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其贵
-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博思清)联用西酞普兰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8周,并用PANSS量表评价临床疗效,TESS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患者病情好转更彻底,阴性症状消失,更用利于回归社会,而继续单用阿立哌唑组虽然精神症状消失,但患者整天精神不佳,不想干活,不良反应相对较多(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 刘其贵廖华英郑小泳黄金焕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西酞普兰阿立哌唑
- 朗诵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研究朗诵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10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作业组,每组各50例。作业组患者实施常规作业疗法康复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朗诵训练+作业疗法康复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课堂表现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情绪变化和满意度等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信心评分、课堂表现评分、满意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诊断量表(SADS)评分均高于作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t=3.282、6.610、5.454,P<0.05;χ^(2)=7.294,P<0.05;t=4.756、6.205、9.042,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作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7.033、13.043、2.798、2.338、8.544,P<0.05)。结论:朗诵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满意度。
- 谢萍香王莉冯惠燕梁雪玲苏创优王桃张小磊刘其贵何梓莹郑宇平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作业疗法康复效果自信心
- 个案数据分析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观察
- 2019年
- 目的 研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案数据分析方案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的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剔除脱落的20例,观察组(采用个案数据分析)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服务)5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表(SQL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2组干预效果.结果 入组前,2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照顾能力明显改善,其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个人及社会功能表现向好的方向发展;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PANSS、SQLS的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随访比较,个案数据分析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生活质量、自知力以及治疗的态度,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 刘其贵廖华英李恩华廖小凤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 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分为联合心理干预组(A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各50例,A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系统化心理干预,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第1、3、6、9、12月进行心理干预.两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月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①干预后第12月末A组HAMD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4±2.33)vs.(11.25±1.27),P<0.01];②两组SCL-90量表除强迫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因子及总分A组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可能有效.
- 刘其贵廖华英郑小泳宋来云
- 关键词:SCL-90
- 阿戈美拉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阿戈美拉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MTS)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及MBP、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阿戈美拉汀联合rMTS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Zu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检测MBP、NS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SAS、SDS评分和MBP、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MMSE、SAS、SDS评分和MB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联合RMTS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并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患者的MBP和NSE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钟古华廖君兰刘其贵
-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
- 氯氮平和阿立哌唑单用或联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阿立哌唑单用或联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4例TRS患者随机分成氯氮平治疗组(L组,37例)、阿立哌唑治疗组(A组,35例)、氯氮平+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组(L+A组,33例)及阿立哌唑+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组(A+L组,39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及12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症状的变化;治疗第1、2、6、12周末应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12周末,4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且L组与A组间及L+A组与A+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L+A组及A+L组比L组及A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L组与L+A组间、A组与A+L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L组及L+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A+L组(P均<0.05)结论:阿立哌唑联用小剂量氯氮平对TRS更为有效和安全。
- 宋来云刘其贵龚坚韩翠兰王玉成何林海李传威刘志宏
- 关键词:阿立哌唑氯氮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 毒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毒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吸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50例没有吸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常规治疗,足量足程。采用PSNS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中退出3例,其中25例痊愈,13例显著进步,进步9例。而对照组50例中17例痊愈,12例显著进步,进步21例。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 刘其贵廖华英郑小泳宋来云
- 关键词:毒品精神分裂症疗效
-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研究
- 2022年
-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回归社会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每周进行团体心理治疗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八周治疗结束后通过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况改善和治疗依从性等,(IPROS)、(PANSS)、(SES)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状态,通过(SAS)、(SDS)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经过干预后在IPROS评分、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SES总评分高于对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社会认知功能。
- 刘其贵廖华英冯明媚谈颂桃陈善兵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团体心理治疗康复疗效
-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抑郁症患者用药教育模式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依托微信平台构建社区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教育模式。方法将入组的117例社区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院外用药教育服务,如被动电话咨询或窗口咨询。研究组除传统院外用药教育外,还实施微信平台管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副反应量表评分、合理用药知晓度、再入院率及患者满意度等5个考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考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合理用药知晓度和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副反应量表评分降低(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教育模式能为社区抑郁症患者提供及时、方便、有效、专业的药学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 何佩华徐伏莲阮淑芳许艳朱锦烨刘其贵温预关
- 关键词:抑郁症用药教育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