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中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脊髓
  • 2篇干细胞
  • 2篇大鼠脊髓
  • 1篇单侧
  • 1篇短节段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材料
  • 1篇植入物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入路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样
  • 1篇神经元样细胞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羊明智
  • 6篇谢中
  • 5篇彭立军
  • 4篇刘骞
  • 2篇蔡斌
  • 1篇胡文凯
  • 1篇薛静波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
2019年
目的在前期成功利用甲钴胺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甲钴胺局部注射诱导移植后的大鼠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并观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制备T10节段脊髓横断模型后随机抽样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钴胺治疗组)、C组(BMSCs移植组)和D组(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组),每组10只。于术后1、7、14、21 d采用肢体功能评判标准(BBB评分)、免疫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BMSCs的存活及分布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白质、灰质及细胞间质损伤情况,尼氏(Nissl)染色观察残存神经元状态、分布及再生情况。结果造模后4组大鼠均出现了严重的双下肢瘫痪,随着时间的推移,双下肢功能无明显恢复,4组大鼠BB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大鼠脊髓受损严重,细胞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修复程度低且缓慢; B、C组大鼠脊髓受损程度均优于A组; D组大鼠可见组织受损较轻,且修复较快;免疫荧光显微镜下C、D组大鼠均可见带示踪标记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呈双染色表现,且D组大鼠荧光强度及密度较C组明显;在Nissl染色切片中,D组大鼠尼氏小体再生数量最多。结论 BMSCs移植和甲钴胺治疗对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双下肢运动功能不明显。BMSCs在脊髓组织微环境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甲钴胺能协同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可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改变。
彭立军刘骞羊明智谢中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脊髓损伤甲钴胺
可降解锌合金植入材料的体内抗菌性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锌是无机抗菌材料,具有适宜的降解速率和良好的抗菌特性,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可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目前医用新型可降解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尚缺乏不同锌基材料之间抗菌性能比较的研究。目的:比较纯锌及锌基合金材料的体内抗菌性能。方法:取80只SPF级SD大鼠,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动物模型,每种模型40只。将纯锌及锌基合金材料(纯锌、锌铝合金、锌锶合金、锌镁合金、锌银合金、锌钙合金和锌铜合金)分别植入2种模型大鼠股骨骨髓腔内,并设置未植入任何材料的对照组,每组5只。植入后第1,4,7,14天,检测大鼠体温变化、血白细胞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锌元素含量,并收集手术部位分泌物及组织,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与结论:①经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后,各组大鼠体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纯锌及锌基合金材料植入组第7,14天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锌银合金组第7,14天的体温显著低于纯锌及其他锌基合金材料组(P<0.05);②材料植入2种感染模型后第7,14天,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显著高于纯锌及锌基合金材料组(P <0.05),且锌银合金组大白细胞计数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显著低于纯锌及其他锌基合金材料组(P <0.05);③在2种感染模型中,各组血锌元素含量无差异(P> 0.05);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细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组细菌鉴定为大肠杆菌(+); ⑤结果提示,可降解锌基合金植入材料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而锌银合金抗菌能力最强。
谢中羊明智薛静波陈勇彭立军蔡斌张杨洋
关键词:可降解材料锌合金植入物抗菌性假体和植入物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钛网下沉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下沉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钛板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观察其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照片、术中钛网的放置情况、椎体撑开的程度、患者的骨密度等。通过JOA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钛网下沉后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18例钛网发生下沉,下沉的原因可能与骨质疏松、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椎体过度撑开、终板破坏过多等因素相关。通过延长佩戴颈围时间,术后6、9个月随访时,钛网下沉程度无明显加重,术后9个月复查时全部植骨融合。发生下沉的18例患者,与非下沉组相比,JOA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椎前路钛网发生下沉是颈椎前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发生钛网下沉的患者,通过延长佩戴颈围,可有效阻止进一步下沉,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彭立军羊明智刘骞谢中
关键词:颈椎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31
2022年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0年6月我院分别应用UBED(UBED组)和PETD(PETD组)治疗单节段LDH患者56例,UBED组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59.6±10.5岁,随访时间13.5±2.7个月。PETD组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60.3±12.3岁,随访时间13.8±2.9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随访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和术后并发症等。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术后1年通过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PETD组多(49.6±15.6ml vs 25.3±9.7ml,P<0.05),术中透视次数少(3.35±0.81次vs 7.71±1.73次,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血红蛋白减少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89.7%vs 88.9%,P>0.05)。结论:UBED与PETD治疗LDH均安全有效,与PETD相比,UBED可获得相似的疼痛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UBED术中出血较PETD增加,但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相当,UBED可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陈思远谢中夏超陈勇蔡斌邓岳羊明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EPO联合BMSCs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对照组(n=15)、EPO治疗组(n=15)、BMSCs治疗组(n=25)和BMSCs联合EPO治疗组(简称联合组、n=25)。造模后第7天EPO组大鼠经腹腔注射EPO,BMSCs组、联合组大鼠则经损伤脊髓局部注射BMSCs和局部注射BMSCs的同时加用EPO腹腔注射。应用双标免疫荧光法检测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的神经元中丝蛋白(NF-M)的表达情况;取脊髓组织作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及恢复程度;用(BBB)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较BMSCs移植治疗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水肿显著减轻。移植的BMSCs在宿主脊髓中存活,联合组中NF-M阳性细胞数目均比其余组多(P<0.05)。联合组在不同的时间点神经功能BBB评分都较BMSCs组及EPO组高。结论 BMSCs移植与EPO腹腔注射是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BMSCs与EPO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谢中羊明智胡文凯彭立军刘骞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BBB评分神经功能恢复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Ⅲ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ummell病Ⅲ型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例Kummell病Ⅲ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7例,男3例,年龄60~78岁,病程3~9个月。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侧PVP手术方式,术前均做骨密度测定。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后凸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等,观察患者病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前侧,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损伤的并发症和伤口感染,伤口均在术后12~15d拆线愈合。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PVP术治疗Kummell病Ⅲ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彭立军羊明智刘骞谢中刘四海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椎弓根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