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PM
  • 2篇地下水
  • 2篇多环芳烃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农村
  • 2篇污染
  • 2篇金属
  • 2篇疾控
  • 2篇健康
  • 2篇健康风险评价
  • 2篇公共场所
  • 1篇新媒体
  • 1篇学生近视
  • 1篇学校卫生
  • 1篇饮用水源
  • 1篇饮用水源水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源解析
  • 1篇生活饮用

机构

  • 15篇青海省疾病预...
  • 3篇青海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5篇吉秀亮
  • 7篇郭学斌
  • 4篇王瑾
  • 3篇曹玉洁
  • 2篇郭学斌
  • 1篇郝增平
  • 1篇刘慧慧

传媒

  • 6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环境卫生学杂...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校医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1年西宁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 通过开展西宁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掌握公共场所存在的健康风险,为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对西宁市6类公共场所物理因素、室内空气、公共用品用具样品进行卫生监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2021年对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美容店、商场超市、沐浴场所、候车室6类47家公共场所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共抽检样本2 399份,2 046份合格,合格率85.29%;各类公共场所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2,P<0.05),沐浴场所、商场超市样品合格率最低,分别为74.66%、74.76%。公共场所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噪声和湿度,合格率分别为38.82%和47.65%。各类公共场所噪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6.63,P<0.05),商场超市合格率(2.38%)最低。结论 西宁市公共场所存在健康风险,商场超市、沐浴场所样品合格率较低,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湿度和噪声,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公共场所监管,并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
关键词: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公共用品用具
2021年青海省农村校园环境卫生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青海省农村校园环境卫生基本情况,分析不同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制定学校环境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全省各市州抽取16个县、177所中小学,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通过访谈、现场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分区域(西宁市、海东市、牧区)对供水和厕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青海省农村学校学生饮水方式以学校提供开水(83.05%)为主,供水方式以村镇水厂(80.79%)为主,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7.95%,男厕蹲位比合格率(94.92%)高于女厕(7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6,P<0.05)。西宁市和牧区农村学校男厕蹲位比合格率高于海东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P<0.05);青海省学校厕所管理方式以学生参与管理为主(67.23%)。结论青海省农村校园卫生厕所普及率不高,女厕蹲位比合格率较低,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强厕所维护管理,增加女厕蹲位数目。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
关键词:农村校园环境卫生供水
2021年青海省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2021年青海省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青海省各市州随机抽取16个县、85所中小学、510个教室、22584名学生,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和测量的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结果在读写姿势中,中小学生胸桌距离的不良率(65.6%)最高,中学生读写姿势不良率高于小学生。在近距离用眼习惯中,天黑后学生在家读书写字是否同时使用台灯和屋顶灯的不良率(68.3%)最高;在用眼环境中,课桌椅高度是否会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整的不良率(66.1%)最高,中学生用眼环境不良率高于小学生;在教室环境卫生中,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22.7%)最低。结论青海省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因素中读写姿势和教室环境卫生为主要不良因素,需政府、学校和家庭合作,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学生用眼环境,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预防学生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曹玉洁蒲昌青
关键词:影响因素
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西宁市城区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逐日气象资料、大气污染物数据、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并进行分析。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GLM),控制时间的季节和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后,分别开展PM_(2.5)与逐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单滞后效应(lag0~lag7)和累积滞后效应(lag01~lag07)分析,计算PM_(2.5)每升高10μg/m^(3)时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加的超额危险度(ER)。结果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PM_(2.5)浓度变化趋势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呈现一致的月度特征,PM_(2.5)年平均浓度为32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日均门诊量依次为119、57、32例。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分别在滞后日lag1 d、lag1 d、lag0 d到达最大值,就诊风险分别增加2.02%(95%CI:1.64%~2.41%),2.18%(95%CI:1.60%~2.77%),2.10%(95%CI:1.41%~2.81%),且存在累积滞后效应。结论西宁市城区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存在一定的急性效应。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时间序列分析
西宁市城区冬、春季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浓度差异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西宁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_(2.5))中12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铝(Al)、砷(As)、铍(Be)、镉(Cd)、铬(Cr)、汞(Hg)、锰(Mn)、镍(Ni)、铅(Pb)、锑(Sb)、硒(Se)、铊(Tl)的浓度差异和来源进行分析,为该市空气污染治理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西宁市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每月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样品,采用称重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大气PM_(2.5)及其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分析季节差异,采用富集因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上述元素污染来源。结果西宁市2020—2021年冬季大气PM_(2.5)及锑、砷、镉、铬、汞、铅、锰、硒和铊的浓度分别为57.00μg/m^(3)和3.99ng/m^(3)、7.45ng/m^(3)、1.99ng/m^(3)、5.92ng/m^(3)、0.09ng/m^(3)、72.40ng/m^(3)、24.10ng/m^(3)、1.96ng/m^(3)、1.82ng/m^(3),高于春季,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均小于1。结论西宁市城区大气PM_(2.5)中12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为自然源,冬季污染较重。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曹玉洁蒲昌青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2021年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化学污染物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2024年
目的了解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等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特征,识别可能存在有害物质,为西宁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对西宁市18家宾馆、9家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进行监测,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宾馆、理发店空气中化学污染物对从业人员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结果2021年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均未超标,慢性非致癌效应的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HQ)均低于1。甲醛致癌风险值高于1×10^(-4),苯的致癌风险值略高于1×10^(-6)。结论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氨、苯、甲苯和二甲苯暴露量未超过不良反应阈值,非致癌风险较低;甲醛、苯对人群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
关键词:公共场所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
西宁市学校卫生队伍建设现况调查
2023年
目的 了解西宁市中小学和各级疾控机构中学校卫生队伍人员构成、工作开展现况,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队伍素质和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西宁市8家疾控机构、257所公立中小学校及266名校医/保健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疾控机构及中小学卫生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构成、工作开展与落实、卫生室/保健室配备等,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西宁市8家疾控机构均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科,其中专职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仅有4名。中小学卫生室配备率为3.89%(10/257),中小学卫生室配备率有差异(χ^(2)=9.266,P<0.05);专业人员配备达标的学校仅有2所(0.78%);校医及保健教师队伍中医学类专业占比仅为9.02%,有医学执业资格证者仅有6.39%;专业知识不足为工作落实最大的困难(83.08%),另外经费不足的情况中学比小学严重(χ^(2)=5.515,P<0.05)。结论 目前西宁市学校卫生队伍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薄弱、配置较低,建议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和卫生机构共同协作以改善学校卫生工作,提高校医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谢晓媛郭学斌吉秀亮杨君胜曹玉洁刘慧慧
关键词:疾控校医保健教师学校卫生
2018年青海省农村饮用水中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的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掌握青海省农村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的分布特征,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评价,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全省8个市(州)水样进行采集、运输、保存及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各市(州)的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 052、115. 861,P <0. 05),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盐达标率分别为98. 0%、96. 7%;各市(州)的硝酸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 070,P <0. 05),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各市(州)部分水样氯化物、硫酸盐浓度超标。有关部门应加强监测,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王瑾杨君胜吉秀亮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
西宁市二城区采暖期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2023年
目的了解西宁市二城区采暖期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主要来源及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每月10—16日采集PM_(2.5)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AHs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源解析,最后用终身致癌超额风险模型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西宁市城北、城东区采暖期PAHs浓度M(P_(25),P_(75))分别为74.92(35.31,171.09)和45.13(26.54,68.92)n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征比值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城北区PAHs污染来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48.66%)、燃煤燃烧(16.05%)、石油燃烧(11.54%)和汽油燃烧(9.53%),城东区PAHs污染来源主要是燃煤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混合源(58.44%)和石油燃烧(17.07%)。二城区苯并[a]芘达标率分别为26.19%和4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致癌等效浓度分别为12.71和6.28 ng/m^(3);PAHs的致癌风险范围为4.28×10^(-6)~3.27×10^(-5),预期寿命损失范围为26.60~203.33 min。结论西宁市城区采暖期大气PM_(2.5)中PAHs污染对当地居民有潜在健康风险。
罗良吉秀亮
关键词:多环芳烃源解析
2013年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总放射性水平检测及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对121个地下水饮用水源总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水样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在Ⅰ-Ⅲ类;34.71%水样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属于Ⅰ-Ⅲ类,65.29%水样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在Ⅳ类。深井和泉水饮用水源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未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
吉秀亮王瑾郭学斌
关键词:总Β放射性地下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