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阶段性血液净化联合黄芪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21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8)和治疗组(n=10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阶移性血液净化联合黄芪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氧合指数、住院天数、病死率和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肾、心、肺功能损害发生率,MODS和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入院5 d氧合指数<200 mm Hg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百草枯中毒用阶段性血液净化联合黄芪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病死率。
目的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策略之上探索新的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方法,通过联合常用的反映流量的指标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血气的二氧化碳分压差(ΔPCO2)来指导感染性休克复苏,是否能有更好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入感染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确立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后立即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处置时间均不超过2 h,参照2012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指南,并依据具体情况,尽早开始液体复苏。观察组使中心静脉压(CVP)≥8 mm 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尿量≥0.5 ml·kg-1·h-1、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70%,ΔPCO_2<6 mm Hg,若ΔPCO2≥6 mm Hg,则判断容量反应性,如反应为阳性则进行液体复苏,或如容量反应为阴性则增加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完成液体复苏;对照组使CVP≥8 mm Hg、MAP≥65 mm Hg、尿量≥0.5 ml·kg-1·h-1、Scv O2≥70%完成液体复苏,而ScvO_2仍未达到70%,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压积达到30%以上,或输注多巴酚丁胺/米利农以达到复苏目标。一直持续到所有相应指标达标,或达到6 h。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液体复苏使CVP、MAP、尿量、ScvO_2和0 h、6 h乳酸清除率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预后指标。结果 2组感染性休克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20%,对照组28%,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与ScvO_2、ΔPCO_2达标之间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χ2=10.930,P=0.001),对照组28 d病死率与ScvO_2达标之间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P=0.011)。结论 ScvO_2联合ΔPCO_2可用于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两者联合较单独的可以避免Scv O2假性正常化而�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NIV)的时机及肺复张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肺外疾病所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均行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每12小时进行1次肺复张(采用PEEP递增法)。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当患者氧合指数(Pa O2/Fi O2)在150~250 mm Hg(PEEP为8 cm H2O,支持压力为12 cm H2O),且胸部影像学提示肺部急性渗出阴影吸收期时,拔除气管内插管序贯无创通气;对照组持续行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记录2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45例ARDS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气管内插管平均天数为7 d,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为9.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外疾病所致ARDS病例积极实施肺开放策略,实现塌陷肺泡的复张具有重要的临床的意义。在较低机械通气条件下,Pa O2/Fi O2达到150~250 mm Hg时序贯无创通气方法可早期脱机,患者可尽早获得生理性的肺复张的机会,减少手法肺复张时的肺损伤,缩短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VAP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