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红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影像
  • 2篇影像特点
  • 2篇造影
  • 2篇青年
  • 2篇CT血管造影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学法
  • 1篇血性
  • 1篇医师
  • 1篇医师规范化培...
  • 1篇医学院校
  • 1篇院校
  • 1篇诊断学
  • 1篇诊疗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机构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田红
  • 3篇朱榆红
  • 3篇李馨蕊
  • 3篇熊静
  • 2篇沈雯
  • 1篇韩剑虹
  • 1篇王蜀昆
  • 1篇范敏娟
  • 1篇李佳敏
  • 1篇王瑞丽
  • 1篇张婕

传媒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成才之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全科医学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究
2023年
当前,全科医学医师培养仍存在着教学师资不足、相关政策宣贯不到位、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晰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信心。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以全科医学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人才培养为重点,对当前国内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存在的问题、培训策略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寻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提升当前国内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提供参考。
沈雯王蜀昆王瑞丽田红
关键词: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医师规范化培训诊疗
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正>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3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15~45岁青年患者【头部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和(或)脑白质病变】,所有患者进行了颅内或颈部血管...
熊静李馨蕊田红朱榆红
文献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频繁急性加重与非频繁急性加重患者之间临床及检验资料的差异,分析影响慢阻肺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危险...
田红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与脑干和小脑梗死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狭窄≥50%的椎动脉狭窄与脑干和小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经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证实有≥50%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54例,引起脑干或小脑梗死。分析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不同部位特点与脑干和小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椎动脉狭窄引起脑干梗死,腔隙性梗死明显多于区域性梗死(χ2=7.84,P<0.05),引起小脑梗死,区域性梗死明显多于腔隙性梗死(χ2=10.71,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见于45.45%脑干梗死的患者和71.43%小脑梗死患者。椎动脉发育不良见于18.19%脑干梗死的患者和14.29%小脑梗死患者。脑干梗死组中椎动脉颅内段(V4段)狭窄占42.37%,明显高于小脑梗死组(22.44%,χ2=6.25,P<0.05)。小脑梗死组中,椎动脉颅外段(V1段)狭窄占36.73%,明显高于脑干梗死组(20.33%,χ2=5.07,P<0.05)。脑干梗死组合并基底动脉狭窄率为12.12%,明显高于小脑梗死组(4.26%,χ2=4.00,P<0.05)。结论引起脑干和小脑梗死的症状性椎动脉颅内、外段狭窄部位有差异,对脑干和小脑梗死患者尽快进行有效的血管评价,对于选择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有重要意义。
熊静张婕韩剑虹李佳敏李馨蕊田红朱榆红
关键词:脑干病变小脑病变CT血管造影
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3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15~45岁青年患者,头部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和(或)脑白质病变,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颅内或颈部血管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收集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常见危险因素的情况,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男性脑小血管病检出率(71.42%)明显高于女性(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部MRI病灶位于前循环区域明显较后循环区域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病灶多见。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66.67%的患者未发现明显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明显高于伴有血管异常的患者(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71.43%位于前循环,28.57%位于后循环。危险因素分析发现,76.19%的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发现血管硬化表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为56.25%,颈动脉斑块为31.25%,颈动脉管径增粗为12.50%)。57.14%的患者有高血压,52.38%的患者有血脂异常,38.10%的患者吸烟。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好发于前循环供血区域的深穿支动脉,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要加以预防与控制。
熊静李馨蕊田红朱榆红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CT血管造影青年
肺栓塞不同评分系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可发生于各年龄不同类型疾病病人,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肺动脉被形成血栓的栓子阻塞后,栓子到达其分支,阻塞到一定程度后,在机械阻塞连同神经体液因素、缺氧的共同作用下肺动脉收缩,这时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
田红范敏娟
关键词:肺栓塞WELLS评分评分系统
PBL教学法在诊断学见习中的应用
2023年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在学习诊断学见习中面临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可促进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同时可以优化教学策略,培养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经验,达到教学相长。
田红沈雯
关键词:PBL教学法诊断学见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