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勇

作品数:46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静脉
  • 10篇食管
  • 10篇分流术
  • 10篇肝内
  • 9篇门体分流
  • 9篇门体分流术
  • 9篇肝硬化
  • 8篇颈静脉
  • 8篇肝内门体
  • 8篇肝内门体分流
  • 8篇肝内门体分流...
  • 7篇内镜
  • 6篇蛋白
  • 6篇经颈静脉肝内...
  • 6篇经颈静脉肝内...
  • 6篇出血
  • 5篇血清
  • 5篇曲张
  • 5篇静脉曲张
  • 4篇蛋白酶

机构

  • 45篇遂宁市中心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45篇姚勇
  • 17篇奉镭
  • 13篇潘金
  • 13篇刘杰
  • 12篇徐建玉
  • 9篇刘天宇
  • 7篇樊景云
  • 7篇唐毅
  • 5篇陈拥军
  • 5篇孙怡
  • 5篇谢兰
  • 4篇何素玉
  • 4篇高明生
  • 3篇杜恒
  • 2篇杨波
  • 2篇袁宏
  • 2篇尹薇
  • 2篇杨彬
  • 2篇张春乐
  • 1篇曹丽鹏

传媒

  • 5篇华西医学
  • 3篇西南军医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河北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四川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西部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肝脏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NA203在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miRNA203(miR203)在Barrett食管癌变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甲基化机制,探讨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Barrett食管癌变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去甲基化处理前及处理后的Barrett食管、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粘膜细胞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并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及病变邻近正常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水平;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iR20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以及相邻正常食管组织中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arrett食管与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相比,正常食管粘膜细胞显著减低(P=0.003);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上述样本中miR20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43),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较Barrett食管细胞升高的幅度更大(P=0.03),Barrett食管(P=0.001)和食管癌(P=0.000)组织miR20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邻正常组织。MSP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和Barrett食管细胞miR203启动子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表现为低甲基化或非甲基化表达,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miR20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相邻病变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显示,K-RAS蛋白在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中较相邻正常食管组织高,且食管癌组织较Barrett食管组织表达更高。结论 miR203表达水平在正常食管、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提示miR203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导致miR203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且参与Barrett食管的癌变过程,miR203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可能成为监测和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尹薇刘天宇唐毅徐建玉姚勇
关键词:BARRETT食管食管癌甲基化
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联合肝脏硬度值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FIB-4)指数联合肝脏硬度值(LS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8例,根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将患者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NFS<0.676, n =67)和严重纤维化组(NFS>0.676, n =51)。测量患者的LSM水平,计算FIB-4指数,分析FIB-4指数、LSM与NAFLD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LSM、FIB-4指数及二者联合对NAFLD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肝纤维化组LSM和FIB-4指数均小于重度肝纤维化组( P <0.05);LSM、FIB-4指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且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高于FIB-4指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SM、FIB-4指数及二者联合对NAFLD患者重度肝纤维化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13和0.853( P <0.05),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LSM、FIB-4指数与NAFLD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均可对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发展进行有效预测,可作为诊断NAFLD肝纤维化的参考指标,FIB-4指数联合LSM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潘金雷洪军姚勇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
早期胃癌患者行ESD与EMR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CA125、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CA125、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EGC患者118例,依据ESD、EMR治疗手段将其分为ESD组(63例)和EMR组(55例)。比较2组病灶切除情况、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胃癌复发情况,以及2组手术前后血清CA125、PG水平变化。[结果]ESD组病灶治愈性切除率高于EMR组(P<0.05);ESD组术中出血量高于EMR组,且手术时间长于EMR组,2组比较P<0.05;2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胃蛋白酶原(PG)Ⅱ水平较术前均有降低(P<0.05);且ESD组PGⅡ水平低于EMR组(P<0.05)。ESD组和EMR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较术前均有提升(P<0.05);且ESD组高于EMR组(P<0.05)。术后6个月内,ESD组患者胃癌复发率低于EMR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对EGC的治疗效果显著,相较于EMR治疗,ESD能更完整的切除癌肿病灶,降低血清CA125水平,调节PG分泌,促进胃内腺体功能恢复,降低EGC的复发风险,但其术中操作较EMR更复杂,切除组织范围更大,需谨慎操作以降低出血及穿孔风险。
雷洪军潘金刘杰姚勇奉镭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糖类抗原-125胃蛋白酶原
多排螺旋CT与肠系膜血管造影在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中的效价比分析
2010年
徐建玉杨国庆姚勇孙怡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1月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hild-Pugh肝功能评分,将患者分成A、B、C级肝功能组,每组分别6、18、26例,同时根据植入支架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覆膜支架组(29例)与裸支架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白蛋白(albumin,ALB)]变化,并于术后2年内观察患者再次出血、支架狭窄和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50/50),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患者急诊手术成功率100.0%(3/3)。50例患者门静脉主干压力由术前(39.46±2.82)cm H_2O(1 cm H_2O=0.098 k Pa)降为术后(25.62±2.13)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级肝功能组患者,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及1、3、6、12个月肝功能指标(ALT、AST、TB、DB、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级肝功能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的ALT、AST、TB、DB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的ALB,及术后6、12个月肝功能指标(ALT、AST、TB、DB、ALB)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再次出血率为12.0%(6/50);术后2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6.0%(8/50);术后2年支架狭窄率为26.0%(13/50),其中覆膜支架组和裸支架组狭窄率分别为13.8%(4/29)和42.9%(9/21);术后2年患者生存率为90.0%(45/50)。结论 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
姚勇张春乐徐建玉刘天宇刘杰谢兰
关键词: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肝性脑病
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D二聚体(D-D)和溃疡愈合率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艾司奥美拉唑)和联合组(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每组52例,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比较2组血清因子(hs-CRP、ESR、D-D)水平、胃肠道相关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内皮素-1(ET-1)]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上腹疼痛、腹胀、发酸、嗳气改善时间均少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单药组(P<0.05);2组患者溃疡愈合指标(溃疡、底部厚苔、周围再生上皮、周围黏膜充血面积)、血清因子(hs-CRP、ESR、D-D)水平、肠胃功能(GAS、MTL、ET-1)及MDA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单药组(均P<0.05);2组患者SOD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升高,联合组SOD水平高于单药组(均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可有效改善老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兰姚勇奉镭潘金张描
关键词:老年胃溃疡铝碳酸镁高敏C-反应蛋白溃疡愈合率D二聚体
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析肝硬化运用前列腺素E1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治肝硬化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AST、ALT以及ALB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并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前列腺素E1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确切,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还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谢兰刘杰姚勇
关键词:肝硬化前列腺素E1安全性
英夫利昔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析炎症性肠病运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104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经过30 d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黏膜愈合率、治疗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炎症性肠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一方面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胃肠黏膜愈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谢兰刘杰姚勇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英夫利昔单抗
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资料对比分析,并研究观察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状态、社会支持、身体不适、病程时间、家庭收入、婚姻状况、运动生活、工作生活环境。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因受心理、身体、经济、社会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生存质量较差,临床需要针对每个患者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消除或减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谢兰姚勇
关键词:肝硬化影响因素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6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21例BE患者进行60w APC治疗,术后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并对其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21例患者经过23次APC治疗BE完全消除,19例于治疗后12月均无复发,2例于治疗后1年在原患处出现柱状上皮化生粘膜岛,1年根除率为90.5%,术后5例出现剑下或胸骨后隐痛等较轻副作用。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姚勇徐建玉龙晓奇
关键词:BARRETT食管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