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B(PTP1B)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NST)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86例乳腺NST组织中PTP1B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PTP1B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和59.3%,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P1B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773,P〈0.001),且PTP1B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01),与者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TP1B蛋白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阴性患者(x2=13.071,P〈0.001)。结论PTP1B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平静周东华葛娟陈莹刘小燕范菊花
- 关键词:乳腺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 Cathepsin D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
- 2022年
- 目的 研究Cathepsin D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二步法检测Cathepsin D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 Cathepsin D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3%、79.3%、95.0%,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高于CIN组织(P<0.05),在CINⅢ组织的表达高于CINⅠ组织(P<0.05)。Cathepsin D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r=0.608,P<0.05)。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Cathepsin 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的感染呈正相关(r=0.242,P=0.006)。结论 Cathepsin D的高表达和高危型HPV的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athepsin D和高危型HPV有可能作为评价CIN分级及宫颈癌变程度的辅助诊断方法。
- 欧阳晨捷周东华刘小燕陈莹平静葛娟潘育
-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高危型HPV
- 乳腺复发性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乳腺复发性叶状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叶状肿瘤病例,并找出其中复发的病例,分析复发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叶状肿瘤137例,共有10例为复发病例,其中9例为单次复发,1例复发两次,复发病例中良性叶状肿瘤7例,交界性叶状肿瘤2例,恶性叶状肿瘤1例。所有的肿物均为局部复发,良性、交界及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9%、15.4%、20%。其中3例(30%)出现组织学升级,1例良性叶状肿瘤复发为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为恶性叶状肿瘤,1例良性叶状肿瘤第一次复发为交界性叶状肿瘤,第二次复发为恶性叶状肿瘤。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CD10、p53、p16在原发及复发肿瘤中表达无差异。Ki67增殖指数在复发病例中均升高,并且核分裂数也增多。结论: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均可复发,其中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率最高,肿瘤多为局部复发,部分肿瘤复发后出现组织学升级,复发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 田杰周东华平静秦艳葛娟
- 关键词:乳腺肿瘤叶状肿瘤复发增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