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斌

作品数:8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昆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3篇预后
  • 2篇胆囊
  • 2篇蛋白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晚期
  • 2篇晚期乳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组织
  • 2篇局部晚期
  • 2篇局部晚期乳腺...
  • 2篇化疗
  • 2篇辅助化疗
  • 2篇癌组织
  • 2篇NM23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结石

机构

  • 8篇昆山市第二人...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郭斌
  • 5篇顾蓓
  • 3篇石国建
  • 3篇荣鸣
  • 2篇张洁
  • 1篇汪益民
  • 1篇邓玉江
  • 1篇朱启明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转移指标的影响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转移指标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昆山市第一、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保乳术作为实验组,30例改良根治术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转移指标、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等。结果 (1)2组患者术前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14.7±17.4)min、术中出血量(98.6±10.3)ml、术后引流量(387.1±39.5)ml以及拔管时间(5.4±1.1)d均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实验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4)5年内,2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远处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VEGF、MMP-2、MMP-9阳性率均有所下降,实验组VEGF、MMP-9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较为接近,但乳腺癌保乳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较好,且降低转移风险。因此,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保乳术更佳。
康玉涛张华杨晓晨陈金珍郭斌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改良根治术
FRY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FRY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距离癌组织超过2.5 cm处的癌旁组织,另收集同期因良性乳腺肿瘤接受手术的34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检测FRY蛋白的表达情况。将FRY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rAAV9-FRY过表达载体和对照rAAV9-FRY-NC,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实验分为正常组(细胞常规培养,不进行干预)、对照组(细胞转染rAAV9-FRY-NC后,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转染rAAV9-FRY后,常规培养);EdU标记实验、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双染法、Transwell小室、裸鼠肿瘤异种移植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CF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在裸鼠体内增殖与肺转移的情况、FRY和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表达的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RY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最高,FRY的阳性表达在良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恶性乳腺癌组织(P <0.05)。FRY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的不同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不同年龄以及TNM分期的FRY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与FRY的阳性表达相关(P <0.05)。与正常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F7细胞的EdU阳性细胞比例、迁移能力、移植瘤的瘤体重量、瘤体肺脏转移的病灶比例及NRP1的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FRY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FRY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乳腺癌细胞中FRY特异性结合NRP1来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石国建荣鸣顾蓓郭斌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凋亡
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MYBL2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yb相关蛋白B(MYBL2)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确诊为乳腺癌且进行初次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乳腺癌石蜡组织标本185例,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测定Cyclin D1、MYBL2表达并比较,分析癌组织中二者的相关性以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癌组织Cyclin D1、MYBL2阳性表达率、二者同时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癌组织Cyclin D1、MYBL2表达呈正相关(P<0.001);双侧患病、Ⅲ~Ⅳ期、未/低分化患者的癌组织Cyclin D1、MYBL2阳性表达率、二者同时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单侧患病、Ⅰ~Ⅱ期、中/高分化患者(P<0.05);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率为20.00%,且癌组织Cyclin D1、MYBL2阳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二者同时阳性表达患者的DFS和OS均短于二者非同时阳性表达患者(P<0.05);癌组织Cyclin D1、MYBL2阳性表达者死亡率均高于Cyclin D1、MYBL2阴性表达者(P<0.05),二者同时阳性表达患者死亡率高于二者非同时阳性表达者(P<0.05);随访期间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0.54%,双侧患病、Ⅲ~Ⅳ期、未/低分化、三阴性乳腺癌、癌组织Cyclin D1和MYBL2阳性表达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Cyclin D1、MYBL2蛋白阳性表达率、二者同时阳性表达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均有关。
顾蓓郭斌苏群学荣鸣朱启明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预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9月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45例72h内手术,9例72h后手术,其中最长者发病5d手术;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53例,中转开腹1例。结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应在72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程长、操作困难、高龄和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孙华新汪益民邓玉江郭斌
关键词: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科手术
4种生物学因子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p53、ki67、nm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98例,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EGFR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化疗后的p53、ki67、EGFR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降低,nm23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者的有效率低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nm23阳性者的有效率均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阳性者与阴性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改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生物学因子p53、ki67、EGFR、nm23的表达,同时p53、ki67、nm23对评估化疗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顾蓓郭斌石国建李惠华张洁
关键词:乳腺癌KI67NM23新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EGF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FEC-T)或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化疗,化疗前后行空心针活检穿刺获得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Ki-67、NM23、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化疗前后上述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化疗前p53、Ki-67、NM23、EGFR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p53、Ki-67、EGF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化疗前,NM23阳性表达率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患者75例,化疗前p53、Ki-67、EGFR阴性患者的有效率高于p53、Ki-67、EGFR阳性患者,而NM23阴性患者的有效率低于NM23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p53、Ki-67、EGFR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NM23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保护因素(P﹤0.05)。化疗前p53、Ki-67、EGFR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p53、Ki-67、EGFR阴性患者,NM23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NM23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有变化,且化疗前上述指标的表达情况与化疗后疗效及远期预后有关。
石国建顾蓓郭斌荣鸣张洁于桑桑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抑癌基因KI-67
乳腺癌组织miR-23a、miR-1247-5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23a、miR-1247-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iR-23a、miR-1247-5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样本中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单因素分析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ROC曲线分析miR-23a、miR-1247-5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miR-23a表达水平较高、miR-1247-5p表达水平较低(均P<0.05)。乳腺癌组织miR-23a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5),miR-1247-5p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5)。miR-23a高表达、miR-1247-5p低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分别低于miR-23a低表达、miR-1247-5p高表达患者(均P<0.05)。检测乳腺癌组织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709(95%CI:0.625~0.793)、0.690(95%CI:0.606~0.775),灵敏度分别为0.812、0.749,特异度分别为0.637、0.622。结论乳腺癌组织miR-23a表达上调,miR-1247-5p表达下调,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组织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郭斌于桑桑顾蓓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预后
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79例报告
2010年
孙华新郭斌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术中胆道镜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胆道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