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华

作品数:41 被引量:81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锆石
  • 8篇中生代
  • 8篇构造应力
  • 8篇构造应力场
  • 6篇锆石U-PB
  • 6篇晚中生代
  • 5篇地质
  • 5篇应力场
  • 5篇盆地
  • 5篇青藏高原
  • 5篇陆内
  • 4篇岩体
  • 4篇青藏高原东缘
  • 4篇陆内造山
  • 4篇花岗岩
  • 4篇白垩纪
  • 3篇地壳伸展
  • 3篇地质意义
  • 3篇动力学
  • 3篇岩浆

机构

  • 41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国土资源部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武警黄金第一...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41篇李建华
  • 22篇张岳桥
  • 20篇董树文
  • 13篇李海龙
  • 11篇施炜
  • 7篇李勇
  • 5篇马立成
  • 4篇崔建军
  • 4篇苏金宝
  • 3篇林品荣
  • 3篇薛怀民
  • 3篇徐先兵
  • 3篇李建华
  • 2篇田蜜
  • 2篇马收先
  • 2篇刘刚
  • 2篇刘凡柏
  • 2篇郑采君
  • 2篇李廷栋
  • 2篇李勇

传媒

  • 10篇地球学报
  • 7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十五”重要...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布式电磁法仪器系统设计及实现被引量:9
2019年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大功率稳流发射、低噪声测量、宽频带接收以及分布式同步等技术,自主研制的分布式多功能电磁法仪器系统.系统包括大功率电磁法发射机、分布式电磁法接收机、磁场传感器、整流源等设备.采用ARM芯片和FPGA芯片进行发射机的整机控制和信号整形发射,采用PC104工控机和FPGA芯片进行接收机的整机控制和信号处理.在人工场源模式下实现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谱激电法(SIP)和时域激电法(TDIP)等测量功能;在天然场源模式下实现了大地电磁法(MT)、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的测量功能.发射机在满功率发射的情况下连续可靠运行时间大于12h,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大于120dB,接收机可接收信号频率范围是0.001Hz^32kHz.通过典型矿区的野外实验和应用,表明本系统的性能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郑采君刘昕卓林品荣林品荣李勇李勇李建华
关键词:大功率发射机磁场传感器多参数测量
华南大陆白垩纪构造-岩浆演化与动力学过程
本文重点对华南白垩纪盆地沉积-变形、岩浆活动和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建立了华南大陆白垩纪六个阶段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并讨论了各个阶段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李建华张岳桥董树文Stephen T Johnston
关键词:白垩纪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
文献传递
湖南大义山、塔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华南中部地区大义山、塔山等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展布和侵入特征与这一时期褶皱构造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些岩体进行精确年代学研究,可以为构造变形时代提供年代学约束。大义山岩体南部地区锆石U-Pb LA-ICP-MS年龄为东缘(171.8±1.9)Ma、西缘(169.9±1.8)Ma、中部(164.2±2.6)Ma,塔山岩体东段为(247±5.9)Ma。大义山岩体在164.2—171.8 Ma之间经历两个期次的侵入,形成了一个复式岩体,岩体形成后至125 Ma经历了快速隆升,之后以接近1°C/Ma的冷却速率抬升到地表。大义山和塔山岩体记录了华南早中生代印支和燕山两期重要的岩浆活动。阳明山、塔山岩体等E—W向展布岩体受印支期构造带控制;大义山、骑田岭等岩体年龄限定了燕山期构造地层的变形下限时代,华南地区NNE向褶皱构造形成时代应早于(171.8±1.9)Ma。
李勇张岳桥苏金宝李建华董树文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江汉盆地西北部断陷带构造变形分析与古应力场演化序列被引量:18
2010年
江汉盆地内部发育多个断陷带,其形成与演化对盆地油气聚集至关重要。本文以远安和南漳断陷带为重点,基于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断裂变形测量,分析了江汉盆地西北部断陷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盆地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结合区域构造分析与变形叠加特征研究,将断陷带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①晚白垩世—古近纪,受NEE—SWW向引张作用,江汉盆地内部发生断陷;②古近纪末期,断陷盆地遭受近E—W向挤压作用而发生构造反转;③新近纪,先后受NE—SW向引张和NW—SE向引张作用,断陷带再次伸展沉降;④新近纪末期,在NE—SW向构造挤压作用下,断陷带发生右旋走滑活动。江汉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探讨江汉盆地后期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改造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田蜜施炜李建华渠洪杰
关键词:江汉盆地断陷带晚白垩世构造应力场
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36
2012年
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构造组合的晚中生代陆内造山带和火成岩省。本项研究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1)通过对雪峰山地区沅麻盆地的野外调查和构造测量,确定了该盆地晚中生代.早新生代5期构造应力场及其演替序列:中晚侏罗世近w—E向挤压、早白垩世Nw—sE向伸展、早白垩世中晚期Nw—sE向挤压、晚白垩世近N—s向伸展、古近纪晚期NE—s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变化记录了不同板缘的动力作用对该区的影响。(2)识别了湖南地区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海相地层中发育的横跨叠加褶皱构造,并基于地层接触关系和已有火成岩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分析,认为该地区横跨叠加褶皱构造记录了中生代两期构造挤压和地壳增厚事件:早期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是对三叠纪华南地块南北边缘大陆碰撞和增生作用的远程响应,晚期NE—NNE向褶皱构造则是对中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低角度俯冲作用的变形响应。(3)对湖南衡山西缘拆离断裂带的变形结构和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构造测量,确定了衡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并对拆离带中韧性剪切变形的钠长岩脉的锆石进行了SHRIMPU.Pb测年,从而确定了华南地区伸展构造的起始时代约137Ma,即早白垩世早中期。(4)通过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揭示了东南沿海长乐一南澳构造带早白垩世2期构造一岩浆事件:早期(147~135Ma)表现为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和深熔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晚期(135~117Ma)岩浆岩以含石榴子石花岗岩为主。这个结果表明东南沿海构造带是晚中生代陆缘造山带,造山作用可能起始于晚侏罗世,于早白垩世早中�
张岳桥董树文李建华崔建军施炜苏金宝李勇
关键词: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沅麻盆地华南大陆
浙西南八都群古元古代和三叠纪变质和岩浆事件的年代学证据
2020年
本文对华夏地块浙西南八都群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八都群片麻岩中的碎屑锆石普遍发育~1882 Ma的(变质)增生边,而侵入八都群花岗岩的结晶时代集中在1861~1841 Ma。综合本文及前人获得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可知,华夏地块在古元古代晚期(1890~1850Ma)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事件,该期造山很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作用密切相关,华夏地块可能为Columbia超大陆的一个陆块。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八都杂岩中获得了三叠纪变质锆石年龄(235±1)Ma,综合前人发表资料可知,这些古元古代基底岩石遭受了强烈的印支期改造,可能与华南大陆印支期造山作用相关。然而,关于古元古代基底的三叠纪变形变质、抬升和出露过程及其与印支期构造演化的内在联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英琪辛宇佳李建华孙汉申王文宝
关键词: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变质事件锆石U-PB
YDX-3型全液压岩心钻机的研制及应用
本文对YDX-3型全液压岩心钻机的研制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制过程、主要技术参数、生产试验等进行了论述。
李建华刘凡柏
关键词:岩心钻机
文献传递
华南大陆白垩纪构造-岩浆演化与动力学过程
华南白垩纪构造演化以大规模的伸展断陷盆地形成、岩浆侵位和火山作用及多金属矿化作用为典型特征(图1),这些变形、岩浆与成矿作用在全球中生代构造演化中独具特色,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对华南大陆白垩纪构造演化...
李建华张岳桥董树文Stephen T Johnston
湘东宏夏桥和板杉铺岩体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湖南东部宏夏桥和板杉铺岩体的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显示,宏夏桥2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样品分别给出了(421±2)Ma和(423±2)Ma的主体谐和年龄;板杉铺2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样品给出了(422±2)Ma和(421±2)Ma的谐和年龄。这两岩体均为准铝质一过铝质花岗岩,具明显高Sr/Y和La/Yb比值和负硝d(力值,与埃达克岩类似,推测它们为早古生代华南地壳缩短加厚和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综合区域岩浆和变形变质年龄,本文认为,华南早古生代陆内挤压造山作用发生于~460~420Ma,以前泥盆纪地层广泛褶皱和大规模地壳重熔型岩浆活动、混合岩化作用、基底韧性剪切及高级变质作用为主;陆内造山后期的伸展松弛作用发生于~420~385Ma,主要表现为后造山花岗岩形成、张扭性韧性剪切和退变质作用。
李建华张岳桥董树文马之力李勇
关键词:锆石U-PB古生代陆内造山
广东莲花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22年
广东莲花山岩体位于莲花山断裂带北部,由规模巨大的侏罗—白垩纪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莲花山岩体中部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和Lu-Hf同位素研究,获得片麻状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42.5±1.5)Ma(MWSD=3.5,N=30)、(138.9±0.6)Ma(MWSD=1.4,N=30)和(145.5±0.7)Ma(MWSD=1.2,N=28),表明岩体为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A/CNK=0.97~1.1)、富碱(K_(2)O+Na_(2)O=6.1 wt%~8.1 wt%)、富钾(K_(2)O/Na_(2)O=1.4~1.8),富集Rb、Th、U、K、Pb,亏损Ba、Ta、Nb、Sr、P、Ti,与壳源岩浆特征类似。岩体SiO_(2)含量差异较大(69.5 wt%~80.1 wt%),高硅样品明显经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属于分异的I型花岗岩。所有样品锆石ε_(Hf)(t)值均为负值(–4.5~–2.0),在年龄-ε_(Hf)(t)图中,均落入球粒陨石演化线和华夏基底演化线之间,暗示源岩主要为古老壳源基底物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岩浆记录,本文认为莲花山花岗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片俯冲后撤(roll back)诱发的弧后扩张作用相关。
杨航辛宇佳李建华张培星
关键词:I型花岗岩地壳伸展锆石U-PBLA-ICP-MSLU-HF同位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