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宗白华文化救国理念对实现“中国梦”文化路径的当代启示
- 2016年
- "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追求美的理想的文化复兴之梦。宗白华的文化救国理念是以复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手段,以审美救赎、精神自由和人格塑造为具体方法,从而实现其美的理想。立足现实,重新审视宗白华的文化救国理念,是为了探索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路径而进行的美学理论的探寻。从而确立"文化复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挖掘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必须"之间的内在联系;突显出个体完满人格的塑造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意义。
- 朱爱军刘长林
-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救国人格塑造
- 试论“立美宜人”的生存观被引量:4
- 2005年
- “立美宜人”的生存观,是一种以建构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即“立美”与适合人的“生命、生活、生存”即“宜人”的统一为旨归,范导人的存在样态和生存活动方式的生存观念。只有在“立美宜人的生存观”的范导下,建立起以“立美宜人”为旨归的生存活动方式,才能消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生存境遇之中出现的某种“非相宜性”和“异化”,才能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作为人类整体性生存境域体现的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的和谐。
- 朱爱军
- 关键词:生存观
- 试论马克思的哲学观被引量:4
- 2010年
-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观点与批判精神的内在统一。实践观点的要旨就是:立足现实,改变世界,关怀人生;批判精神的要旨就是:批判现实,批判理论,批判自我;二者的统一就是:通过实践充分发挥批判的功能,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正是以马克思这一哲学观的创立为标志,马克思不仅完成了本人的哲学革命,同时也实现了人类哲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魂,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马克思的哲学观,才能真正"走进马克思",进而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
- 朱爱军罗宝旭
- 关键词:哲学观终极关怀
- 中西融合视域下宗白华的体“道”之程
- 2015年
- 宗白华一生站在中西融合的视域下,徜徉于中西文化之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求索能够推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理想路径。其体"道"之程大体可分为寻"道"、品"道"、行"道"三个阶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之根,宗白华在哲学中展开了对"天道"的终极追问,其目的是为了认识"在"以求"真",进而转入现实性的终极关怀,在文学中开展对"人道"的探索,其目的在于由"善"启"真"。最后,宗白华抓住"天道"与"人道"的整体联系,以人为主体,以艺术为出发点,在"美"中找到实现"天人合一"的行"道"之法。
- 刘长林朱爱军
- 关键词:宗白华天道人道
- 论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借用被引量:33
- 2007年
- "范式"概念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有多种用法。概括地说,范式是世界观,它具有定向的基本功能,在总体倾向上是选择与预示的统一,它具有"不可通约性",范式的转换是一种革命,其指向范围是"共同体",从构成要素上看是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在其他领域借用"范式"概念具有可能性与合理性。
- 朱爱军
- 关键词:范式世界观科学共同体库恩
- 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萌发的文化轨迹
- 2008年
-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美""善"观念正是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中萌发出来的。
- 朱爱军
- 关键词:图腾崇拜原始歌舞
- 对市场经济的审美关照被引量:6
- 2006年
- 任何社会变革最终都将落脚到人的发展问题上,我们完全有理由将“立美宜人”作为对市场经济审美关照的根本旨归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向观”,选择“审美博弈”作为消解市场经济负效应的有效进路和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最适宜的道路,在审美旨趣与经济活动的“异质重构”中将二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从“利者首选”走向“美者优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实现对人的现实性的“终极关怀”。
- 朱爱军
- 关键词:市场经济
- 成人高校招生统考20年回顾与反思
- 2007年
- 中国的成人教育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的。1986年,成人高校招生实行统一入学考试制度,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人教育尽管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困难和问题,但是并不是到了“穷途末路”,只要其进一步明确内涵,准确定位,解决好影响自身发展的问题,仍然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陈大勇朱爱军
- 关键词:成人教育
-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
- 2023年
- 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一代代领导集体赓续奋斗,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是借鉴、吸纳与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包含了西方现代化的优势,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风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造福于中华民族,也为世界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书写中国特色、贡献中国智慧。
- 张继承朱爱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探寻实现“中国梦”的“立美”路径被引量:1
- 2016年
- 探讨"中国梦"的美学内涵,探寻实现"中国梦"的"立美"路径,是当下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蕴涵着"立美之维"的"内核",体现着"立美宜人"的意蕴,作为崇高理想的"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升华,体现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境界。文化精神对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培育"立美宜人"的文化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中国梦"是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立美塑人"——塑造完整的人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构建"立美宜人"的实践样式是在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 朱爱军刘长林
-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