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预后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瓣
  • 2篇静脉瓣功能不...
  • 2篇氨酸
  • 2篇超声
  • 1篇蛋白
  • 1篇岛叶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性病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机构

  • 10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10篇李莹
  • 3篇李克颖
  • 2篇徐秀芳
  • 2篇林萍
  • 1篇陶春红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农垦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瓣膜的超声表现及解剖形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根据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时彩色反流束的形态、部位、数量来判断瓣的形态结构。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61例,其中女17例,28条腿;男44例,58条腿,共86条腿。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彩色反流束同一形态、同一部位、同一数量;彩色反流束不同形态、不同部位、不同数量及反流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术后瓣膜解剖形态相比较。结果反流束形态不同、出现部位不同及数量不同,瓣膜形态各异;反流持续时间长短与瓣膜形态不相关。结论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反流束不同,瓣膜解剖形态相差较大,该研究对诊断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瓣的解剖形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许静晶徐秀芳凌巍山付立禹张修岭桂佳樵李莹
关键词: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新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探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新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正常对照组及40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共59条腿),应用CDFI技术在限定的条件下观察反流束的各项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单条彩色反流束宽度以及多条彩色反流束宽度占管腔宽度<30%者可临床观察,>50%有手术意义;彩色反流束长度占两瓣之间管腔长度的20%~40%可临床观察,>40%有手术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是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一种简便、可靠无创伤的方法,以往是通过测量反流频谱持续时间(VCT)来判断深静脉瓣功能的程度,本研究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观察彩色反流束的宽度及长度占管腔的比率来判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且本方法直观、方便,值得推广。
徐秀芳许静晶凌巍山张修岭付立禹桂佳樵李莹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丁苯酞治疗对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ADL指数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丁苯酞治疗对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AD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ADL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ADL指数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李克颖李莹林萍
关键词:神经系统变性病丁苯酞ADL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00例,其中50例急性脑梗死+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设为研究组;50例急性脑梗死但无脑白质疏松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脑出血转化率及溶栓前和溶栓3个月后患者的FMS运动功能、NIHSS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将溶栓前患者NIHSS评分和FMS评分纳入组间对比,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溶栓3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11.34±3.21)分,高于对照组(6.82±1.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9.198,P=0.000);研究组FMS评分为(12.55±5.27)分,比对照组的(19.34±4.87)分低,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t=-6.691,P=0.000);研究组脑出血转化率为42.00%,高于对照组脑出血转化率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8,P=0.004)。结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可使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脑出血转化率提高,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加重,运动功能变差,预后不佳。
李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出血转化预后
儿童和成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e,NMDA)受体脑炎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通常是由NMDA受体NR1亚基的IgG抗体介导,还可牵连患者杏仁核、海马回、岛叶、下丘脑、扣带回等边缘系统结构,使患者出现癫痫、精神行为异常或者记忆障碍等,给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危害[1,2]。目前临床治疗方案较多,部分患者经有效救治后可减轻相关症状,但其恢复速度较为缓慢,甚至存在一定复发几率。掌握儿童与成人的临床特点,为其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快速促进病情康复,为预后恢复提供前提和保障。
李莹
关键词:海马回记忆障碍NMDA受体岛叶机体健康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探究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检查,评估脑小血管病,将患者分为非脑小血管病组和脑小血管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结果年龄、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高血糖、脑大动脉狭窄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组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非脑血管病组(P<0.05)。结论年龄、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高血糖、脑大动脉狭窄率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合并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在溶栓7天、30天后神经功能依旧差于无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者。临床治疗过过程中应采取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措施,以此降低致死率。
李克颖李莹林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研究组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神经功能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表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入院时及治疗7 d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vs 74.29%)。研究组治疗2周与治疗4周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神经功能好转。
李莹于培河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给药方式周围神经损伤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并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作为观察组,再择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为(16.13±3.69)μmol·L^(-1)、超敏C-反应蛋白为(7.34±1.75)mg·L^(-1),对照组分别为(9.33±2.64)μmol·L^(-1)、(1.97±0.67)mg·L^(-1),观察组hs-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梗死灶直径越大,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越高,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同梗死灶直径患者的Hcy、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血清中Hcy、hs-CRP水平异常,可准确判断病情程度、评估预后,为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李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辨证治疗肥胖症37例被引量:8
2000年
李莹姜占波陶春红
关键词:辨证论治肥胖症中医药疗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FIB、PT、APTT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的临床效果及对FIB、PT、APT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卫院脑卒中评估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与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酸与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克颖李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阿加曲班凝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