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46例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008年对未作肠道准备的46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8.7岁,60岁以上16例(51.6%)。肿瘤部位:脾曲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19例,乙状结肠癌19例,均以急性肠梗阻收治入院,术前未做肠道准备,入院后在24小时内选择手术治疗。
- 全信保吴建平田茂新罗文君
-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左半结肠癌外科治疗肠道准备乙状结肠癌肿瘤部位
- 腹部刀刺伤诊治体会(附147例报告)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4 7例腹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 7例患者中 ,腹腔脏器从伤口脱出 43例 ,其中大网膜脱出 3 9例 ,小肠脱出 1例 ,胃脱出 1例 ,结肠脱出 2例。伴失血性休克 2 8例。全组病例中行剖腹探查手术 13 9例 ,伤口清创缝合 8例 ;治愈 14 5例 ,死亡 2例。结论 腹部刀刺伤合并休克 ,有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脱 ,腹痛伴腹膜炎体征 ,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臀部刀刺伤要警惕损伤腹腔脏器。合并胸部伤或发生胸腹联合伤时 ,除有心脏大血管损伤外 ,原则上应先剖腹 ,术前置胸腔引流观察胸腔出血、漏气情况 ,改善呼吸。
- 吴建平许政文贺鳌全信保
- 关键词:腹部刀刺伤胸腹联合伤
- 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在次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次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总结该院2000年1月~2006年5月间采用经腹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手术的34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顿进食200~300g,每日进餐3~4次,餐后无胸骨后灼痛,无胆汁反流现象,无排空障碍及倾倒综合征。全组患者均无贫血,体质量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 吴建平贺鳌贾映东许政文黄云辉李雪萍杨敏
-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
- 十二指肠憩室手术体会
- 2004年
- 许政文吴建平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外科手术胃空肠吻合
-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62例诊治体会
- 2003年
- 目的 总结 6 2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癌的 30例主要依靠钡剂灌肠 ,6例行急诊纤维结肠镜检确诊。右半结肠癌 1 4例 ,左半结肠癌 3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 ,术后均无吻合口漏 :右半结肠癌 2例 ,左半结肠癌 1 0例行一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右半结肠单纯造口 2例。左半结肠单纯造口 4例。本组死亡 6例。结论 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急性梗阻病因诊断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 ,中毒症状轻 ,均应争取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结肠梗阻是结肠癌的常见病发症 。
- 吴建平许政文贺鳌全信保
-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梗阻
- 胃癌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胃癌4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0例胃癌中,手术切除404例(91.82%),其中根治性切除364例,姑息性切除40例;远侧胃切除312例(77.23%),近侧胃切除28例(6.93%),全胃切除64例(15.84%);行消化道重建的416例中,手法吻合40例(9.62%),双吻合器吻合376例(90.38%)。术后病理早期癌36例(8.18%),进展期胃癌共404例(91.82%)。术前肠外营养支持5~7天56例(12.73%),术后行肠内营养344例(85.15%),肠外营养360例(89.11%)。手术死亡1例(0.23%),40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9.09%)。结论:胃癌患者早期诊断仍困难,但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较以前明显升高,吻合器使用明显增加,有助于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需长期营养支持时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容易维持内环境稳定。
- 吴建平李冈栉杨敏李雪萍
- 关键词:胃癌外科治疗
- 胃癌复发再次手术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再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发现30例侵及毗邻器官,16例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5年以上1例、3年以上18例、1年以上3例、1年以内死亡15例。结论:术后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率。选项择身体素质好、肿瘤复发局限者采取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 全信保吴建平罗文君
- 关键词: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
- 十二指肠憩室手术体会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憩室手术经验。方法 总结 1998~ 2 0 0 3年间十二指肠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 2 2例 ,2 0例行单纯憩室切除 ,2例行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结论 十二指肠憩室手术 ,术中行十二指肠两端阻断、十二指肠腔内充气 ,单纯憩室切除率高 ,手术简便、省时。
- 许政文吴建平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手术
- 胃癌穿孔修补外科诊治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率为27.7%(18例),误诊率72.3%(47例包括术中误诊2例)。穿孔修补10例,姑息性切除37例,根治性切除1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手术死亡率9.2%。穿孔修补、姑息性切除和胃癌根治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14个月、26.2个月。结论术前全面综合临床分析,术中注意穿孔征象,可提高本病诊断率。对胃癌急性穿孔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汪宗伯吴建平贺鳌汪凡栋
-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穿孔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引流方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方法将8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或仅保留胸大肌)病人随机分组,分别采取皮瓣下双管负压引流(实验组)和常规腋窝负压引流(对照组)2种不同的引流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皮瓣下双管引流方便、可靠,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 杜尖田茂新吴建平蒲友清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切除术双管引流皮下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