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玉彬

作品数:24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扬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再灌注
  • 15篇缺血
  • 15篇灌注
  • 14篇再灌注损伤
  • 14篇缺血再灌注
  • 13篇灌注损伤
  • 13篇肝脏
  • 11篇缺血再灌注损...
  • 8篇鼠肝
  • 8篇大鼠肝
  • 7篇自噬
  • 7篇大鼠肝脏
  • 6篇肝脏缺血
  • 5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细胞
  • 4篇落新妇
  • 4篇落新妇苷
  • 4篇发病
  • 4篇发病机制

机构

  • 17篇扬州大学第二...
  • 6篇扬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武警江苏省总...

作者

  • 24篇张培建
  • 24篇徐玉彬
  • 6篇薛峰
  • 6篇胥广才
  • 5篇陶立德
  • 5篇王超臣
  • 4篇张杰
  • 3篇刘谦
  • 2篇张淼
  • 1篇何晓飞
  • 1篇刘歆农
  • 1篇张卫兵
  • 1篇李妲
  • 1篇顾明
  • 1篇李强
  • 1篇夏巧凤
  • 1篇顾明
  • 1篇李妲
  • 1篇李强

传媒

  • 5篇国际外科学杂...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并且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主要由手术创伤或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发肠壁水肿及渗出而成。了解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徐玉彬张培建
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术后早期发病机制
红景天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诱导凋亡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红景天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IR组、红景天苷组),每组各18只。实验前7 d,红景天苷组每天腹腔注射方式给药(30 mg·kg-1·d-1),IR组和假手术组以相同体积等渗Na Cl溶液代替。建立大鼠肝脏70%IR模型,缺血45 min后恢复血供,再灌注后4、8、16 h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立即下腔静脉采血并取肝组织标本。检测大鼠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血清ALT、AST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上述相关凋亡相关分子阳性细胞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血清ALT和AST含量、凋亡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各时间点ALT、AST均上升,红景天苷组ALT、AST均低于IR组(P均<0.05)。与IR组相比,红景天苷组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加;2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Bcl-2、Bax相对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4 h Caspase-3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8、16 h Caspase-8、Caspase-9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8 h,红景天苷组、IR组和假手术组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09±2.43)%、(45.71±3.19)%和(5.4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P<0.05)。结论红景天苷预处理可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有关。
毛旭南徐玉彬张培建
关键词:红景天苷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肝脏
红景天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红景天苷水溶液7.5、15、30 mg/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7 d后进行造模.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术后4、8、16 h取材,检测血清中AST、ALT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4、8、16 h,红景天苷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造模后4、8、16 h分别为(540.67±15.91)U/L比(697.67±5.98)U/L、(307.50±12.97)U/L比(962.50±17.63)U/L、(103.33±3.95)U/L比(198.17±9.73)U/L]、AST[造模后4、8、16 h分别为(651.17±7.39)U/L比(944.67±11.38)U/L、(415.50±10.97)U/L比(1561.83±15.76)U/L、(168.33±5.81)U/L比(280.33±12.35)U/L]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造模后,红景天苷高剂量组MAPK[造模后8、16 h分别为(1.28±0.19)比(2.10±0.12)、(1.64±0.14)比(1.89±0.14)]、JNK[造模后8、16 h分别为(1.80±0.10)比(2.42±0.11)、(0.84±0.17)比(3.32±0.19)]、ERK[造模后8、16 h分别为(2.43±0.10)比(5.95±0.09)、(2.07±0.13)比(6.61±0.14)]、NF-κB[造模后8、16 h分别为(2.32±0.16)比(3.08±0.10)、(2.11±0.13)比(2.74±0.17)]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红景天苷预处理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
毛旭南徐玉彬张培建
关键词:红景天苷再灌注损伤炎症
凋亡和自噬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指因肝叶切除、肝移植、出血性休克等原因导致肝脏缺血,当恢复血供再灌注后,不仅不能使肝功能恢复,反而加重肝细胞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肝脏IRI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探讨其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策略,多年来始终是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热点之一。
徐玉彬张培建毛旭南张淼胥广才陶立德张杰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凋亡细胞功能障碍肝功能恢复肝叶切除
落新妇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HIRI组(缺血再灌注组)、试验药物组(落新妇苷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于再灌注4h、8h、16h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ALT、AST;光镜下检查肝脏细胞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试验药物组ALT和AST水平较HIRI组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示试验药物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示试验药物组Bcl-2蛋白的表达较HIRI组显著升高,Bax蛋白的表达较HIRI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药物组的肝脏细胞凋亡百分比较HIRI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落新妇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徐萍张淼徐玉彬毛旭南张培建
关键词:落新妇苷缺血再灌注肝脏细胞凋亡
胆囊腺肌症的发病机制与影像学诊断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相对少见且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该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常和胆囊炎、胆囊结石同时存在。胆囊腺肌症术前诊断困难,既往多发现于胆囊切除术后标本中。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有潜在恶变倾向,可能与胆囊癌的形成有关。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对它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影像学诊断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笔者就此主要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徐玉彬张培建薛峰
关键词:胆囊疾病诊断显像胆囊腺肌症病因发病机制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以恶心、呕吐、胃排空迟缓为特点,胃流出道非机械梗阻的功能性疾病,通常发病在腹部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胃和胰腺的手术.近年来,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了解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有助于减少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提高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愈率,笔者就此对术后胃瘫综合征作一综述.
徐玉彬刘谦张培建
关键词:胃瘫手术后并发症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5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得到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靶向治疗等相关研究较多,但笔者认为做好该病的早期预防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了解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早期预防的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一总结。
徐玉彬张培建王超臣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病因发病机制
黄芪甲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Caspase途径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5只纯系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HIRI组(缺血再灌注组)以及黄芪甲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于再灌注4、8、16 h后取下腔静脉血及肝左外叶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显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组织中Caspase-3、8、9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 HIRI组的ALT和AST水平升高,而黄芪甲苷组明显降低,且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高剂量组Caspase-3、8、9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IRI组。结论黄芪甲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3、8、9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顾明徐玉彬薛峰李强刘歆农张培建
关键词:免疫化学再灌注损伤缺血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腹茧症病因及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腹茧症以小肠被茧状包裹在一层异常的质韧纤维膜内为其特征,伴随腹膜的主要变化特点为腹膜不断增厚硬化,进而逐渐缩窄,超滤能力下降,导致小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该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很困难,多在术中或尸检中偶然发现,手术难度极大,术中损伤几乎难以避免。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愈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毛旭南徐玉彬张培建
关键词:小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