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庆华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瘤
  • 2篇修补术
  • 2篇引流
  • 2篇颅内
  • 2篇脑室
  • 2篇出血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蝶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瘤破裂出...
  • 1篇动脉瘤样
  • 1篇动脉瘤样骨囊...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断层扫描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6篇丽水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杜庆华
  • 4篇田达
  • 3篇陈旭东
  • 3篇孙顺进
  • 2篇张学磊
  • 2篇朱缙伟
  • 2篇成力伟
  • 2篇王伟明
  • 1篇李湖广
  • 1篇叶碎林
  • 1篇金一勤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脑外伤后行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术后再次脑出血1例临床分析
杜庆华
额颞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2023年
动脉瘤样骨囊肿临床罕见,是一种良性囊性骨肿瘤。2021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切除联合钛板修补术治疗1例额颞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至术后8个月,无复发。
严超杜庆华田达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蝶骨骨肿瘤病理学检查额颞修补术
ICP监测脑室外引流+Ommaya囊置入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陈旭东成力伟田达孙顺进杜庆华
颅内压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亚低温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加用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RT)为32℃~34℃;对照组患者控制RT在36℃~37℃;均监测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PbtO_2)和颅内压(ICP)。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 h、48 h、72 h、96 h的ICP、脑组织PbtO_2及血乳酸、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给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入院时,两组ICP、Pbt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4 h、48 h、72 h、96 h,两组ICP均降低、PbtO_2均升高,亚低温组入院不同时间点ICP均低于、PbtO_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入院时,两组血乳酸、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4 h、48 h、72 h、96 h,两组的血乳酸水平降低,BDNF水平上升;亚低温组入院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低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前,两组NIHSS、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GOS评分均上升,但亚低温组的NIHSS评分低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亚低温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快速降低患者的ICP,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
张学磊田达李湖广杜庆华朱缙伟孙顺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亚低温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腰大池引流应用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动脉瘤患者出血后通过腰大池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本院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动脉瘤患者37例,均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5例,椎—...
陈旭东成力伟王杰玉田达张学磊王伟明孙顺进杜庆华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引流血管痉挛
文献传递
急诊开颅合并前颅底重建处理鼻漏21例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急诊开颅脑外伤早期前颅底重建处理脑脊液鼻漏经验,评估前颅底重建对脑脊液鼻漏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1例存在前颅底骨折鼻漏并符合急诊开颅指征患者,如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等,术前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颅底骨性结构,指导开颅手术,在手术治疗血肿、破碎脑组织及碎骨片的同时一并行前颅底骨性及膜性重建。结果经前颅底重建21例患者脑脊液鼻漏均治愈。讨论前颅底重建合并处理成为急诊开颅患者减少脑脊液鼻漏及逆行感染最佳时机,完整的骨性重建及膜性重建结合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杜庆华陈旭东金一勤叶碎林王伟明朱缙伟
关键词:前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