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模型在土壤剖面有机碳垂直分布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模型和S函数模型,以农安县50个土壤剖面有机碳数据为基础,拟合了土壤有机碳剖面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S函数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拟合效果最好,R2约达到0.9。拟合效果最差的是幂函数,R2稳定在0.77。在4种拟合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点1 m深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估算的有机碳密度偏高,S函数模型偏低。描述某地区土壤剖面有机碳垂直分布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型,依据一定代表性土壤剖面数据进行分析后方能确定。
- 赵传拓李志洪崔钰曼张婷王世杰
-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剖面
- 玉米光谱追肥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民盲目过量施肥,在依据玉米在生育期内的需肥特点及吸氮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玉米冠层光谱氮营养诊断技术,进行对冠层光谱信息的获取,分别对玉米生育期中的4个时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进行NDVI、SPAD的测定,开展氮营养实时诊断技术,为实现合理施肥、变量施肥的要求提供理技术支持。
- 胡应超李志洪王世杰崔婷婷刘龙赵小军
- 关键词:玉米光谱追肥
-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研究结果,综合阐述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秸秆还田在土壤培肥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张婷李志洪赵传拓崔钰曼王世杰
-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肥力作物生长
-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栽培对土壤腐殖化特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将3垄2行的种植方式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形成种还分离模式,研究其对土壤腐殖化特征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还分离模式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同未秸秆还田处理相比显著增加。种还分离模式下R1和R2处理的玉米根系体积、根干质量相较未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10.98%、11.95%和27.24%、25.47%,与常规种植相比,CK、R1、R2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6.36%、4.90%、3.07%,说明种还分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其产量并未受到不利影响。结果表明,种还分离模式通过将秸秆还田区域和玉米种植区域分离,既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又可减少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相对提高玉米产量。
- 王世杰李志洪崔婷婷胡应超
- 关键词:玉米秸秆土壤
- 全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土壤腐殖化特征及培肥效果的研究
- 农作物秸秆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资源,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而且其中还包含大量的氮、磷、钾等植物所必须的多种营养元素,秸秆还田作为秸秆重要的有效利用方式之一,通过在田间将秸秆直接粉碎后还田,不仅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
- 王世杰
- 关键词:秸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