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兰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用“猜想”引领规律的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很多数学创造的成果都是通过合情推理,也就是猜想而发现的。利用“产生直觉、小心尝试、大胆推测、不断求证”的合情推理过程,来引领规律的探索,能获得必要的探究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
- 王志兰
- 关键词:猜想直觉求证
- “望闻问切”后方能“对症下药”
- 2014年
- 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期末复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教学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看似简单的题目,为什么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呢?【望闻问切究错因】学生出现的错误解答是:3+3=6,9—1=8,9-8=1。
- 王志兰
- 关键词:对症下药期末复习《数学》错误率
- 聚焦学生,寻数学课之“魂”——“用算盘表示数”磨课历程被引量:1
- 2015年
- 缘起:学生今天怎么了?今天教"算盘的认识",我怀抱着算盘,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忆起了小时候打算盘的场景:一下五去四,三去七进一……珠算口诀还能零星地回忆出来。小朋友一看见我抱的一大堆算盘,马上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老师,我知道,这是算盘。""老师,今天我们学打算盘吗……"一双双激动的小眼睛盯着我。我有几分得意——看来,小朋友会喜欢今天的课。新课伊始……师:我们来猜个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猜猜这是什么?学生纷纷举手。
- 吴建亚王志兰
- 关键词:反思教学
- 让学生“创造”算盘
- 2015年
- 在《用算盘表示数》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算盘"的——师:小朋友,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记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古时候,人们打猎回来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人们用石子记数,捕获一只用一个小石子,捕获的猎物多了,满了10个小石子就换成1个大石子。后来发明了算筹,(出示图1)这些就是算筹表示的数字。
- 王志兰
- 关键词:数一数学文化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符号计数方法
- 统计教学“四部曲”——“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例谈
- 2015年
- 统计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统计教学需要抓住哪些关键点,才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呢?笔者以为,统计教学有四个关键点:感受需求,体验必要,积累经验,感悟思想。下面,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数据汇总"为例,具体阐述。1.感受需求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的引入至少要符合两点:能吸引人和能引发思考。因此,情境的创设、素材的选择,不仅要有趣味性,要有悬念,
- 王志兰
- 关键词:数据汇总统计活动《数学》上课时间
- 原动力·发现力·思维力——以“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例谈“探索规律”教学
- 2018年
- 为了凸显探索规律在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教学价值,苏教版教材在新一轮修订中充实和改进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和编排。然而,在实践中探索规律的教学有种种问题,甚至出现了“伪探索”现象。为了学生的发展,迫切呼唤充满智慧的“真探索”课堂,即关注需求性,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原动力;关注探索性,促使学生有效生长发现力;关注建构性,促使学生积极发展数学思维力。
- 吴建亚王志兰
- 关键词:原动力发现力思维力
- 让“作业”不再“作孽”
- 2017年
- 要改变学生害怕练习,视练习为沉重的包袱这一现状,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练习设计,真正成为练习的主宰者。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设计的欲望;恰当引领,帮助学生形成设计能力;敢于暴露盲点,为学生提供设计的素材,从而在复习课中锤炼综合素养。
- 王志兰
- 关键词: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