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琼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2篇科幻
  • 2篇科幻小说
  • 1篇地方本科
  • 1篇地方本科院校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改编
  • 1篇东方文学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信任
  • 1篇信任危机
  • 1篇信息技术
  • 1篇选编
  • 1篇学科
  • 1篇学语
  • 1篇以物观物

机构

  • 11篇武夷学院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周建琼
  • 1篇施晔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教学研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吕梁学院学报
  • 1篇临沂大学学报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洲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跨文化课堂建构
2021年
伴随来华非洲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影响因素及效果成为中非文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跨文化适应理论视域下,对非洲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课堂微观环境进行研究,将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视为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强调非洲留学生汉语习得课堂的跨文化属性特征,指出跨文化对话课堂的建构对促进非洲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从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学生集体认同三个维度提出跨文化对话课堂建构的具体策略。
周建琼
关键词:非洲留学生汉语学习
19世纪西人在华博物学实作与帝国主义——以罗伯特·福琼游记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19世纪博物学与帝国主义扩张活动发生着密切关系。罗伯特·福琼作为19世纪西方来华博物学家的代表,其游记展现了来华博物学科考活动的多元景观。通过对游记中的活株植物采集移植、中国本土博物知识生产、博物地理空间拓展等三方面展开分析,阐释博物活动中西方帝国主义的权力运作机制,挖掘中国人及其中国本土知识在科学帝国主义中的表现和作用,进而反思后殖民理论视阈下单向强调西方宰制权的科学帝国主义理论。
周建琼
关键词:博物学帝国主义游记
《三体》系列小说关于算法的信任危机与伦理建构被引量:1
2021年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极具思想实验的特点,其将信任关系置于在数字算法背景之中,引发人们对信息时代信任关系的思考,他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将“三体文明”汇聚成算法世界的科幻语境,为读者观察反思人类社会信任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在对算法信任进行科技祛魅的同时,也召唤着人性伦理的诗性回归与伦理建构。
周建琼
关键词:信任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东方文学的范畴、特征及意义
2022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著中虽未明确使用过“东方文学”这一概念,但东方文学却未在他们有关“世界文学”概念或东方社会发展的论述中缺席。文章旨在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东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东方文学的内涵范畴;论述马克思恩斯经典论著中有关东方文学作品的引用情况,呈现东方文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理论建构中的表现形态及其特征;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著中有关“世界文学”思想进行剖析,挖掘隐匿其中的“东方文学”思想观念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思想与批判实践。
周建琼
关键词:东方文学恩格斯
“以物观物”:《老子》悟“道”路径的现象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以西方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参照,对《老子》中所提出的“以物观物”的悟“道”方法路径进行分析阐释。老子根据形而上之“道”的无形、恍惚等不稳定性特征,提出了指向本质直观的“以物观物”的方法。通过具有“道”与“物”双重张力的“象”这一媒介,将直观从感性直观延伸至本质直观;提出“致虚守静”,通过悬置认知主体的意识活动,消除主客体二元对立,为“以物观物”以悟“道”提出了主体精神诉求。
周建琼
关键词:《老子》以物观物现象学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电影改编被引量:2
2022年
2019年,刘慈欣的两部科幻小说被搬上银幕,被视为中国新时代科幻电影的开端。本文通过对《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两部电影改编的分析,发现两部电影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改编有三个可取之处:从科幻到科普,文学价值的不断延伸;从理性到情怀,中国文化的成功输出;从科幻到现实,人类生存的永恒探究。两部电影对小说的成功改编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塑造了典范,指明了方向,探索出了运用中国符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精神的科幻电影发展新路径。
周建琼
关键词:科幻电影
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专业基础课比较文学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深入,身处其中的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中文专业基础课比较文学为例,分析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革建议:根据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周建琼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写作背景下作者主体性的消解与重构——以陈楸帆人机交互写作实验为中心被引量:9
2021年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向文学创作领域扩张,对人类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发起挑战。陈楸帆通过人机交互科幻小说创作,把科幻小说变为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的先锋实验场,为反思新科技语境下的创作主体性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信息技术,具备了拟人的小说写作能力,在科幻小说中呈现出机器技术理性的美学特征。人工智能以作者主体身份出场,消解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作者主体性,也为作者主体性的重建提供了新契机。面对无法回避的人机共存时代境遇,陈楸帆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肯定多元写作主体共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人类作者的优势,构建了具有人—机间性的作者主体,为人工智能写作背景下作者主体的重构提供了有效路径。
周建琼
浅谈童话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选编情况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小学中年级童话教材选编在数量上较之低年级有较大减少,存在科学童话选编缺失、文学童话说理性与人文性失衡等情况,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的童话选编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周建琼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关于信息技术的文学想象与跨学科启示——以刘慈欣《三体》系列与区块链技术为例
2021年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下,以科技为主要内容,反思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变革是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重要议题。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视阈下,《三体》系列展现出与区块链技术共通的主题,三体文明的想象再现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分布式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对人类信任关系的介入背后,隐藏着科技决定论的逻辑底色,《三体》系列中的三体危机是对技术至上的祛魅;三体人面对人性时的恐惧,代表责任伦理的程心被赋予拯救宇宙的使命等,为区块链技术信任机制有效运作的人文主义反思提出了人性伦理关切的维度。
周建琼
关键词:中国科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