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宝 作品数:9 被引量:15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的体会 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顺应"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从2005年起我院对产科病区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将产前区与产后区分开,把产前区与产房作为一个护理单元来管理,助产士负责所有护理工作。新的病房管理模式运行5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王爱宝关键词:产前 产房 一体化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的影响,为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99例足月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42例)、会阴侧切组(36例)、剖宫产组(21例),于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阴道收缩力,了解性生活恢复时间及有无疼痛感、尿失禁等症状。结果三组产后不同时间阴道收缩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42d及3个月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然分娩组与会阴侧切组、会阴侧切组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产后3个月各组的阴道收缩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三组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和性生活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均未出现产后尿失禁。结论三种分娩方式的阴道收缩力会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剖宫产组优于自然分娩组;对性生活影响的差异性不大。应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倡导自然分娩,以切实保护产妇健康。 郭仁妃 王爱宝 张宏玉关键词:初产妇 自然分娩 会阴侧切术 会阴裂伤 性生活 会阴侧切与自然裂伤和剖宫产三者产后盆底功能与心理状态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足月初产妇会阴侧切与未侧切者、以及剖宫产术后三者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同期分娩的足月初产妇9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会阴侧切组(154例)、会阴裂伤组(430例)、剖宫产组(149例),于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阴道收缩力,并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心理状态。结果:(1)产后42天盆底肌力会阴侧切组与分娩裂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2.120,P=0.120),剖宫产组高于会阴侧切组(t=4.582,P〈0.01)和自然裂伤组(t=6.564,P〈0.01),有统计学意义;(2)产后3月的盆底肌力会阴侧切组与分娩裂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020,P=0.117),剖宫产组高于会阴侧切组(t=3.352,P〈0.01)和自然裂伤组(t=4.365,P〈0.01),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产后3个月的盆底收缩力均高于产后42天,会阴侧切组前后比较(t=12.056,P〈0.01),顺产组前后比较(t=14.782,P〈0.01),剖宫产组前后比较(t=14.275,P〈0.01),有统计学差异;(4)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剖宫产组[(48.555±20.365)天]长于会阴侧切[(34.195±26.631)天](P〈0.01),长于顺产组[(34.760±26.835)天](P〈0.01),会阴侧切与顺产组无统计学差异(P=0.834);(5)产后42天抑郁评分,会阴侧切组得分高于顺产(t=2.451,P〈0.05)和剖宫产组(t=3.517,P〈0.05),有统计学差异;产后3个月抑郁评分剖宫产组的得分高于顺产组(t=2.542,P〈0.05)和侧切组(t=3.451,P〈0.05),有统计学差异;产后42天抑郁发生率比较,会阴侧切组高于顺产组(χ2=6.095,P〈0.01);产后3个月抑郁发生率比较,顺产组最低,与会阴侧切组(χ2=4.289,P〈0.0516),剖宫产组(χ2=15.188,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产后3个月阴道收缩力高于产后42天;(2)产后3个月和产后42天测量,会阴侧切有更多� 郭仁妃 庄春雨 吴燕 王爱宝 张宏玉关键词:会阴侧切 剖宫产 会阴裂伤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初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7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会阴侧切组(154例)、顺产组(430例)、剖宫产组(149例)。产后6周、3个月分别测量阴道收缩力和盆底肌力,并咨询性生活恢复时间及有无疼痛感及尿失禁等。结果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阴道收缩力测量,会阴侧切组与顺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阴道收缩力高于会阴侧切组和剖宫产组。3组产后3个月与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恢复性生活的时间明显高于会阴侧切组和顺产组(P<0.05)。顺产组产后1周会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会阴侧切组(P<0.05),剖宫产组无会阴水肿发生。3组首次性生活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术后6周盆底肌力得分明显高于会阴侧切组和顺产组(P<0.05)。结论应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在孕妇自愿的前提下可选择剖宫产。 郭仁妃 吴燕 王爱宝 张宏玉关键词:会阴侧切 剖宫产 会阴裂伤 手膝俯卧位分娩与等待至少一次宫缩原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手膝俯卧位分娩与平卧位分娩在采用等待娩肩的措施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共有621例产妇进入临床研究,其中手膝卧位组364例,平卧位组257例,两组均采用等待至少1次宫缩娩肩助产方式。比较两组的肩难产发生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头-肩时间等指标。结果产妇分娩的头-肩时间为5~480 s,平均(53.6±40.1)s;头-肩时间≤60 s 与>60s 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头-肩时间≤120 s 与>120 s 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膝俯卧位组与平卧位组的头-肩时间分别为(60.1±46.8)s 和(44.5±25.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膝俯卧位与平卧位的肩难产发生率分别为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4%,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膝俯卧位分娩和等待至少一次宫缩自然娩肩,减少肩难产发生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是安全可行的助产方法。 张宏玉 赵宁宁 卢玉静 刘炳芹 陈敏 郭保岩 李迎霞 管付娟 吴俊芹 刘喜荣 黄丽华 肖震萍 郭肖兰 马风兰 任利容 杨玉红 马竹云 张晓丽 张惠欣 周肖郁 刘健玲 郭仁妃 王爱宝 李静 马绮梨 何丽平关键词:肩难产 侧卧位接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侧卧位接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4-8月采用阴道分娩的508例低危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253例)和对照组(255例)。两组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早期(被动期)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待胎头拨露3—4cm后,试验组采用侧卧位接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平卧位接产。比较两组会阴损伤情况、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结果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5minApgar评分、1min窒息率、会阴完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minApgar评分、会阴1度裂伤及会阴2度裂伤发生率、会阴侧切率、会阴2度裂伤+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接产比传统的平卧位接产有更低的会阴侧切率和更高的会阴1度裂伤率,减少了会阴损伤,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影响第二产程时间。产妇感觉产痛轻,更舒适和容易用力,助产人员也容易接受,应在临床应用。 郭仁妃 吴燕 王爱宝 张宏玉关键词:阴道分娩 第二产程 胎儿纤连蛋白在预测足月分娩临产启动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胎儿纤连蛋白在预测足月分娩临产启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0.1-2010.12月间入院足月待产初产孕妇182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fFN浓度,同时评测Bishop评分,对比两种测定方法对预测足月分娩临产启动的相关性。结果:41周内分娩的孕妇Bishop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41w后分娩的孕妇,组间对比P<0.01,但Bishop宫颈评分成熟者仍有相当一部分孕妇分娩启动延迟;FFN预测过期妊娠的特异性为78%,敏感性为91%,阳性预测值为86%,阴性预测值为85%。结论:FFN值预测过期妊娠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Bishop评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二者一致,且不依赖于临床经验,因此认为fFN值在已达预产期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中含量是分娩启动的有效预测指标。 王爱宝关键词:胎儿纤连蛋白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45 2011年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近年来,随着剖官产率的逐渐上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呈现增高趋势。产后出血作为产科最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来势凶猛,发生迅速。如果抢救不及时后果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也可继发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同时产后出血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爱宝关键词:产后出血 护理对策 浅谈对产前分娩疼痛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 1999年 王爱宝关键词:产前 分娩 疼痛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