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乔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心告知前移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核心告知前移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肿瘤内科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拟行放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给予核心告知前移。选择2016年同期收治的拟行放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告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率、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接受抗肿瘤治疗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61.45%(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总费用、药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告知前移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并无明显过度治疗表现。
- 侯杰赵亚宁闫晓红杨乔董龙科汪华刘尧耿熠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
- 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观察被引量:46
- 2017年
-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与对照组(奥沙利铂+替吉奥),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46.7%比25.3%)与控制率(76.0%比48.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乏力及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高血压、蛋白尿及手足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为Ⅰ-Ⅱ度,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作为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闫晓红赵亚宁汪华耿熠杨乔董龙科刘尧
- 关键词:胃肿瘤药物疗法奥沙利铂
- 奥沙利铂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联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度本院接收的64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的用药方案之上配合胸腔内灌注重组人IL-2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疗效中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五级毒性反应,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表现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分级多处于一/二级,三/四级者普遍较少,两组在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胸腔内灌注rhIL-2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效果显著,有效缓解胸水症状,且联合用药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可观。
- 崔翠花张斌闫晓红杨乔赵亚宁
- 关键词:奥沙利铂胸腔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肺癌
-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道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晚期胆道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安罗替尼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21.9%和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IL、DBIL和AL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A19-9和CE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4%,高于对照组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胆道癌患者,能抑制VEGF表达,降低CA19-9和CEA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短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 董龙科杨乔崔翠花
- 关键词:CA19-9CEA
- 唑来膦酸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合并骨转移的效果
- 2021年
-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合并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实施放化疗的30例晚期乳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对照组)与实施唑来膦酸联合同期放化疗的30例晚期乳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血清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骨痛程度、癌因性疲乏程度、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钙、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水平和VAS、癌因性疲乏、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同期放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乳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延缓肿瘤进展,减轻骨痛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 刘敏李有怀杨乔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放化疗唑来膦酸
-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比值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与单核细胞绝对值(AMC)的比值(LM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胃癌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ALC、AMC、LMR预测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临界值,根据LMR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C和AMC预测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73×109/L[曲线下面积(AUC)为0.661,P﹤0.01]和0.63×109/L(AUC为0.605,P﹤0.05),LMR预测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临界值为3.9(AUC为0.870,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LMR均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高LMR组和低LMR组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2%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MR组和低LMR组胃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2.6%和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R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指标。
- 侯杰耿熠赵亚宁刘尧汪华闫晓红杨乔
- 关键词:胃癌预后
- 奥沙利铂为主的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为主的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晚期CRC治疗的116例患者,依照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FOLFOXIRI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和研究组[58例,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的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结束,两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的Ⅱ~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治疗4个疗程结束时和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OX方案和FOLFOXIRI方案治疗晚期CRC的效果相当,但SOX方案治疗过程中,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的耐受性较好,且生活质量较高,在临床可优先考虑。
- 雷建卫杨乔赵志龙汪媛
- 关键词:结直肠癌奥沙利铂
- 白蛋白紫杉醇 卡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 2017年
-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对术后辅助放、化疗敏感性差,而且化疗的毒性比较大,因此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 闫晓红刘尧汪华杨乔张斌耿熠赵亚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恩度肿瘤血管生成
- 靶向分子药物联合FOLFOX4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9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贝伐珠单抗组(n=49)和西妥昔单抗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FOLFOX4方案治疗,2周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6个疗程后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毒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贝伐珠单抗组的ORR为57.1%,DCR为77.6%;西妥昔单抗组的ORR为52.5%,DCR为7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贝伐珠单抗组PFS与西妥昔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妥昔单抗组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治疗方案在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无明显差异,西妥昔单抗化疗过程中易出现皮疹,应引起医师注意。
- 闫晓红刘尧董龙科杨乔贺静赵亚宁
- 关键词:FOLFOX4西妥昔单抗结直肠癌
- 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年内收治的60例采用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远期预后进行随访观察,并检测分析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卡氏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EGFR-TKI靶向治疗NSCLC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60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达到完全缓解者1例(1.67%),部分缓解者19例(31.67%),疾病稳定者25例(41.67%),疾病进展者15例(25.00%),治疗的缓解率为33.33%(20/6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45/60)。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10.773,P=0.000<0.001)。60例患者在36个月的随访观察中,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11.36±2.4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24.88±11.37个月。毒副作用分级主要集中在Ⅰ度、Ⅱ度,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毒副作用。结论 EGFR-TKI靶向治疗NSCLC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较轻。
- 刘尧闫晓红杨乔侯杰周海平王宝锋耿熠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