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爱玲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调节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收缩
  • 1篇心肌收缩力
  • 1篇心室

机构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爱玲
  • 5篇林玲
  • 5篇苏蓉
  • 4篇李云飞
  • 3篇张明国
  • 2篇后梅
  • 2篇张浒
  • 1篇申明月
  • 1篇黄波
  • 1篇陈韵羽

传媒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平滑肌细胞模型建立
2024年
目的探索冠脉搭桥静脉桥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静脉平滑肌细胞,正常对照组,5%张应力组,10%张应力组,15%张应力组4组,细胞拉伸装置不同拉伸幅度拉伸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检测观察细胞活性变化,Edu染色观察细胞增殖变化,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5%张应力对细胞活度无显著影响(P>0.05);10%张应力明显促进细胞活力(P<0.05);而15%张应力则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张应力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10%张应力明显促进细胞增殖(P<0.01);15%张应力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与正常组对比,5%张应力对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10%张应力促进细胞迁移能力(P<0.05);15%张应力明显抑制细胞迁移能力(P<0.05)。结论建立模型在频率1HZ,拉伸变形幅度10%参数设定下,血管平滑肌细胞与临床静脉桥再狭窄增生细胞生物行为表现一致。
张浒林玲杨爱玲苏蓉黄波
关键词:静脉桥血管平滑肌细胞冠脉搭桥术
微小RNA-195-5p靶向SMAD同源物7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影响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
2025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阴性对照)、联合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小干扰RNA-SMAD同源物(SMAD homolog,Smad)]7,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构建AF模型。给予对应干预措施后,进行心电图测试,记录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组织miR-195-5p、Smad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2、磷酸化Smad2、Smad3、磷酸化Smad3、Smad7、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5p对Smad7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AF发生率(75.0%vs 0)和持续时间[(27.02±2.65)s vs 0s]、胶原容积分数[(14.47±0.89)%vs(2.12±0.35)%]、心肌组织miR-195-5p(3.27±0.21 vs 1.00±0.10)、TGF-β_(1)(0.76±0.08 vs 0.23±0.04)、Collagen-Ⅰ(0.58±0.07 vs 0.20±0.04)、Collagen-Ⅲ(0.46±0.05 vs 0.11±0.02)、磷酸化Smad2/Smad2(0.92±0.10 vs 0.37±0.05)、磷酸化Smad3/Smad3(0.65±0.06 vs 0.14±0.0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0.32±0.06 vs 1.02±0.09)和Smad7(0.19±0.03 vs 0.58±0.0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95-5p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miR-195-5p、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降低,Smad7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195-5p组和rAAV9组比较,联合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TGF-β_(1)、Collagen
杨爱玲林玲申明月后梅苏蓉张浒李云飞
关键词:心房颤动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质类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治疗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CCM植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纳入22例成功植入CCM且资料齐全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年龄(52±10)岁,20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为其他病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LVEDD在术后1个月及6个月逐渐缩小[(63.0±9.8)mm及(59.2±10.6)mm比(65.6±8.7)mm,P<0.05],术后6个月LVEDV较术前减少[(201.2±85.7)ml比(247.7±75.2)ml,P<0.05],LVESV术后1个月及6个月较术前降低[(130.3±61.3)ml]及[(117.5±69.2)ml比(166.9±64.6)ml,P<0.05];术后LAD较术前均缩小[(39.0±7.3)mm及(38.3±8.1)mm比(43.8±7.6)mm,P<0.05];而LVEF术后1个月及6个月较术前明显升高[(42.0±5.8)%及(47.3±9.2)%比(31.6±7.2)%,P<0.05],NYHAⅢ级和Ⅳ级患者的比例较术前下降(P<0.05)。术中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出院后2例患者因程控发现参数异常,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电极调整术。随访期间患者无死亡,3例患者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再次入院,4例(18.2%)患者因其他病因再住院。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CM植入术后早期促进心脏逆重构,改善患者心功能。
苏蓉林玲张明国杨爱玲李云飞陈韵羽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
不同肾功能水平冠心病患者行PCI术三种水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种水化方案预防不同肾功能水平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187例入选,其中肾功能正常者93例(内生肌酐清除率≥90m...
杨爱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自我管理及社会经济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分析云南省1762名18~89岁CHF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综合性社会经济地位,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CHF患者自我管理的社会经济影响。结果CHF患者的运动管理、监测症状/体重、遵医嘱用药、低钠饮食、控制液体或水摄入及定期随访的比例分别是29.2%、37.7%、80.9%、58.0%、3.3%和45.5%;不同性别患者的运动管理和低钠饮食的比例不同(P<0.05);与年龄较小的患者相比,年龄较大的患者遵医嘱用药、监测症状/体重及低钠饮食的比例更高(P<0.05);而受教育程度及收入越高的患者,遵医嘱用药、运动管理、监测症状/体重及定期随访的比例也较高(P<0.01);非务农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运动管理、监测症状/体重及定期随访的比例高于务农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遵医嘱服药、监测症状/体重、运动管理和定期随访都是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自我管理越好(P<0.05)。结论云南省CHF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总体较低,且存在社会经济影响,改善CHF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应重点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
苏蓉林玲杨爱玲张明国李云飞梁娅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
西红花苷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ARP)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20、40、80 mg/(kg·d),灌胃]组、西红花苷+PPARγ抑制剂T0070907组[西红花苷80 mg/(kg·d)+T00709071.5 mg/(kg·d)]。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构建MI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_(max));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PARγ-caspase-3-PARP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间质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间质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西红花苷中、高剂量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存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西红花苷高剂量组比较,西红花苷+T0070907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严重。模型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LVDP、+dp/dt_(max)、-dp/dt_(max)、PPARγ、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LVEDP、血清和心肌组织中LDH[血清LDH(2762.74±317.69)比(1105.68±286.45)U/L,q=18.605,P<0.001;心肌组织LDH(4852.34±244.82)比(2456.84±315.63)U/mg,q=29.820,P<0.001]、CK-MB、丙二醛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数目、Bcl-2相关X基因(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的PARP(Cleaved PARP)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LVDP、+dp/dt_(ma
杨爱玲张明国后梅李云飞苏蓉林玲
关键词:西红花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心肌缺血再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