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武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近海风电场障碍下海事雷达绕射损耗估算方法被引量:3
- 2016年
- 考虑到目前近海风电场对海事雷达的影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型。根据近海风电场周边通航安全保障的需求,提出基于矩形屏蔽绕射的风电场绕射损耗模型,该模型对风电场简化程度较小,与实际风机结果较为接近,估算结果较为可信,通过仿真计算给出特定参数下的风电场绕射损耗分布。
- 王树武谢磊曹臻艾学杰薛双飞
- 关键词:近海风电场
- 海上风电场区船舶A~*避碰寻路算法被引量:9
- 2018年
- 针对国内风电场距离航道较近、船舶在其附近航行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的问题,研究基于A~*改进算法的海上风电场水域船舶避碰寻路算法。基于改进的人工势场模型,按照船舶避碰要求建立风机威胁势场和他船威胁势场;将风电场区地图栅格化,计算各小方格处总的威胁值,构建威胁地图;以各栅格的威胁值作为船舶航行代价,利用A~*算法找出从当前点到目标点的移动航线;针对采用普通A~*算法生成的航线中拐点多、方向受限的问题,提取各拐点进行通视性检验并删除冗余点,最终得到符合船舶在风电场区航行要求的安全航线。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规划航线能在与风机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具有最短长度。
- 薛双飞谢磊王树武夏文涛包竹
- 关键词:避碰船舶人工势场
- 一种基于雷达影像与电子海图信息的岸线配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影像与电子海图信息的岸线配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雷达影像进行处理,获取其中的河/海岸线,并转换为全局坐标系下的像素位置坐标;根据S57海图格式标准,从电子海图中提取代表河/海岸线的线条信息,并转...
- 谢磊刘建坤马枫初秀民曹臻王树武
- 文献传递
- 近海风电场水域的海事雷达图像模拟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海风电场水域的海事雷达图像模拟系统,它的电子海图解析装置用于将输入的电子海图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陆地、海面、风电场以及水上结构物的地理信息;海事雷达衰减模拟器用于对陆地、海面、风电场以及水上结构物的地...
- 谢磊薛双飞王树武陆楠楠
- 文献传递
- 智能货运船舶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被引量:29
- 2021年
- 智能货运船舶是涉及船舶设计、动力组成、状态感知、信息处理、通信控制、风险辨识、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旨在使水路运输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首先,分析货运船舶自主控制与决策的特点与难点,阐述国内外智能货运船舶的研究现状;然后,从智能航行、智能机舱和远程驾驶等技术方面,展望未来智能货运船舶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发展智能货运船舶的几点思考。
- 严新平王树武马枫
- 关键词:水路运输人工智能
- 近海风电场障碍下海事雷达图像模拟研究
- 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风机作为一种海上大型障碍物,其对附近海事雷达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障碍物,生成雷达图像供船舶驾驶员确定障碍物方位和距离,用来避免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因此,在研究风电场对...
- 王树武
- 关键词:近海风电场图像模拟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线激光面扫描的船舶干舷高度智能感测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面扫描的船舶干舷高度智能感测方法,包括:在目标桥区航道的岸边架设AIS设备和多线激光雷达,并利用AIS设备获取目标船舶的船舶型深和额定吃水深度值,以及利用多线激光雷达采集目标船舶的侧面轮廓数据;...
- 马枫程婷婷王树武王伟业
- 文献传递
- 基于ICP算法的内河岸线点云数据配准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扫描精度高、数据信息丰富的新型测绘装备,目前正逐步应用于内河岸线监测领域。由于内河岸线的跨度远大于激光雷达的量程,因此需要让激光雷达在不同地点多次扫描以获取完整的岸线轮廓数据。为了解决这种多站点扫描所带来的多站点云数据配准问题,在传统的ICP(最近迭代点)配准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KD-Tree数据结构的ICP配准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将多站点云数据配准至某个统一的坐标系内,而且有效减少了ICP配准算法的数据搜索范围,提高了配准的准确率。经过多次实地测试可以发现,本算法能够有效减少配准时间,并达到相应的配准精度要求。总体来说,算法具有良好的点云配准效果。
- 谢磊王相龙王树武艾学杰
- 关键词:激光点云
- 新一代航运系统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4
- 2021年
-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智能航运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现状,包括业界在载运装备、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面向未来水路运输发展的需求和挑战,提出新一代航运系统的定义及其绿色化、智能化、韧性化的特征;通过梳理分析新一代航运系统的基本内涵,设计了系统的体系架构,运用信息物理系统的方法理论,将层级结构划分为:要素单元级、功能系统级及架构集成级;阐述了系统的核心组分:绿色智能船舶、数字生态设施、可靠岸基支持和韧性运营服务,给出系统的整体框架。在梳理分析系统基本服务和功能逻辑的基础上,阐述该系统物理“船-港-货”、信息“人-机-环”的运行模式,明确了运输船舶组织运营“岸基驾控为主,船端值守为辅”的航运新业态,凝练了航运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绿色智能航运装备技术、数字生态航道建养技术、船舶运行智能控制技术、交通运营组织技术、水上应急救援技术,及测试验证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创新技术体系,能够支撑“人-船-岸-云”的高度协同,实现信息互联、系统共建和体系性创新,促进航运科技高质量发展。提出水路运输未来的变革性方向,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新一代航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应用,为自立自强的水路运输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 严新平李晨李晨游旭刘佳仑马枫
- 关键词:水路运输信息物理系统体系架构
- 近海风电场水域的海事雷达图像模拟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海风电场水域的海事雷达图像模拟系统,它的电子海图解析装置用于将输入的电子海图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陆地、海面、风电场以及水上结构物的地理信息;海事雷达衰减模拟器用于对陆地、海面、风电场以及水上结构物的地...
- 谢磊薛双飞王树武陆楠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