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新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黄埔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低剂量对比剂
  • 3篇对比剂
  • 3篇双低
  • 3篇尿路成像
  • 2篇成像
  • 1篇低剂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性病
  • 1篇肾动脉
  • 1篇肾动脉成像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评价
  • 1篇肾积水
  • 1篇手术
  • 1篇水成像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尿路结石
  • 1篇尿路造影

机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罗锦文
  • 7篇邓义
  • 7篇刘玉新
  • 4篇陈旭荣
  • 3篇何上青
  • 3篇欧阳中敏
  • 3篇周传仁
  • 3篇李小瑛
  • 3篇唐亚霞
  • 2篇刘燕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螺旋CT低剂量胃充气造影扫描在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螺旋CT低剂量胃充气造影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90例经胃镜检查拟诊胃癌并需要做螺旋CT检查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参照组采用固定毫安法,120kv,150m As;B、C组低剂量组均采用智能毫安调制法,管电压120KV,使用智能毫安法,噪声指数SD值分别为12、15,造影剂均使用碘海醇(300mg I/ml),1.2ml/kg,扫描后将原始薄层图像在东芝16排CT Vitrea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将轴位图像和重组图像传送至NFPACS上,分别记录每组病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A、B扫描图像质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C组间扫描图像质量、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扫描图像质量/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组使用智能毫安调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B组扫描条件可以作为常规扫描方案,以降低辐射剂量;C组图像质量显示欠佳,容易造成漏诊,该方案不推荐应用于胃部肿瘤扫描;在不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减少辐射剂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同的影像信息和图像质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更好的对胃癌进行诊断,力求减低病人的辐射量,提高低剂量筛查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罗锦文邓义刘玉新杨壁然刘燕
关键词:螺旋CT扫描低剂量图像质量
MSCT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科肿瘤性病变盆腔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MSCT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科肿瘤性病变盆腔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0例,均为已行超声检查证实妇科肿瘤性病变并拟行盆腔微创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行CTA检查三维重建组和未行CTA检查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行CTA检查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间(69.37±10.35)min、术中出血量(134.35±20.66)mL、术中热缺血时间(2.03±0.34)min、输血6例(15.0%)、中转开放3例(7.5%)与未行CTA检查对照组手术时间(89.38±9.68)min、术中出血量(365.31±25.46)mL、术中热缺血时间(6.46±1.64)min、输血17例(42.5%)、中转开放14例(3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CTA检查三维重建组术后24 h引流量(104.55±18.55)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89±0.27)d、术后住院时间(3.88±0.16)d、治疗费用(8 396.55±232.65)元与未行CTA检查对照组术后24 h引流量(302.13±22.95)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5.01±0.56)d、术后住院时间(5.78±0.62)d、治疗费用(14 434.65±545.35)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科肿瘤性病变盆腔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杨壁然邓义罗锦文杜国新刘玉新
16层CT双低剂量肾动脉成像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低辐射剂量(双低剂量)CT肾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36例临床疑有肾动脉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双低剂量A组和双低剂量B组,每组各12例。双低剂量A组:320 mgI/mL碘佛醇0.8 mL/kg,120 kV,自动毫安,SD15;双低剂量B组:320 mgI/mL碘佛醇0.8 mL/kg,120 kV,自动毫安,SD20;常规剂量组:300 mgI/mL碘海醇1.3 mL/kg,120 kV,自动毫安,SD10。其他扫描参数一致,注射速率3.5 mL/s,采用Sure start造影剂追踪技术。将原始薄层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组。将图像传到NFPACS,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在盲法下对图像评分并记录CTDIvol(CT溶剂量指数)。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低剂量A组和B组CTDIvol明显降低,分别为常规剂量组的65%和43%。每公斤体重有效碘用量明显降低,为常规剂量组的66%。对于肾动脉主干和一级分支的显示,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剂量A组对肾动脉二级分支显示良好。双低剂量B组对于肾动脉二级分支的显示能力差。结论双低剂量A组的图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低剂量对比剂联合低辐射剂量(双低剂量)CT肾动脉成像具有可行性。
邓义欧阳中敏罗锦文刘玉新杨壁然周传仁唐亚霞陈旭荣李小瑛何上青
关键词:肾动脉成像CT成像低剂量对比剂
双低剂量CT尿路成像临床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和低X线辐射量CT尿路成像在临床上是否可行。方法 80例需要CT尿路成像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固定管电流法,120 KV,150 mAs;B、C、D组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法,管电压120 KV,SD值10 HU、15 HU、20 HU;A、B组碘海醇(300 mgI/ml)1.3 ml/kg,C、D组碘佛醇(320 mgI/ml)0.8 ml/kg。将原始薄层图像在东芝16排CT Vitrea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将轴位图像和重组图像传送至NFPACS上。分别记录每组病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对比剂碘用量(g),体重指数和双肾层面的毫安秒。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4组之间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图像质量相等,评分均为5分,C组为(4.43±0.50)分、D组(3.63±0.49)分。4组CTDIv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辐射剂量比A组分别降低约55%、72%和80%。C组、D组对比剂碘用量下降约33%。结论自动管电流调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B组扫描条件可以作为常规扫描方案,以降低辐射剂量。C组和D组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用量明显减少,但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可以作为CT尿路成像的双低剂量优化扫描方法。
邓义欧阳中敏罗锦文刘玉新杨壁然周传仁唐亚霞陈旭荣李小瑛何上青
关键词:尿路成像低剂量对比剂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低辐射剂量CTU在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低剂量对比剂联合低辐射剂量)CTU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至2014年CTU检查的病例157例,所有病例均确诊。双低剂量组78例,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法,120 k V,扫描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SD值分别设定为20、15、15、20,碘海醇1.3 m L/kg,速率3 m L/s。常规剂量组79例,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法,120 k V,扫描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各期SD值设定为10,碘佛醇0.8 m L/kg,速率3 m L/s。计算各病例的有效剂量。对比分析CT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畸形、肾肿物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67%,92.31%,阴性预测值均为83.33%,尤登指数均为0.92。两种CTU检查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剂量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有效剂量分别降低37.05%,6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低剂量CTU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性能可靠,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义欧阳中敏罗锦文刘玉新杨壁然周传仁唐亚霞陈旭荣李小瑛何上青
关键词:尿路成像低剂量对比剂泌尿系统疾病
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对尿路结石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对尿路结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0例尿路结石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CT组和磁共振组,每组30例,CT组患者通过CT尿路造影进行检查,磁共振组患者采取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和临床确诊率。结果 CT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6.7%,明显高于磁共振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磁共振组患者的4级图像质量略高于CT组。结论 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所呈现的图像均比较清晰,CT尿路造影的确诊率要高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而后者无需使用造影剂和电离辐射,因此这两种检查方法都适用于尿路结石的诊断。
罗锦文邓义刘玉新杨壁然刘燕
关键词:CT尿路造影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尿路结石
双低剂量尿路成像在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双低剂量尿路成像(CTU)在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确诊尿路梗阻性肾积水并接受双低剂量CTU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双低剂量CTU检测肾皮质厚度(RI)和肾皮质CT增强值;同时记录其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以GFR检测结果为依据对肾功能进行分级(分为正常、减弱、受损3级),评估肾皮质CT增强值的肾功能分级结果与上述分级结果的符合率。分析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减弱组和肾功能受损组患者的RI、肾皮质CT增强值差异,经Pearson相关分析RI、肾皮质CT增强值与GF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受试者中,GFR检测结果显示肾功能正常、减弱、受损者分别为29、37、34例。肾皮质CT增强值与GFR肾脏功能分组符合率为87%。GFR肾功能正常组RI、肾皮质CT增强值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肾功能减弱组和肾功能受损组,且肾功能减弱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肾功能受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RI、肾皮质CT增强值与GFR呈线性正相关性(r=0.806、0.851,P均<0.05)。结论双低剂量CTU在梗阻性肾积水患者中RI、肾皮质CT增强值与GFR呈线性正相关性,对肾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
罗锦文邓义杜国新刘玉新杨壁然陈旭荣
关键词: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