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 作品数:24 被引量:19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老年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118例(73.1±6.1岁)临床诊断痴呆患者,将入选病例按跌倒和未跌倒分为两组,即跌倒组、未跌倒组,给予患者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 张守宇 李静 满冬梅 李文杰 张力 王维山关键词:老年痴呆 跌倒 文献传递 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1.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AD患者(34例)、其它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0例)、其它慢性躯体疾病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组(... 吕继辉 邢俊蓬 王维山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抑郁 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118例临床诊断痴呆患者(73.1±6.1岁),将入选病例按跌倒和未跌倒分为两组,即跌倒组(n1)、未跌倒组(n2),给予患者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 张守字 满冬梅 王文琦 王维山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 跌倒 痴呆症的流行状况与整合管理 被引量:7 2010年 陈峥 张洪林 王维山 张守字 王金敏 吕继辉 于佳 崔德华关键词:痴呆症 神经精神症状 国际疾病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 进行性加重 北京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现况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52 2004年 目的 综合评价北京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现况。 方法 在宣武区、海淀区和通州区各选择 1~ 2个社区 ,分别代表北京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对调查社区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2 0 %的比例抽样 ,入户调查。 结果 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最高 ,为 6 4 3% ,城乡结合部次之 ,为 6 1 0 % ,城区最低 ,为 5 3 4 % ;而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的知晓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率、控制率、血压测量率、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知识得分远低于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复方降压药这几类降压药中 ,复方类降压药物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分别达 88 5 %和 83 7%。决定患者使用何种抗高血压药物的主要因素是疗效、医嘱和价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血压防治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电视和广播是老年人获得健康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 结论 北京市农村老年人高血压防治工作急待加强 ,通过电视和广播加强健康教育是有效而重要的手段。 方向华 汤哲 平光宇 黄卫祖 张国峰 吴晓光 李宁燕 王维山 周宏 刘宏军 刁丽君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 社区老年人 广播 得分 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118例(73.1±6.1)岁临床诊断痴呆患者,将入选病例按跌倒和未跌倒分为两组,即跌倒组、未跌倒组,给予患者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及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运动评分并对数值进行对照研究。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如体位性低血压、服用抗精神药物、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运动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和跌倒之间的关系。结果NPI和UPDRS在跌倒组及未跌倒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7和2.213,P均〈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和跌倒有密切相关性(β=0.77和0.86,P均〈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中运动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跌倒密切相关,为减少患者骨折及其他并发症,针对以上情况给予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张守字 李静 满冬梅 李文杰 张力 王维山关键词:痴呆 跌倒 老年性痴呆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脑萎缩的差异性,以及AD病人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北京老年医院年龄60岁以上临床诊断很可能老年性痴呆患者30例,对照组选取门诊及其它科... 张守字 王维山 吕继辉 郝智慧 李文杰 张力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脑萎缩 认知功能障碍 甲醛诱导Tau蛋白形成“孔道样”聚集结构 被引量:21 2010年 尽管Lin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就蛋白构象病中细胞死亡的机制提出了"非特异性淀粉样离子通道"(aspecific amyloid ion channels)学说,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神经Tau蛋白能形成"孔道样"聚集结构,也未寻找到可以导致蛋白质形成"孔道样"聚集结构的诱导剂.依据本实验室提出的"散发性老年痴呆发生发展中的内源性甲醛慢性损伤"假说,采用一定浓度的甲醛与Tau蛋白进行温育,观察到甲醛可以明显诱导Tau蛋白分子聚集并形成淀粉样沉积物,同时也观察到了Tau蛋白"孔道样"聚集结构.上述结果为探索甲醛诱导Tau蛋白错误折叠形成的产物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和死亡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NAQVI Sajjad Haider 王维山 苗君叶 赫荣乔关键词:TAU蛋白 错误折叠 神经退行性疾病 慢性损伤 血管危险因素与Alzheimer病 被引量:1 2008年 Alzheimer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常导致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D与传统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AD的发病率与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氧化剂、饮酒、吸烟、体力活动和心房颤动之间有显著的联系。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是AD潜在的可预防性病因。 张守字 吕继辉 郝智慧 王维山关键词:ALZHEIMER病 高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微栓子 血流动力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哈伯因)加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药石杉碱甲及单纯中药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剂治疗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性痴呆的患者90例,完全随机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30例口服石杉碱甲加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剂;石杉碱甲组30例单纯应用石杉碱甲0.1mg,2次/d;中药组30例单纯应用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剂。3组的治疗观察时间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分别进行认知功能,应用简易智能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18.5±4.0)比(15.6±3.2),P〈0.05]。生活自理能力2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42.2±16.2)比(44.6±15.9).P〈0.05],石杉碱甲组3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42.9±16.4)比(45.4±16.0),P〈0.05]。中药组无变化。认知功能单纯石杉碱甲和单纯中药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组3个月评估认知功能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均优于单纯石杉碱甲和单用中药治疗组。 王维山 吕继辉 郝智慧 赵海方 汤哲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