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Lumica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Lumica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Lumican在11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3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Lumican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9.82%(91/114),在结直肠癌组中Lumican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Lumican表达强度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246,P=0.008),在Dukes分期的A+B期中明显低于C+D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Lumica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mican在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不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表达,提示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且Lumican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及Dukes分期有关,其在细胞内表达状况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有用指标。
- 王旭林曹洪涛侯玉龙孙梦喆孙宏建李明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 对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的有效性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的有效性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10例大肠癌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单号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双号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均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患者来讲,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旭林王萍史淑红安玉杰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大肠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 研究94例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疗效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94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积极诊治,并加强随访,记录1、3、5年具体生存率情况。结果:本组原发病位于胃窦17例,占18.01%;胃体22例,占23.4%;贲门55例,占58.5%。类癌6例,占6.4%;胃神经内分泌癌66例,占70.2%;胃神经内分泌瘤22例,占23.4%。临床分期:Ⅰ期8例,占8.6%;Ⅱ期28例,占29.8%;Ⅲ期36例,占38.3%;Ⅳ期22例,占23.4%。姑息性手术治疗15例,占15.9%;根治性手术74例,占78.7%;化疗5例,占5.3%。随访1年总体发生率为74.5%;3年总体生存率为40.4%;5年总体生存率为18.1%。结论:我国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一定发病率,以男性为主,在诊治标准上尚无统一标准,但病理检查可为确诊提供准确参考依据,患者若及时开展手术,特别是根治性手术,可最大程度的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 王旭林
-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结肠癌组织表达情况的测定,探讨其与结肠癌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在100例结肠癌、30例腺瘤、30例癌旁组织、15例正常结肠组织和60例癌旁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Livin在结肠癌组织、腺瘤、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0%、53.5%、16.7%,存在明显差异。Livin在结肠癌组织分化、临床Duckes分期、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Livin在癌旁淋巴结阴性组与阳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14.14%,73.3%,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Livin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ivin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Livin可能成为检测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标志物。
- 张旭宏王旭林李博杨笑泉
- 肉桂醛对肝癌HepG2细胞p21和CDK4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检测肉桂醛对肝癌HepG2细胞p21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肉桂醛(3.13、1.56、0.78、0.39、0.20、0.10 g/L)作用肝癌HepG2细胞后,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活性和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流式细胞术检测肉桂醛对HepG2细胞凋亡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细胞p21和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肉桂醛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IC_(50)值分别为0.68、0.45、0.35 g/L(P<0.01)。肉桂醛组(0.900、0.450、0.225 g/L)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肉桂醛能增加p21蛋白和降低CDK4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各浓度肉桂醛组的p21、CDK4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肉桂醛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可能与调节p21和CDK4的蛋白表达有关。
- 王旭林王萍侯玉龙李明刘蕾
- 老龄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龄胃癌的临床特征,旨在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76例高龄胃癌病例的治疗经过。结果本组76例3年生存率为53.2%,5年生存率为36.7%。结论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前积极处理伴发病及加强术后护理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 王旭林李明孙梦喆孙宏健侯玉龙
- 关键词:胃癌老龄手术
-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CAF方案进行治疗,第1、8天持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00mg,/m2,吡柔比星50mg/m2于第1天静脉注射,500mg/m2环磷酰胺于第1、8天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采用TAC方案进行治疗,第1天持续3小时静脉注射75mg/m2多西他赛,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的用法和对照组用法一样,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在症状控制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由于CAF化疗方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王旭林
- 关键词:乳腺癌
-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治疗肝癌12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王旭林姜吉询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