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燕琴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肾病
  • 6篇足细胞
  • 4篇线粒体
  • 4篇高糖
  • 3篇高糖诱导
  • 2篇蛋白
  • 2篇肾病患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细胞
  • 2篇线粒体损伤
  • 2篇膜性
  • 2篇膜性肾病
  • 2篇AMPK
  • 2篇IGA肾病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蓄积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机构

  • 1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3篇范燕琴
  • 8篇丁国华
  • 2篇陈星华
  • 2篇王惠明
  • 2篇刘红燕
  • 2篇杨定平
  • 1篇张丽丽
  • 1篇何德娇
  • 1篇杨英杰
  • 1篇杨倩
  • 1篇韦忠平
  • 1篇黄静
  • 1篇吴振中
  • 1篇任志龙
  • 1篇程晖
  • 1篇袁军
  • 1篇张璐

传媒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胱抑素c(serumcystatinC,ScysC)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tubulointerstitiallei—sions,TIL)的相关关系,评估ScysC预测IgAN患者TIL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一2014年7月在笔者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患者2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将纳入病例分3组:①全组;②肾功能正常组[eGFR≥90ml/(min·1.73m2)];③肾功能下降组[eGFR〈90ml/(min·1.73m2)]。3组按IgAN牛津分型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评分分为亚组T0/T1/T2:①TO:0~25%;②T1:26%-50%;③T2:〉50%;3组按T是否〉25%分为亚组T(+)/T(-):①T(+):0—25%;②T(-):〉25%。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亚组间SeysC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亚组ScysC水平与IgAN患者TIL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cysC能否作为TIL的独立危险因素;ScysC预测TIL的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结果ScysC水平在各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ysC水平越高,TIL程度越重;Scy.Sc水平在T0/T1/T2组与T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3,P〈0.01;r=0.299,P〈0.05;r=0.498,P〈0.05),在T(+)/T(-)组与T相关系数分别为(r:0.490,P〈0.01;r=0.264,P〈0.05;r=0.283,P〈0.05);Logistic回归显示ScysC是预测T〉25%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在eGFR≥90ml/(min·1.73m2)组,ScysC在T〉25%事件发生的AUC为0.654(95%CI:0.497~0.812,P〈0.01),ScysC水平中位数为0.93mg/L,其作为界值预测T〉25%事件的敏感度为85%,特异性为57.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越重,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预测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有效无创性生物学指标。
范燕琴丁国华陈星华王惠明
关键词: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胱抑素C
AMPK参与高糖环境下SIRT6介导的足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
目的 大量研究证实高糖环境下存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但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病理特征与调控机制仍不明确。有研究表明SIRT6可通过多重作用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包括抑制高糖介导的足细胞炎性因子分泌,改善细胞骨架重...
范燕琴
关键词:AMPK足细胞线粒体损伤
ARF6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足细胞胆固醇蓄积中的作用
<正>【研究背景及目的】我们既往研究发现Ang Ⅱ可诱导足细胞胆固醇蓄积及足细胞损伤,但AngⅡ诱导足细胞胆固醇代谢失衡的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前期通过对既往报道的25个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筛查,发现ARF6在AngⅡ刺激的足...
杨倩胡继佳杨英杰马屹茕范燕琴陈朝威丁国华
文献传递
Sirtuins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Sinuins家族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具有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参与调节包括肾脏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哺乳动物表达SIRT1-SIRT7 7种蛋白,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定位.本文重点概述了Sirtuins家族蛋白调节肾脏的生理学机制基础,详细介绍了Sirtuins家族蛋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作用分子机制,并总结了目前关于Sirtuins蛋白的几类激活方法.
范燕琴丁国华
关键词:SIRTUINS去乙酰化酶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激活剂
SIRT6在高糖诱导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及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正>目的线粒体损伤及功能障碍在足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病理特征与调控机制仍不明确,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否参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亦不明确。目前有研究提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6可通...
范燕琴丁国华
文献传递
SIRT6通过AMPK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功能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
目的:线粒体损伤及功能障碍在足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病理特征与调控机制仍不明确,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否参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亦不明确。目前有研究提示去乙酰化组蛋白SIRT6可通过多条途径参与...
范燕琴
关键词:AMPK足细胞线粒体
开放手术拔除嵌顿的左颈内静脉透析导管并原位更换导管2例
2022年
本文报告2例经开放手术拔除因纤维蛋白鞘导致左颈内静脉透析导管嵌顿并原位更换导管的病例。两例患者均使用左颈内静脉半永久透析导管维持血液透析,7~8年后出现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差,经导管末端泵入尿激酶溶栓、常规拔管及导管内球囊扩张均拔管失败,后行"左颈内静脉带隧道涤纶套透析导管拔除术+开胸探查+上腔静脉探查+颈内静脉带隧道涤纶套透析导管置入术",术中发现2例患者导管周围均存在纤维蛋白鞘,术后X线检查提示导管位置可,术后患者血液透析顺利。
范燕琴吴振中何德娇刘红燕
关键词:肾透析
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被引量:2
2024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家的教育模式由大众化扩大规模逐渐向拔尖型、创新型模式发展。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可作为重要手段帮助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教育强国战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意义非凡。当前探索如何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迫在眉睫。文章总结了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包括: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思维;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整合,锻炼科学思维能力;开拓本科教学空间,注重医学教育国际化;改进考核评价方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文章内容为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开阔了新思路。
范燕琴袁军程荆刘红燕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IgA肾病的遗传学和免疫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IgA肾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性疾病,糖基化异常IgA1分子的形成被认为是IgA肾病致病的关键环节,而近年来关于IgA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发现数个易感基因与IgA肾病发病相关,主要涉及获得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及补体系统区域,进一步提示遗传因素及免疫生物学因素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逐步揭示IgA肾病错综复杂的遗传发病和进展机制。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更好的与临床结合,对易感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这是未来面临的又一挑战。
范燕琴丁国华陈星华王惠明
关键词:IGA肾病易感基因黏膜免疫
糖尿病肾病小鼠SIRT6表达及足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
范燕琴丁国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