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作品数:25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及感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1.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能否改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体温情况;2.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能否降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白细胞、血乳酸水平。方法将2015-2017年收治的108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脓毒症除血液净化外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48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情况及血浆降钙素原、白细胞、血乳酸水平。结果治疗48 h后观察组心率、体温改善虽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平均动脉压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血乳酸及血浆降钙素原下降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杂合肾脏替代治疗有助于稳定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平均动脉压;2.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血乳酸及血浆降钙素原水平。 郝鹏 李旭 李晓峰 梁彦平 何清关键词: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血浆降钙素原 血乳酸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3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能否降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3期患者的28天全因病死率,以及影响患... 李旭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病死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7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MH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并发RLS组(A组)与未并发RLS组(B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各项临床参数指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RL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MHD患者169例,未合并RLS组患者103例,合并RLS组患者66例,患病率为39.05%。2组间年龄(t=-2.297,P=0.022)、透析龄(t=-2.938,P=0.003)、血红蛋白(t=-2.205,P=0.027)、血肌酐(t=3.309,P=0.001)、血磷(t=5.732,P=0.002)、血镁(t=-4.070,P<0.001)、血清铁(t=-3.545,P<0.001)、甲状旁腺激素(PTH;t=-4.038,P<0.001)、β2微球蛋白(β2-MG;t=-3.655,P<0.001)、铁蛋白(t=-2.291,P=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76,95%CI:0.952~1.000,P=0.046)、透析龄(OR=1.019,95%CI:1.009~1.029,P<0.001)、血红蛋白(OR=0.976,95%CI:0.957~0.995,P=0.012)、血镁(OR=13.134,95%CI:2.561~67.366,P=0.002)、PTH(OR=1.002,95%CI:1.001~1.003,P=0.001)、β2-MG(OR=1.008,95%CI:1.002~1.013,P=0.010)、铁蛋白(OR=0.998,95%CI:0.996~1.000,P=0.015)与RLS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透析龄(β=1.414,P=0.048)、高PTH(β=0.012,P=0.035)、高β2-MG(β=0.013,P=0.014)、低铁蛋白(β=-0.091,P=0.004)是MHD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LS是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透析龄长、PTH及β2-MG增高、铁缺乏可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LS的发生有关。 李团结 金鑫 于泽莺 李旭 刘加明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不安腿综合征 相关危险因素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3期患者启动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启动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能否降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3期患者的90天全因病死率。方法 69例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随机分为早做组(n=35,入组后立即行RRT)、晚做组(n=34,出现紧急指征时开始RRT),RRT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模式。主要终点事件是90天内全因病死率。次要指标有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结果 90天全因病死率比较,早做组(42.9%)略低于晚做组(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552)。早做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86±147)h,晚做组为(334±1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P=0.265)。早做组ICU住院天数为[12(10,16)]天,晚做组为[16(12,2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5,P=0.120);早做组总住院天数为[20(18,24)]天,晚做组为[26(19,30)]天,有显著差异(Z=-2.440,P=0.015)。结论 (1)脓毒症并发AKI 3期患者早期RRT与推迟RRT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2)早期RRT可降低平均住院天数。 李旭 阿丽娅 刘加明 梁彦平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病死率 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行On-line HDF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与低通量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单次透析前后对照,来探讨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行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On-line HDF)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87例,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均为前臂动静脉内瘘,每位患者均给予HD、HFHD及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器的On-line HDF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检测这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单次治疗前后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1)治疗前各组间血清中Scr、BUN、PTH、β_(2)-M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中Scr、BUN下降率均大于60%,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2)on-line HDF组的患者PTH下降率高于HD组、高于HFHD组[(24.11±53.44)%vs(-35.83±55.32)%vs(-27.56±66.12)%,P均<0.001]。on-line HDF组的患者β_(2)-MG下降率高于HD组、高于HFHD组[26.50%(16.75%,35.00%)vs1.00%(-1.50%,9.00%)vs20.00%(12.25%,29.75%),P均<0.001]。(3)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1)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行On-line HDF治疗可有效地清除中大尿毒症毒素,效果优于HD及HFHD治疗。(2)三种透析方式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李团结 于泽莺 王春莲 李旭 刘加明关键词:高通量透析器 安全性 有效性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能否提高顽固性心衰病人的生存时间。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住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顽固性心衰病人99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B组(常规药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组(常规药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治疗)。测量治疗1月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病人至2017年7月31日,记录病人的生存时间。结果治疗1月后TNF-α、IL-6、IL-8、hsCRP比较,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并且C组 金鑫 李旭 刘加明关键词: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顽固性心力衰竭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10至2017-09收治的10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DF联合H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48 h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APACHEⅡ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天数[(9.39±4.52)d vs(11.33±4.66)d]及总住院天数[(18.24±17.17)d vs(24.63±15.10)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DF联合HP治疗可改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病情,降低促炎因子IL-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缩短患者ICU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但并不能降低28天病死率。 郝鹏 梁彦平 李晓峰 李旭 何清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防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防范的效果。方法:将6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低血压发生率为20.63%,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19.35%,患者满意度为74.19%,试验组中低血压发生率为9.85%,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0.00%,患者满意度为96.7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减少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陈欢 李玉琴 李旭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老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血液净化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试验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氨基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观察患者再住院及生存状况。结果2组治疗48h后:试验组BUN、Scr下降(P<0.01),对照组 BUN、Scr 升高(P<0.05),且试验组 BUN、Scr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LVEF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试验组LVEF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NT-proBN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 P<0.001),试验组下降率超过对照组(P<0.001)。随访90天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再入院率降低(P=0.027)、再住院次数减少(P<0.05)、出院后首次再入院间隔天数延长(P<0.05)。至随访终止日期2015年5月1日,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1.5天,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5天,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显示试验组具有生存优势(P=0.03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HR=0.396,95%CI(0.166~0.946),P=0.031]。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相关指标及生存状况。 金鑫 李旭 刘加明 于泽莺 王红霞 李玉琴关键词:血液净化 顽固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预后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单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心衰病人的疗效。方法 99例顽固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B组(常规药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组(常规药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治疗)。主要终点事件是1年内全因病死率。同时比较治疗1月前后体质量(用于评价病人液体潴留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上述指标的改变量(Δ体质量、ΔTNF-α、ΔLVEF)及改变率(Δ体质量%、ΔTNF-α%、ΔLVEF%)。结果三组1年内全因病死率分别为A组90.9%、B组63.6%、C组51.5%(B组vs A组,P=0.008;C组vs A组,P<0.001;C组vs B组,P=0.319)。治疗1月后,三组体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体质量下降值(Δ体质量)及下降率(Δ体质量%)比较,C组超过A组(P<0.001),B组超过A组(P<0.001),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TNF-α的下降值(ΔTNF-α)及下降率(ΔTNF-α%)比较,C组>B组>A组(P<0.001)。三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LVEF的升高值(ΔLVEF)及升高率(ΔLVEF%)比较,C组>B组>A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经年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校正后,Δ体质量[HR=0.742,95%CI:0.586~0.939,P=0.013]、ΔTNF-α[HR=0.638,95%CI:0.432~0.943,P=0.024]均降低心衰病人的死亡风险。结论 (1)清除液体潴留、降低炎症因子TNF-α水平可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2)CVVH+HP与CVVH治疗心衰的全因病死率相似,但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李旭 李玉琴 刘加明 金鑫关键词: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顽固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