疗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对Notch信号通路和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曹旭冉宋建东萨日娜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耐药
- 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免疫状态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阴道微生态环境及阴道免疫状态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宫颈低级别病变(LSIL)136例、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263例、宫颈癌33例,健康女性100例为对照组,调查流行病学情况、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免疫状态,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每周性生活次数≥2在宫颈病变组所占比例较高。吸烟、饮酒及乳、肉饮食在宫颈病变组所占比例较高。IgG含量、氨试验(+)、优势菌菌群失调、革兰阳性短杆菌感染(+)、线索细胞(+)、白细胞酯酶(LE)(+)及凝固酶(GADP)(+)在HSIL组及以上的发生高于LSIL组及对照组(P<0.0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A)、IL-2在HSIL组及以上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水平增高、GADP(+)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sIgA、IL-2及IL-10水平增高是宫颈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局部免疫在防御及清除HR-HP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 宋建东宋静慧乔峤于聪祥郑晶晶王菲
-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阴道微生态局部免疫
- 卵巢浆液性癌并发副肿瘤性红皮病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皮肤副肿瘤综合征又称为副肿瘤性皮肤病,是由恶性肿瘤细胞间接造成的皮肤损害,这些皮肤损害不仅与恶性肿瘤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同步,其发生率在副肿瘤综合征中仅次于内分泌综合征。本例卵巢浆液性癌并发的副肿瘤性红皮病作为皮肤副肿瘤综合征的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以弥漫性红斑及鳞屑伴瘙痒为特征;临床上主要以治疗原发肿瘤为主,皮肤损害会随着原发肿瘤的缓解而明显好转。
- 刘佳董思维许洁张新悦于慧玲宋建东
- 关键词:副肿瘤综合征原发肿瘤卵巢浆液性癌副肿瘤性内分泌综合征红皮病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早期诊断与价值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5
- 2017年
-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发病率约2%,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其中95%为输卵管妊娠,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伴阴道出血。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异位妊娠无明显差异,但症状出现时间较晚,所以易被忽视,发现后往往孕周偏大,一旦破裂容易出现致命性大出血,后果非常凶险,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对孕产妇的预后至关重要。
- 杨鹏霞宋建东
- 关键词:间质部妊娠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
- 细胞自噬及选择性自噬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非程序性死亡过程,具有维持机体稳定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在宫颈癌早晚期病情进展中发挥双向作用,自噬发生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同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也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细胞自噬及选择性自噬与HPV感染之间的关系、细胞自噬在宫颈癌病变发展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刘佳宋建东
- 关键词:细胞自噬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 雌激素受体α及DNA结合域在宫颈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宫颈上皮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尽管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如HPV筛查和预防性HPV疫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但宫颈癌的转移和复发仍然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除HPV感染外,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ERα)对宫颈病变的影响非常重要,同时,长期口服避孕药和多胎妊娠会增加宫颈癌发病的风险。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有多种miRNA参与调节ERα,进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且在宫颈癌中发现ESR1的突变,推测其参与着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转基因小鼠实验表明对ERαDNA结合域(DBD)的干扰可影响相关的基因转录,DBD区域突变的转基因鼠在雌激素作用下不会发生宫颈癌,因此,DBD区域可能成为宫颈病变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ERα及其突变、miRNA调节以及DBD区域与宫颈病变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王杰宋建东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DNA结合域突变分子机制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39例宫颈癌患者为A组,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B组,39名健康妇女为C组,检测与比较3组研究者组织HDAC1及MMP指标表达情况,并比较A组与B组中不同HPV感染者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A组患者组织HDAC1及MMP-2、MMP-3、MMP-7、MMP-9阳性表达率为71.79%及66.67%、64.10%、64.10%、66.67%,均高于B组患者38.46%及43.59%、38.46%、30.77%、35.90%,C组5.13%及7.69%、2.56%、2.56%、5.13%,B组患者阳性表达率则高于C组,A组和B组中HPV感染者阳性表达率高于HPV阴性者,且B组中高度病变者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度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组织的HDAC1及MMP指标表达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对上述指标的监测与控制。
- 卢建军宋建东杨鹏霞蒋红刘娟娟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
- CA125、MDM2、VEGF、FAK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鼠双微基因2(MD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着斑激酶(FAK)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子宫切除术治愈并经术后子宫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取其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并选取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排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子宫内膜组织标本正常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CA125、MDM2、VEGF、FAK表达情况,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腺肌症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中CA125、MDM2、VEGF、FAK蛋白的表达情况,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MDM2、VEGF、FAK诊断子宫腺肌症效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A125、MDM2、VEGF、FAK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位内膜组织中CA125、MDM2、VEGF、FAK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位内膜组织中CA125、MDM2、VEGF、FAK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内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FAK、CA125、MDM2单独检测的AUC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异位组织中CA125、MDM2、VEGF、FAK的表达与子宫腺肌症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VEGF、FAK、CA125、MDM2水平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 温馨萨日娜宋建东
- 关键词:CA125MDM2VEGFFAK子宫腺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