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3篇地壳
  • 3篇泊松比
  • 3篇M
  • 2篇地壳厚度
  • 2篇地震观测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序列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机制解
  • 2篇双差定位
  • 2篇发震
  • 1篇地壳介质
  • 1篇地壳上地幔
  • 1篇地壳上地幔结...
  • 1篇地震定位
  • 1篇地震观测技术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震前

机构

  • 8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云...

作者

  • 8篇付虹
  • 8篇李涛
  • 2篇姜金钟
  • 1篇叶建庆
  • 1篇曹颖
  • 1篇李丹宁
  • 1篇胡小静
  • 1篇李琼
  • 1篇周青云

传媒

  • 4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云南及邻区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研究
随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天然地震波波形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方向.其中,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地壳结构逐步成为地球内部物理、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不少学者利用云南台网固定台站记...
李涛付虹
关键词:地壳厚度泊松比地震观测参数反演
2015年5月云南双柏M_L4.1地震活动机理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2015年5月19日9时58分,云南双柏、峨山一带出现密集的小震活动,并于6月14日发生ML4.1地震,形成显著的震群事件。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对该震群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中分布优势方向更明显,主要沿绿汁江南段断裂呈NNE向分布,震源深度为6~12km,其中,又以8~10km最具优势。与原始数据相比,重定位后残差明显减小,走时残差平方和由原来的0.303s降为0.034s,震源位置估算误差在EW方向平均为0.21km,在NS方向平均为0.173km,在垂直方向平均为0.175km;利用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方法,计算得到了24个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震群的震源机制类型绝大部分表现为正断性质,与该区历史地震多为走滑的结果有所差异。结合震区附近的龙门水库蓄水水位和该震群的频度-震级关系分析认为,双柏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密切相关,该震群的发生是龙门水库水体载荷加载而引起正断层产生错动的结果。
李涛付虹徐甫坤
关键词:双差定位法震源机制解发震机理
2021年云南漾濞M_(S) 6.4地震前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
2022年
1研究背景远震P波接收函数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地震波形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唐明帅等(2019a)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时间窗滑动方法,分析了新疆31次中强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多次地震前,泊松比出现低值异常,变化形态特征呈“V”字型,地震发生在“V”字型尾端,震后泊松比继续回升。
李涛付虹
关键词:接收函数
云南省糯扎渡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糯扎渡水库地震台网记录的6 300个地震,对水库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库区蓄水后,地震频度与水位同步增长,地震活动显著增强,表明库区有水库诱发地震发生。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图像显示,澜沧江上景谷、双江交界处的小震活动增加最为显著,采用Hypodd双差相对定位方法对该震群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后地震在空间上更为丛集,地震震源深度从0~20 km都有分布。该震群发生在窝拖寨断裂上,该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5.3级地震,因此分析认为,该震群的发生时间虽与水位相关,但可能是触发了构造地震,所以震源深度显现的是构造活动的特征。
曹颖叶建庆李丹宁付虹李涛周青云
关键词:糯扎渡水库水库地震
2013年云南洱源M_S5.5地震序列不同地震观测台网地震定位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和"喜玛拉雅计划"台阵探测项目流动台阵所记录到的波形资料,分3种情况对2013年云南洱源M_S5.5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第一种仅利用云南地震台网数据进行定位,第二种仅利用流动台阵数据进行定位,第三种是综合云南地震台网和流动台阵数据,并结合波形互相关双差定位法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水平方向上,这3种情况得到的地震震中优势分布方向大致相同,与乔后—维西断裂NNW走向一致,但后2种情况所得到震中分布更集中,呈现的条带状更明显;在深度分布方面,后2种情况得到的震源深度比仅用云南地震台网资料进行双差定位得到的深度浅,且更加集中;在残差方面,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法得到的震源位置估算误差在EW向、NS向、UD向最小。这表明台站密度更大,布局更合理,得到的定位结果误差明显降低,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深度方向分布都更为集中。
李涛付虹姜金钟徐兴倩
关键词:双差定位
云南普洱大寨井水位同震响应研究及预测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通过研究1990-2019年云南普洱大寨井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井水位响应特征的变化与后续中强地震的关系,并探讨含水层渗透性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同震响应幅度偏离统计关系时,井孔周边区域后续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固体潮相位差由负值变为正值,表明观测井孔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发生改变,这与区域地震活动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井水位同震响应和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变化可作为探索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参考指标。
胡小静付虹李涛李琼
关键词:同震响应地震预测
云南及邻区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研究
2019年
随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天然地震波波形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方向。其中,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地壳结构逐步成为地球内部物理、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不少学者利用云南台网固定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对台站下方的接收函数进行提取,得到了云南地区的泊松比分布特征,本文应用云南台网固定台站、流动台站,以及省内其他台站和部分省外台站,重新计算了云南的泊松比分布,由于台站个数多,密度大,分布更为合理,较好的覆盖了整个云南区域,使结果更为精细和合理。
李涛付虹
关键词:泊松比地壳厚度地壳上地幔结构地震观测技术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探讨被引量:7
2021年
利用云南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编目快报观测报告和地震事件波形数据,采用联合波形互相关分析的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前3天至震后2天期间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定位,并基于两种不同的区域速度模型,采用CAP方法反演了序列中3次M_(S)≥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结果表明:双差重定位获得了漾濞地震序列中1012次地震的精确位置,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定位误差分别为1.1 km和3.0 km。3次M_(S)≥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均有所不同,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断裂深浅部的结构、形态差异或地震破裂后震源区附近的应力调整或流体运移导致的断层成核破裂变化所致。综合地震重定位、震源机制解反演及区域活动构造资料,初步分析认为漾濞M_(S)6.4地震的发震破裂面走向约为140°,倾角约为80°,滑动角约为-160°,发震断层可能为维西—乔后断裂中段的一条或多条次级断裂,且具有右旋走滑特征。
姜金钟付虹李涛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