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亮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3篇治疗小儿
  • 3篇疗效
  • 2篇毒性
  • 2篇血清
  • 2篇细胞
  • 2篇膜炎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炎
  • 2篇化脓
  • 2篇化脓性
  • 2篇化脓性脑膜炎
  • 2篇患儿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1篇地奈德
  • 1篇休克
  • 1篇悬液

机构

  • 9篇安阳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王亮亮
  • 3篇杨培娜
  • 2篇李凡
  • 1篇闫瑜
  • 1篇王晓莉
  • 1篇武艳丽
  • 1篇施红梅
  • 1篇张艳芳

传媒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和血清白介素、TNF-α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其在手足口病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手足口病组,以1∶1比例随机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0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IL-10、IL-17、TNF-α,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D3+、CD4+、CD8+、NK细胞水平手足口病组为(43.23±6.18)(39.51±4.56)(30.44±5.01)(12.49±6.29)%、对照组为(53.29±5.72)(43.29±5.43)(25.11±4.72)(9.31±5.21)%,血清IL-6、IL-10、IL-17、TNF-α水平手足口病组为(31.73±15.45)(39.53±14.74)(33.23±12.34)(2.67±0.47)pg/ml,对照组为(18.32±5.80)(24.98±5.49)(25.11±4.72)(1.70±0.42)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组普通型CD3+、CD4+、CD8+、NK细胞水平为(46.54±5.13)(44.14±4.22)(26.14±5.42)%(10.04±5.15)%,重症型为(38.66±4.65)(33.11±5.40)(31.15±4.77)(15.88±5.75)%,血清IL-6、IL-10、IL-17、TNF-α水平普通型为(23.15±10.66)(30.42±10.55)(29.65±10.89)(2.33±0.43)pg/ml,重症型为(43.57±18.90)(52.12±16.61)(38.18±16.55)(3.13±0.4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紊乱,血清IL-6、IL-10、IL-17、TNF-α升高。
张艳芳武艳丽施红梅王亮亮赵振芹
关键词:手足口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NPY EPO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肽Y、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早产脑损伤患儿设为观察组,并按脑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32例)及重度组(20例),同期选取30名健康早产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神经肽Y、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神经肽Y、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神经肽Y、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患儿血清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或0.01),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组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1),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神经肽Y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神经肽Y、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联合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神经肽Y、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杨培娜李凡王亮亮
关键词:脑损伤早产儿促红细胞生成素疾病严重程度
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采用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66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舒普深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和肺部啰音等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普深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缓解患儿咳嗽、发热、喘息和肺部啰音等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且用药后患儿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王亮亮
关键词:小儿肺炎舒普深头孢哌酮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82例为观察组,按照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24例)和轻症组(58例);另抽取疑似中枢神经感染后经多种检测排除的8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及脑脊液IL-4、IL-6、IFN-γ、TNF-α水平检测。比较各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随访6个月后评估观察组患儿预后状况,比较预后良好患儿和预后不良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预后良好者血浆及脑脊液中IL-6、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IL-4、IL-6、IFN-γ、TNF-α水平较高,且IL-4、IL-6、IFN-γ、TNF-α水平能显示病情程度,临床应结合IL-4、IL-6、IFN-γ、TNF-α水平变化情况拟定相关治疗方案,改善患儿预后。
王亮亮杨培娜闫瑜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
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
2016年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呕吐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抽搐消失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患儿的意识障碍、发热、呕吐、头痛、抽搐人数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有效的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王亮亮
关键词:更昔洛韦病毒唑小儿病毒性脑炎
国产与进口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咽喉炎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咽喉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进口吸入用布地奈徳混悬液治疗,给予观察组国产吸入用布地奈徳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9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均能有效治疗小儿支气管咽喉炎,两者疗效相当。
张丹丹王晓莉王亮亮吴洲
关键词:小儿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液体复苏法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06~2015-06该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扩容方法治疗,观察组行液体复苏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小时内输液量为(45.86±10.12)ml、血循环稳定时间为(107.64±52.81)min,住院时间为(4.5±1.8)d,对照组分别为(30.37±7.34)ml、(187.93±77.46)min及(7.0±2.2)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死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复苏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血循环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王亮亮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疗效并发症
观察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3.33%;随访半年内,两组患儿复发率对比,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20.00%;复发病程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使用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快速恢复,复发率较低且安全可靠。
王亮亮
关键词:小儿呼吸系统匹多莫德
血清CRP LACT PCT表达在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表达在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84例颅内感染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47例与病毒性脑膜炎组37例,将40例同期热性惊厥或免疫性脑炎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与普通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表达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及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乳酸、降钙素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及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97,灵敏度、特异度为0.979、1.000。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上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亮亮李凡杨培娜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