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血
  • 2篇血管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卒中
  • 2篇脑安胶囊
  • 2篇脑血管
  • 2篇胶囊
  • 1篇血管血流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动力学过...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液动
  • 1篇中风
  • 1篇中风患者
  • 1篇气虚
  • 1篇气虚血瘀

机构

  • 5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上海市脑血管...

作者

  • 5篇刘丽
  • 2篇刘慧颖
  • 1篇薛志刚
  • 1篇曹奕丰
  • 1篇陶彦谷
  • 1篇杨永举
  • 1篇沈凤英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6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及临床研究
2010年
脑血管血流动力学(CVHI)异常是脑血管功能变化的重要检测手段,在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卒中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卒中的危险因素暴露是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可能对CVHI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尚未见危险因素暴露与CVHI变化的文献报道,对脑血管病至卒中发生过程中CVHI的变化规律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325人危险因素暴露与CVHI检测结果分析,旨在探讨卒中危险因素与CVHI改变的关系及临床干预研究,为卒中的病因机制研究和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刘丽
关键词:卒中血流动力学脑安胶囊
脑安滴丸治疗75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脑安滴丸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治疗组予脑安滴丸治疗,对照组予脑血栓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略高于对照组(81.33%),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志、语言、运动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疗效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安滴丸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刘丽陶彦谷
关键词:脑梗死中医疗法气虚血瘀
中风患者血液4项免疫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7年
中风患者血液4项免疫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刘丽刘慧颖薛志刚脑血管病(CVD)与免疫异常的关系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知CVD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与免疫损伤密切相关,亦有报告CVD患者有体液、细胞免疫异常[1,2]。但中风患者抗体介导的细...
刘丽刘慧颖薛志刚
关键词:中风血液免疫指标
肥胖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卒中关系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肥胖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卒中的关系。方法对辽源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开始建立的35岁及其以上的肥胖者进行随访并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结果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男性明显于女性,卒中累积的发病率随着体质量水平的增加而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同一体质量级别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等指标均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而外周阻力Rv、特异阻抗Zcv、脉搏波速WV、动态阻力DR、临界压CP、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DP等指标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肥胖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异常可能是导致卒卒中险升高的重要原因。
刘丽
关键词:肥胖脑血流动力学卒中
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1999~2001年脑卒中高危患者干预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脑卒中高危患者干预3年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①1999-01/2001-12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35岁以上11913人(全镇约2.2万人),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从中筛选出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的2801例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②2801例检测对象中,筛选出至少具有1项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低于70分的脑卒中高危个体623例,作为实验干预对象,进行脑卒中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治疗与控制的指导。③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中药脑安胶囊(组方为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国药准字Z31020420,上海祥鹤制药厂生产),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25分,4粒/d;26~50分,3粒/d;51~70分,2粒/d。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恢复至75分以上时停药。干预1年后复查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623例实验干预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干预前后脑卒中发病情况:航头镇干预前(1995~1998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为0.154%,干预后(1999~2001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为0.106%,干预后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下降(χ2=5.74,P=0.0166),下降幅度为30.1%。②高危个体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的变化:623例高危个体,干预1年后血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显著升高(P<0.001)。③高危个体干预前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干预1年后,623例高危个体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除动态阻力外,平均流量、平均流度、最大流速、最小流速、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性阻抗、指临界压、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治疗与控制的基础上,实施以脑安胶囊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使脑卒中发病�
沈凤英曹奕丰杨永举刘丽刘慧颖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危机干预脑安胶囊血液动力学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