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小清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主动脉
  • 4篇夹层
  • 3篇置换术
  • 3篇手术
  • 3篇缺血
  • 3篇主动脉夹层
  • 2篇动脉瘤
  • 2篇肾功能
  • 2篇缺血预处理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手术
  • 1篇蛋白
  • 1篇低温停循环
  • 1篇动脉弓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脏

机构

  • 8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8篇闫小清
  • 5篇武刚
  • 5篇刘建华
  • 4篇王平凡
  • 4篇蒋伟
  • 3篇张力
  • 3篇高夏
  • 2篇肖长波
  • 2篇梁巧茹
  • 2篇崔聪
  • 1篇梁巧如
  • 1篇张瑞成
  • 1篇刘帅

传媒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弓部优先策略用于全胸主动脉置换术的近中期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弓部优先策略用于全胸主动脉置换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大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CrawfordⅠ或Ⅱ型全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8±5)岁(范围:28~45岁)。7例为马方综合征,1例为主动脉缩窄。手术均采用浅低温弓部优先策略,首先经胸部正中小切口联合左后外侧第6肋间切口,其次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与头臂动脉端端吻合保证脑部供血,阻断循环后行心内及主动脉近端操作,开放循环后完成肋间动脉重建及胸降主动脉置换。结果手术时间(645.9±91.7)min(范围:505~840 min),术后发生脑栓塞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47个月,1例于术后3个月因腹主动脉瘤进展行胸腹主动脉+髂动脉切除并置换,2例肋间动脉管道堵塞,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采用弓部优先策略一期行全胸主动脉置换手术风险可接受,近中期效果满意,无分期手术中残余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是治疗年轻且器官功能良好的复杂主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闫小清武刚刘帅刘建华王平凡张瑞成
关键词:主动脉瘤动脉瘤夹层
结核性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2015年
患者女,27岁,不明原因发热1个月,伴干咳。2年前发现右侧胸壁一直径1.5em脓肿。主动脉CTA显示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图1)。
武刚王平凡张力高夏闫小清
关键词: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核性不明原因发热侧胸壁CTA
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0例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均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单侧顺行性脑灌注(UACP)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出现PND将患者分为两组,PND组(16例)和无神经功能障碍(NND)组(134例)。对两组间的基线数据、围术期治疗、术后结果进行对比,并将显著差异指标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ND组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发生率明显高于NND组(P=0.027),PND组的术前住院日明显少于NND组(P=0.002)。两组在阻断时间和DHCA+UACP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止血关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ND组的悬浮红细胞输入量(P=0.021)和血浆输入量(P=0.011)明显增多,肾衰竭(P=0.019)、截瘫(P=0.009)、二次气管插管(P=0.002)、气管切开(P=0.006)发生率明显增多,呼吸机使用时间(P=0.017)和ICU停留时间(P=0.013)明显延长。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缺血性卒中病史(OR=7.500,95%CI 1.511~37.216,P=0.014)、DHCA+UACP时间(OR=1.207,95%CI 1.013~1.438,P=0.036)、ICU停留时间(OR=1.073,95%CI 1.010~1.139,P=0.023)、止血关胸时间(OR=1.012,95%CI 1.002~1.021,P=0.017)是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后出现P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弓部置换术后出现PND预后不良。缺血性脑卒中病史、DHCA+UACP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止血关胸时间是PND的独立危险因素。
武刚王平凡闫小清张力高夏张向辉肖长波陈玉新崔聪张亚飞孙科雄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神经功能障碍
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术中脏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术中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5),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压远隔缺血预处理(采用14 cm宽的压力阻断带系于左侧下肢,其下缘距膝关节3~4cm使阻断带压力保持在200 mmHg,持续5 min以阻断左下肢血流5 min,然后气囊放气5 min,以使左下肢再灌注5 min;重复以上过程3次,共计30 min);对照组仅给予压力阻断带处理,不予充气,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T0)、再灌注后6 h(T1)、12 h(T2)、24 h(T3)和48 h(T4)时肝功能、肾功能、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心肌钙蛋白I。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和T4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时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和T4时心肌钙蛋白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0、T1、T2、T3和T4时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术中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肝脏、肾脏以及心肌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建华蒋伟石光梁巧茹闫小清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脏瓣膜置换术肝功能心肌
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缺血预处理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缺血预处理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大血管手术治疗的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压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照组仅给予气压止血带旷置处理,观察2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T0)、停机后1 h(T1)、6 h(T2)、24 h(T3)和48 h(T4)时肝功能和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1、T2、T3和T4时ALT、AST、TBIL和HMGB1均较T0时升高(均P<0.05);观察组T1、T2、T3和T4时ALT、AST、TBIL和HMGB1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1、T2、T3和T4时Scr、BUN和KIM-1均较T0时升高(均P<0.05);观察组T4时Scr和BUN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2、T3和T4时KIM-1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大血管手术中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肝脏及肾脏有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建华蒋伟石光梁巧茹闫小清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大血管手术肝功能肾功能
远隔缺血预处理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肾脏保护作用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0例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胸痛中心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在术前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技术,对照组将压力阻断带置于左侧下肢,不予充气。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血肌酐、血尿素氮浓度,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各相应时间点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评价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8 h血肌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8 h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有助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肾功能保护。
蒋伟刘建华石光梁巧如闫小清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肾功能
胸骨上段小切口行去分支手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行去分支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18例累及弓部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评价术中及术后的情况,包括术中特殊处理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并发症及术后进行12~24个月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Ⅰ型内漏1例,截瘫1例,1例患者出院后30天突发呕血,发现主动脉食管瘘,急诊行胸主动脉替换术并食管瘘修补术,均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22.2%(4/18)。余患者无逆撕、远端破裂、支架扭曲移位、冠状动脉缺血、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结论胸骨上段小切口行去分支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满意,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近、中期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武刚闫小清张力高夏肖长波陈玉新张向辉崔聪张亚飞孙科雄王平凡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
IMA、LP-a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血清脂蛋白-a(LP-a)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AAD)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至12月326例接受主动脉手术的SAAD患者进行分析。术后对SAAD患者随访2年,根据随访期间全因死亡概率分为存活组276例和死亡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IMA、LP-a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AD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评估血清IMA、LP-a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血清IMA、LP-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OR=2.825,P=0.009),术前肾灌注不良(OR=4.162,P=0.012),D-二聚体(OR=6.206,P=0.002)、血清IMA水平(OR=3.112,P<0.001)、血清LP-a水平(OR=5.412,P=0.005)为SAAD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清IMA最佳截断值为76.78 kU/L时,诊断SAAD术后发生全因死亡AUC为0.754(95%CI0.612~0.831),灵敏度为61.32%,特异性84.51%;血清LP-a水平最佳截断值为118.52 mmol/L,血清LP-a诊断SAAD术后发生全因死亡的AUC为0.747(95%CI 0.679~0.813),灵敏度为62.35%,特异性82.17%。两者联合诊断SAAD术后发生全因死亡的AUC为0.892(95%CI 0.847~0.927),灵敏度为86.74%,特异性80.02%。结论血清IMA、LP-a水平升高与SAAD患者术后死亡具有明显正相关性,今后可考虑将其作为预后的独立预测标志物。
刘建华蒋伟闫小清武刚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缺血修饰白蛋白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