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蛋白
  • 3篇疗效
  • 3篇老年
  • 2篇蛋白酶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动脉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压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内皮
  • 2篇基质
  • 2篇高血压
  • 2篇苯酞

机构

  • 11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11篇林萍
  • 6篇李克颖
  • 2篇李莹
  • 2篇金海珠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行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管组和支架组,每组35例。其中支架组采用支架取栓治疗,导管组采用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抽吸取栓治疗,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P-9、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MP-9、VEGF水平均降低,并且导管组变化幅度大于支架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并且导管组变化幅度大于支架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消化出血,其中导管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支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0%,导管组不良事件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治疗ACI患者可降低血清因子,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林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有确切疗效。
李克颖金海珠林萍
关键词:依达拉奉疏血通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观察组采用动脉溶栓,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和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2 h、24 h、7 d和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溶栓后14 d 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与之相当。
林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探究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检查,评估脑小血管病,将患者分为非脑小血管病组和脑小血管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结果年龄、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高血糖、脑大动脉狭窄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组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非脑血管病组(P<0.05)。结论年龄、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高血糖、脑大动脉狭窄率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合并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在溶栓7天、30天后神经功能依旧差于无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者。临床治疗过过程中应采取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措施,以此降低致死率。
李克颖李莹林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尼莫地平与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乌拉地尔在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9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乌拉地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相关因子水平、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血肌酐水平均较低,血钙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1、8.641、4.596、6.057,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肿体积较小,神经功能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65、9.750,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6,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与乌拉地尔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血清因子水平,减小脑血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用安全性较好。
李克颖林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尼莫地平乌拉地尔神经功能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老年痴呆实施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31%,明显比对照组64.10%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MMSE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痴呆实施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李克颖金海珠林萍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老年痴呆临床疗效
丁苯酞治疗对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ADL指数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丁苯酞治疗对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AD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ADL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ADL指数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李克颖李莹林萍
关键词:神经系统变性病丁苯酞ADL
老年高血压患者HMGB1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EH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94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测量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内径(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内径(NM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双侧斑块总数量(PN)、斑块总积分(PS)以及一氧化痰(NO)浓度。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家族史(68.09%)、收缩压(165.97±14.82)mm Hg、舒张压(165.97±14.82)mm Hg、平均动脉压(123.86±12.70)mm Hg、脉压(65.68±15.79)mm Hg高于对照组[23.40%、(112.75±12.71)mm Hg、(73.53±5.89)mm Hg、(87.57±6.53)mm Hg、(41.75±8.57)mm Hg](P<0.05);观察组HMGB1(522.48±89.66)pg/mL、IMT平均值(0.86±0.13)mm、IMT最大值(0.92±0.11)mm、PN(0.41±0.76个)、PS(0.75±0.53个)高于对照组[(237.67±53.75)pg/mL、(0.51±0.21)mm、(0.62±0.24)mm、0个、0个];NO(29.67±6.57)μmol/L、肱动脉FMD(4.12±1.96)%低于对照组[(70.56±10.64)μmol/L、(13.77±2.58)%](P<0.05);HMBG1与收缩压(r=0.536)、舒张压(r=0.562)、平均动脉压(r=0.527)、脉压(r=0.518)、IMT平均值(r=0.547)、IMT最大值(r=0.513)、PS(r=0.522)呈正相关(P<0.001),与NO(r=-0.683)、FMD(r=-0.616)呈负相关(P<0.001);HMGB1(95%CI:4.237~5.724)、平均动脉压(95%CI:3.832~6.472)是F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MGB1(95%CI:1.852~4.842)、FMD(95%CI:2.174~6.649)、年龄(95%CI:1.283~3.281)、收缩压(95%CI:1.127~2.246)是IMT平均值的影响因素(P<0.05);HMGB1(95%CI:5.137~9.626)、吸烟史(95%CI:3.437~6.184)是P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EH患者HMGB1水平升高是影响血管内皮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萍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高血压内皮功能
奥氮平与利培酮分别联合阿立哌唑在稳定期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分别联合阿立哌唑对稳定期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自知力及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接受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QTc期间、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QTc间期均较治疗前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较对照组低,而ITAQ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9.4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65%)较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相比,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应用于稳定期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更好地提升其自知力,对QTc间期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李克颖林萍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QTC间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改善患者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5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单纯丁苯酞)、观察组43例(给予丁苯酞+尤瑞克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各项血清因子水平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纠正相关血清因子水平。
周翔林萍
关键词:尤瑞克林丁苯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