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馨璐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柴油
  • 4篇汽油
  • 3篇汽车
  • 3篇汽车性能
  • 3篇燃料
  • 3篇柴油机
  • 2篇有害排放物
  • 2篇直喷
  • 2篇十六烷值
  • 2篇排放物
  • 2篇燃料特性
  • 2篇燃烧
  • 2篇重型柴油机
  • 1篇低压
  • 1篇底盘
  • 1篇底盘测功机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剂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密度

机构

  • 14篇中国石化
  • 6篇天津大学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新疆碧水源环...

作者

  • 14篇刘馨璐
  • 8篇董芳
  • 6篇杨勇
  • 6篇刘海峰
  • 5篇杨勇
  • 4篇张凤泉
  • 3篇郑东前
  • 2篇尧命发
  • 2篇张奇
  • 1篇王浒
  • 1篇侯树梅
  • 1篇陈春会
  • 1篇宋利军
  • 1篇崔永胜
  • 1篇马桂香
  • 1篇马俊生

传媒

  • 3篇内燃机工程
  • 3篇石油库与加油...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石油商技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低碳化学与化...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电流密度下高性能析氢电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H_(2)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认为是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之一。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生产绿氢的重要方法,但是工业电解水制氢大多存在运行电流密度低、能耗高等难题。提高电流密度是提高产氢速率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在未对电催化剂进行优化的情况下,提高电流密度会造成电耗的增加,因此亟需开发出在大电流密度下低过电位的高性能析氢反应(以下简称“HER”)电催化剂。首先介绍了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的HER反应机理:Volmer-Heyrovsky和Volmer-Tafel,提出了在大电流密度下高性能HER电催化剂需满足的要求;然后从单原子催化剂、合金催化剂和异质结构催化剂等角度出发,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贵金属、非贵金属HER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HER电催化剂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
张奇郑东前刘馨璐杨勇梁欣董珊珊
关键词:电催化剂析氢反应大电流密度
应用太阳能降低运行压力的反渗透装置
2015年
应用太阳能降低运行压力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由原水预处理装置,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温度控制系统,高压水泵和反渗透主机组成。本装置尤其适用于锅炉水补给水的处理,能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可节约大量锅炉燃煤,减少SO2、CO2、NOx排放。
田丽刘馨璐
关键词:反渗透太阳能节能
直接/间接煤制油对重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在一台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通过试验研究煤直接液化(DCL)燃油及煤间接液化(ICL)燃油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负荷时,相比柴油燃料,DCL滞燃期较长,预混燃烧比例较高,最大压力高升率较大,而ICL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比例较低,最大压力升高率较小,在扩散燃烧阶段两种煤制油的放热率均高于柴油,燃烧持续期均短于柴油.随着负荷增大,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差异逐渐减小.两种煤制油的有效热效率低于柴油,其中DCL的有效热效率略高于ICL.煤制油均可获得较低的NOx和碳烟排放,但煤制油的HC和CO排放稍高于柴油.对于ESC循环加权结果,DCL和ICL的有效热效率相对柴油分别降低2.6%和3.4%;ICL在降低NOx方面强于DCL,相对柴油降低2.5%,在降低碳烟方面稍差于DCL,DCL的碳烟降幅63.1%大于ICL的53.7%;对于ICL,其HC增大幅度为17.1%,CO增大幅度为9.1%,均分别小于DCL的32.4%和29.5%.
刘海峰崔雁清董芳杨勇刘馨璐陈鹏马俊生马桂香尧命发
关键词:煤制油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燃烧
一种用于中低压储氢罐的氢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低压储氢罐的氢取样装置,属于中低压氢气取样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取样容器;与进样口连接,用于对氢气进行定量存储的定量部;定量部包括定量管路、安装于定量管路上的定量阀门和定量罐;与若干个取样容器连接...
郑东前刘馨璐张奇宋利军
柴油润滑性与硫含量、组成等指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考虑清洁柴油升级,硫和芳烃等组分的减少,柴油的润滑性也有所降低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典型工艺生产的13个柴油组分样品的润滑性与硫含量、芳烃含量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含添加剂的情况下,硫含量较高的柴油表现出较好的润滑性;多环芳烃、苊烯、苊类、萘等组分以及密度与柴油组分的润滑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与茚类、四氢萘、烷基苯、单环芳烃等基本无关。
刘馨璐张凤泉杨勇董芳
关键词:柴油润滑性硫含量黏度
中间馏分油密度、十六烷值等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煤制油等12种样品(均不加入添加剂),根据相关标准实验分别测试了它们的密度、十六烷值和热值等指标,发现在实验条件下,中间馏分油基本存在如下列关系,密度与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和质量热值呈负相关,与体积热值呈正相关;采用SH/T 0694-2000《中间馏分然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法)》计算的十六烷指数多大于十六烷值,且与采用GB/T 11139-8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二变量法)》计算的十六烷指数相比更为接近十六烷值;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与质量热值正相关,与体积热值负相关。
杨勇张凤泉刘馨璐董芳
关键词:中间馏分油十六烷值热值
C9^+芳烃对汽油质量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由于炼油工艺和经营效益的需要,部分炼厂将C9^+芳烃作为汽油调合组分,C9^+芳烃可能对汽油质量和汽车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部分炼厂的C9^+芳烃与汽油进行调合,测试C9^+芳烃对汽油质量的影响和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油耗)的影响。
郑东前刘馨璐杨勇陈春会崔永胜
关键词:汽油质量芳烃高辛烷值汽油催化重整工艺重整汽油
不同标准柴油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不同柴油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选取国Ⅱ~国Ⅴ不同标准柴油及加油站购得的4种国Ⅳ、国Ⅴ标准柴油,在一台满足国Ⅳ排放法规的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售满足国Ⅳ、国Ⅴ标准柴油对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影响差异在2%,以内,NO_x排放加权值差异在10%,以内,HC、CO排放差异在20%,以内,碳烟排放整体很低.燃用国Ⅱ~国Ⅴ这4种不同标准的柴油后,共轨柴油机外特性转矩及功率差异在2.4%,以内,在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工况下燃油消耗率差异小于2%,;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随着燃料十六烷值的降低,NO_x排放略有增大,燃用4种不同标准的柴油后,ESC循环NO_x排放加权结果变化在7%,以内;4种燃油对国Ⅳ排放共轨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很小,燃用不同燃料时碳烟、HC和CO排放均低于国Ⅳ排放限值.
郭银飞董芳杨勇张凤泉刘馨璐刘海峰尧命发
关键词:柴油燃烧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国Ⅳ、国Ⅴ车用柴油烃类组成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油品的质量标准不断升级,特别是在2013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车用柴油的国IV标准[GB19147—2013《车用柴油(1V)》]和国V标准[GB19147—2013《车用柴油(V)》](后一标准是对前一标准的替代)。在油品质量升级的过程中,新工艺的应用和柴油池的变化.
杨勇刘馨璐张凤泉董芳
关键词:车用柴油烃类环保要求油品
柴油燃料特性对重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被引量:6
2016年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选择5种不同十六烷值(CN)柴油(CN为29、40、44、53和62)进行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结果表明:在25%,负荷下,燃烧放热始点随十六烷值降低而推迟,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明显增大;负荷增大后,十六烷值对放热始点影响变小,在75%,和100%,负荷下,只有CN为29的燃料放热时刻推迟,其余4种燃料缸内压力和放热规律受十六烷值影响很小.随十六烷值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大,但不同燃料有效热效率差异很小,因而低十六烷值燃料较高的燃油消耗是由其较低的热值造成的.随十六烷值降低,NO_x、soot、HC和CO排放增大,在小负荷工况,十六烷值变化对排放影响更显著.ESC十三工况加权结果表明,CN从62减到29,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加5.6%,,NO_x排放增加23%,,soot排放增加300%,,HC和CO排放增加50%,.
董芳侯树梅刘馨璐杨勇郭银飞刘海峰
关键词:柴油机十六烷值滞燃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