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广

作品数:4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入路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盘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入路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注射液
  • 1篇腰痛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管狭窄症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治疗

机构

  • 4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蒋显锋
  • 4篇韩广
  • 3篇汤锋武
  • 2篇张赛
  • 2篇苗翠云
  • 2篇云晨
  • 2篇陈旭义
  • 2篇符锋
  • 1篇梁佳敏
  • 1篇孙艳
  • 1篇李杰
  • 1篇赵长宇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椎间孔入路(63例)及椎板间入路(26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比较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时间、卧床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跟踪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下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85 min及66 min,平均卧床时间为8.6 h及8.5 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及3.9 d。椎间孔入路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8.9±1.8)分,术后3 w为(1.4±0.3)分、术后3个月为(0.9±0.2)分、术后6个月为(0.5±0.1)分;椎板间入路组术前VAS评分为(8.7±2.4)分,术后3 w为(1.1±0.3)分、术后3个月为(0.9±0.2)分、术后6个月为(0.7±0.2)分。术后6个月,椎间孔入路组优良率89.6%,椎板间入路组92.0%。两组均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均能获得满意疗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类型和部位,选择正确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汤锋武陈旭义蒋显锋韩广赵长宇苗翠云
关键词:经皮内镜椎间孔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术后3个月应用改良Mae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u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根据MRI轴位参数,应用MxLiteViewDICOMViewer软件测量手术前后椎管面积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89.1±8.7)min。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分别为(7.9±0.8)、(2.1±0.5)分,ODI分别为(61.5±3.7)、(2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术后3个月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优19例(54.4%),良13例(37.1%),可2例(5.7%),差1例(2.9%),优良率为91.4%。与术前比较,术后L3-4、L4-5、L5-S1的椎管面积分别增加(35.7±8.5)mm2、(40.9±4.1)mm2、(42.5±9.1)mm2。术后无硬脊膜破裂,无神经、血管、肠管损伤,无感染病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神经根瞬时感觉异常。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致LSS短期疗效好,术后腰椎管的稳定性、再狭窄的风险,以及再狭窄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观察。
汤锋武符锋蒋显锋韩广云晨张赛
关键词:椎管狭窄腰椎减压术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0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符合开颅手术指征的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醒脑静组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奥拉西坦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 g/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4 g/d,14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并对比GCS评分、患者预后及清醒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和联合治疗组的GCS评分分别为(7.0±1.2)、(7.2±1.8)和(9.5±1.6)分,预后的良好率分别为22.2%、25.0%和38.9%,重残率分别为19.4%、22.2%和8.3%,植物生存率分别为16.7%、13.9%和5.6%,联合治疗组的这些指标与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清醒例数(20例)和清醒时间(17.2±5.3)d,醒脑静组和奥拉西坦组清醒例数和清醒时间为12例及(24.6±5.7)d、13例及(23.7±6.5)d,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清醒率并缩短清醒时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孙艳张赛韩广蒋显锋陈旭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醒脑静注射液
射频消融治疗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36例脊柱内镜术后椎间盘源性脊神经后支疼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8例。射频消融组采用X线影像引导下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保守治疗,每次75mg、每日2次,共3周。两组均随访6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状况,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程度,观察手术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相当;治疗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射频消融组为1.83±0.71比5.67±0.77,药物组为2.22±0.43比5.28±0.67,均P<0.05);而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则逐渐升高,但射频消融组明显低于药物组(分:3个月为2.00±0.59比3.39±0.70,6个月为2.17±0.51比3.61±0.50,均P<0.05),而且射频消融组术后疼痛疗效优良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疼痛疗效优良率:94.44%(17/18)比22.22%(4/1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优良率:77.78%(14/18)比44.44%(8/18),均P<0.05〕。射频消融组无感染和脊神经前支损伤并发症,药物组有6例出现轻微胃部不适,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是治疗脊柱术后椎间盘源性腰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比保守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长期缓解疼痛,对功能恢复更好,且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很少。
云晨韩广蒋显锋田海滨苗翠云梁佳敏符锋李杰汤锋武邰爽
关键词:腰痛腰椎间盘射频消融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