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晚期
  • 6篇黑色素
  • 6篇黑色素瘤
  • 5篇细胞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细胞肺癌
  • 4篇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肺癌
  • 3篇血清
  • 3篇预后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多西他赛
  • 2篇突变
  • 2篇肿瘤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机构

  • 17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7篇王艳
  • 12篇梁宪斌
  • 11篇张维真
  • 6篇张艳玲
  • 5篇张喜凤
  • 4篇赵东丽
  • 2篇魏丽
  • 2篇胡姗姗
  • 2篇张燕玲
  • 1篇王刚
  • 1篇刘萌萌
  • 1篇樊锐太
  • 1篇刘鹏
  • 1篇陈公安
  • 1篇刘兴华
  • 1篇王书君
  • 1篇王轶娟
  • 1篇张伟

传媒

  • 3篇实用中西医结...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黏膜黑色素瘤原发部位与转移部位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黏膜黑色素瘤的原发部位与转移部位的相关性及基因组学特征。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为黏膜黑色素瘤的9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肿瘤原发部位及转移部位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头颈部为黏膜黑色素瘤高发部位46人(50%),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25人(27.17%),肛管直肠21人(22.83%)。最常见转移部位均为区域淋巴结,头颈部、肛管直肠、泌尿生殖系统分别为63.04%、57.14%、32.00%;其次为肺转移,头颈部、肛管直肠、泌尿生殖系统分别为23.91%、19.05%、32.00%;肛管直肠和泌尿生殖系统来源黑色素瘤还易出现肝转移,分别为28.57%和20.00%。进行基因检测的33人中,BRAF V600E突变2例(6.06%),CKIT突变1例(3.03%),NRAS突变4例(12.12%)。结论: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头颈部黑色素瘤,其次为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统来源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局部复发伴淋巴结转移在头颈部黑色素瘤约占1/3。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向梅梁宪斌赵东丽王艳胡姗姗张维真
关键词:黏膜黑色素瘤原发部位基因检测
Ras突变型晚期黑色素瘤治疗
2025年
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基因是实体肿瘤中最常见的原癌基因,由于突变亚型中缺乏药理学上可靶向的口袋,Ras历来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然而,药物设计的改进最终导致了对活性或非活性状态的突变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具有选择性的抑制剂的开发。其中一些抑制剂已被证明对Kras G12C/G12D突变癌症患者有效,并已成为实践的改变。癌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RAS信号传导的理解不断提高,逐渐探究出新的药物或联合治疗的潜力,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探索。本文阐述了Ras突变的作用机制及黑色素瘤中Ras突变的特点及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展示该突变患者的治疗现状,并对各种新型治疗方法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方案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向梅赵东丽张喜凤张艳玲王艳胡姗姗毛玉焕张维真梁宪斌
关键词:黑色素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达卡巴嗪+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达卡巴嗪+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MVD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91%(17/23),高于对照组43.7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VEGF、MVD表达水平。
梁宪斌张雅慧张燕玲王艳张维真
关键词:达卡巴嗪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恶性黑色素瘤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被引量:4
2017年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7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全脑放疗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控制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可在全脑放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治疗,不但能显著控制病灶转移,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梁宪斌张雅慧张燕玲王艳张维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作为同源域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了PRO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8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所有患者术后随访。随访中,失访4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阳性率为71.76%,癌旁组织则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00,P<0.001);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Ki-67标记指数和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ROX1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6.73±2.73)个月,PROX1阴性表达组则为(56.36±2.13)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3,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PROX1蛋白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PROX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乳腺癌发生、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赵东丽梁宪斌王艳张喜凤张维真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曲妥珠单抗联合PC单周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PC单周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PC单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水平及Bax、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PC单周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调节Bcl-2、Bax基因表达,加快肿瘤细胞凋亡,有效控制病程进展。
王艳
关键词:乳腺癌晚期曲妥珠单抗紫杉醇卡铂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联用组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对传统组患者则仅通过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出现率也较低与传统组患者.联用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进行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
王艳
关键词: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多西他赛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心律失常、呼吸抑制、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降低,苏醒时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逐渐恢复,但实验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中麻醉效果更佳,有助于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且安全性好。
王刚王书君陈公安张伟王贺玲李梦茜王艳樊锐太
关键词:肿瘤丙泊酚儿童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联合逍遥散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联合逍遥散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设为实验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联合逍遥散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1年现状、手足综合征情况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足综合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乏力、消化系统症状、肝损伤、贫血、皮疹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联合逍遥散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王艳
关键词:卡培他滨逍遥散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手足综合征并发症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78例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统计两组6个月生存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1.03%、疾病控制率76.92%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3.59%、疾病控制率74.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及过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生存率53.84%、1年生存率38.46%与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48.72%、1年生存率35.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安全性。
梁宪斌张雅慧张艳玲王艳张维真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培美曲塞顺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