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菊
- 作品数:61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效合成有机碳酸酯的方法学研究
- 吕小兵张英菊何仁王辉冯秀娟
- 针对环氧烷烃和CO2环加成反应,该项目提出了一个高活性不对称催化体系的设计思路。所设计的双功能催化体系在室温下的催化活性是迄今报道最高活性催化剂的80余倍,并首次成功地用于外消旋脂肪族环氧烷烃和CO2反应通过催化动力学拆...
- 关键词:
-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烷烃碳酸酯
- 高度有序光学活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外消旋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经催化不对称交替共聚反应制备高度有序光学活性聚碳酸酯的方法,是采用手性的双组分催化剂在0~80℃选择性催化外消旋环氧烷烃的一种对映体与二氧化碳共聚合制备高度有序光学活性聚碳酸酯。助...
- 吕小兵时磊张英菊王辉彭孝军
- 文献传递
- 红霉素发酵液新型凝聚剂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在红霉素发酵液的凝聚分离过程中,以亚铁盐代替锌盐作凝聚剂,在小试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生产放大实验。通过两种凝聚剂对比的方式,进行了平均滤速、滤布着锈阻力、发酵液凝聚过程中 pH 和粘度变化等条件实验,同时考察了两种凝聚剂生产的红霉素质量和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亚铁盐作凝聚剂,可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产品红霉素效价和收率达到指标,实现了消除污染和治理环境的目的。
- 张述忠张英菊李延春陈治升宋云昌张莹
- 关键词:红霉素发酵液凝聚剂亚铁盐
- 环己二胺类手性席夫碱配体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8
- 2005年
- 以(R,R)1,2环己二胺为手性源,同水杨醛及带有叔丁基,溴或硝基的取代水杨醛反应合成了5个手性席夫碱配体。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MS表征,并测定了其熔点和比旋光度。
- 张英菊吕小兵王辉梁斌
- 关键词:手性席夫碱配体水杨醛
- 光学活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外消旋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经催化不对称交替共聚反应制备光学活性聚碳酸酯的方法,是采用手性的双组分催化剂在0~80℃选择性催化外消旋环氧烷烃的一种对映体与二氧化碳共聚合制备光学活性聚碳酸酯。双组分催化剂由主催...
- 吕小兵张英菊王辉
- 文献传递
- 四叔丁基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合成被引量:10
- 2001年
- 本文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烷基化、氧化和脱水缩合合成了4-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酐,然后将4-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酐在钼酸铵催化下与尿素、无水金属氯化物作用合成了四叔丁基酞菁铁、钴、镍、镁化合物。对合成产物分别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或元素分析确证结构。
- 张英菊潘玉珍孟凡民
- 关键词:酞菁邻二甲苯染料
- 新型油田杀菌剂的合成被引量:9
- 1992年
- 本文以辛基酚、壬基酚为原料,分别与β,β′—二氯乙醚、二氯乙烷缩合,用二甲胺叔胺化,再经季铵化反应,合成八个含苯氧基新型结构的杀菌剂。将所合成的杀菌剂同1227杀菌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含有苄基结构的杀菌效果良好,其在较低浓度下杀菌效果明显优于1227。
- 张英菊苗蔚荣李宗石
- 关键词:油田水质杀菌苯氧基
- 全文增补中
- 一种呈交替结构的聚碳酸酯材料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呈交替结构的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得到的呈交替结构聚碳酸酯材料。该聚碳酸酯材料具有如下特点:聚合链中碳酸酯单元单元含量为90%-1...
- 吕小兵时磊张英菊王辉
- 文献传递
- 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和碳酸二甲酯的双功能催化剂
- 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和碳酸二甲酯的双功能催化剂涉及一类能有效催化二氧化碳、环氧烷烃和甲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和碳酸二甲酯的双功能催化剂。主催化剂是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R<Sub>1</Sub>)(R<Sub>2</Sub>)...
- 吕小兵何仁张英菊王辉
- 文献传递
- 一种合成二元醇的催化体系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二元醇的催化体系,特别是在二氧化碳存在下和低水/环氧烷烃摩尔比的条件下高效转化环氧烷烃为相应二元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其中所述的催化剂是基于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金属配合物为主催化剂的二元或三元复合催化体系。主...
- 吕小兵任伟民王辉张英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