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骞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神经元
  • 2篇脊髓
  • 2篇干细胞
  • 2篇成形术
  • 2篇大鼠脊髓
  • 1篇短节段
  • 1篇心动图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三维超声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样
  • 1篇神经元样细胞
  • 1篇术后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刘骞
  • 4篇羊明智
  • 4篇彭立军
  • 4篇谢中
  • 1篇丁正东
  • 1篇冯耀光
  • 1篇田方平
  • 1篇胡文凯
  • 1篇龙超众
  • 1篇周佳
  • 1篇刘素君
  • 1篇洪灿
  • 1篇常帅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
2019年
目的在前期成功利用甲钴胺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甲钴胺局部注射诱导移植后的大鼠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并观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制备T10节段脊髓横断模型后随机抽样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钴胺治疗组)、C组(BMSCs移植组)和D组(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组),每组10只。于术后1、7、14、21 d采用肢体功能评判标准(BBB评分)、免疫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BMSCs的存活及分布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白质、灰质及细胞间质损伤情况,尼氏(Nissl)染色观察残存神经元状态、分布及再生情况。结果造模后4组大鼠均出现了严重的双下肢瘫痪,随着时间的推移,双下肢功能无明显恢复,4组大鼠BB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大鼠脊髓受损严重,细胞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修复程度低且缓慢; B、C组大鼠脊髓受损程度均优于A组; D组大鼠可见组织受损较轻,且修复较快;免疫荧光显微镜下C、D组大鼠均可见带示踪标记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呈双染色表现,且D组大鼠荧光强度及密度较C组明显;在Nissl染色切片中,D组大鼠尼氏小体再生数量最多。结论 BMSCs移植和甲钴胺治疗对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双下肢运动功能不明显。BMSCs在脊髓组织微环境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甲钴胺能协同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可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改变。
彭立军刘骞羊明智谢中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脊髓损伤甲钴胺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钛网下沉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下沉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钛板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观察其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照片、术中钛网的放置情况、椎体撑开的程度、患者的骨密度等。通过JOA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钛网下沉后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18例钛网发生下沉,下沉的原因可能与骨质疏松、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椎体过度撑开、终板破坏过多等因素相关。通过延长佩戴颈围时间,术后6、9个月随访时,钛网下沉程度无明显加重,术后9个月复查时全部植骨融合。发生下沉的18例患者,与非下沉组相比,JOA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椎前路钛网发生下沉是颈椎前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发生钛网下沉的患者,通过延长佩戴颈围,可有效阻止进一步下沉,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彭立军羊明智刘骞谢中
关键词:颈椎
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32例予以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血肿量、术后血肿量、术中出血量、颅内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肿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GOS评分、颅内压、NSE、TGF-β1、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OS评分、NSE、CRP、PCT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颅内压、TGF-β1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GOS评分、TGF-β1均高于对照组,颅内压、NSE、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HICH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刘骞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经食管三维超声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均接受RT3D-TEE检查。术前观察二尖瓣脱垂的三维特征及小叶区域,与外科术中所见对照;术后即刻评估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的对合高度、瓣环周长和反流面积。结果 RT3D-TEE显示二尖瓣脱垂的三维图像与外科视野所见高度一致,术前诊断脱垂小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100.00%。18例患者中有2例转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余16例成功完成二尖瓣成形术。RT3D-TEE观察术后二尖瓣叶及人工瓣环的形态良好,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改善。二尖瓣的对合高度较术前增加,瓣环周长、反流面积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56,37.789和20.847,均P=0.000)。结论 RT3D-TEE能清晰显示二尖瓣的三维形态,术前准确诊断脱垂小叶及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洪灿刘素君周佳田方平丁正东冯耀光龙超众常帅刘骞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成形二尖瓣脱垂
EPO联合BMSCs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对照组(n=15)、EPO治疗组(n=15)、BMSCs治疗组(n=25)和BMSCs联合EPO治疗组(简称联合组、n=25)。造模后第7天EPO组大鼠经腹腔注射EPO,BMSCs组、联合组大鼠则经损伤脊髓局部注射BMSCs和局部注射BMSCs的同时加用EPO腹腔注射。应用双标免疫荧光法检测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的神经元中丝蛋白(NF-M)的表达情况;取脊髓组织作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及恢复程度;用(BBB)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较BMSCs移植治疗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水肿显著减轻。移植的BMSCs在宿主脊髓中存活,联合组中NF-M阳性细胞数目均比其余组多(P<0.05)。联合组在不同的时间点神经功能BBB评分都较BMSCs组及EPO组高。结论 BMSCs移植与EPO腹腔注射是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BMSCs与EPO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谢中羊明智胡文凯彭立军刘骞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BBB评分神经功能恢复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Ⅲ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ummell病Ⅲ型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例Kummell病Ⅲ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7例,男3例,年龄60~78岁,病程3~9个月。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侧PVP手术方式,术前均做骨密度测定。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后凸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等,观察患者病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前侧,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损伤的并发症和伤口感染,伤口均在术后12~15d拆线愈合。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PVP术治疗Kummell病Ⅲ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彭立军羊明智刘骞谢中刘四海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椎弓根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