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伟

作品数:26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盆地
  • 8篇东南
  • 7篇琼东南盆地
  • 6篇断层
  • 5篇物理模拟
  • 5篇构造带
  • 4篇盐构造
  • 4篇盐下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离散元
  • 4篇滑脱层
  • 4篇基底
  • 4篇凹陷
  • 4篇值模拟
  • 3篇应力
  • 3篇应力应变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西段
  • 3篇克拉苏构造带
  • 2篇地质

机构

  • 26篇南京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 5篇中海石油(中...
  • 3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塔里...

作者

  • 26篇汪伟
  • 24篇尹宏伟
  • 10篇贾东
  • 4篇吴珍云
  • 4篇张佳星
  • 3篇王斌
  • 2篇罗浩渝
  • 2篇吴超
  • 2篇谢会文
  • 2篇周露
  • 2篇徐振平
  • 1篇魏红兴
  • 1篇屈洋
  • 1篇史超群
  • 1篇唐雁刚
  • 1篇皮金云
  • 1篇周鹏
  • 1篇周鹏
  • 1篇段云江
  • 1篇魏东涛

传媒

  • 11篇高校地质学报
  • 4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科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南方文物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拉苏构造带盐下超深层储层裂缝组合模式及分布规律被引量:6
2016年
克拉苏构造带盐下超深层储层属于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构造裂缝普遍发育,分布复杂且对单井产量影响较大。目前针对该地区储层裂缝的研究已投入大量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裂缝的描述、表征和预测等方面,但由于该地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岩心资料少、成像测井多解性强,裂缝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生产中仅应用了裂缝密度、开度等统计数据。笔者综合野外露头、岩心和测井等资料,从裂缝组合的角度出发,系统开展了该地区储层裂缝及其组合特征研究。发现构造裂缝存在主次之分,主裂缝规模相对较大,一般垂直于地层,多为张性或张剪性,次级裂缝一般是主裂缝的伴生缝。裂缝之间存在多种接触关系,主要表现为"T"、"λ"、"y"、"τ"字等形状。依据裂缝之间的排列接触关系,建立了该地区储层裂缝四种组合模式,即"平行状"、"扫帚状"、"调节状"、"雁列状"。结合各裂缝组合成因的差异和断背斜形成过程中的构造演化过程,划分了裂缝组合平面三类成因区,即调节成因区、褶皱成因区、断裂成因区,与之对应的是高产井部署的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
周露雷刚林周鹏汪伟张星史超群王振鸿张琪
关键词:克拉苏构造带裂缝
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来自地震剖面及沙箱模拟实验的证据被引量:4
2018年
结合区域地震剖面解析和沙箱模拟实验,探讨分析了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Bongor盆地中发育三种典型的反转构造类型:挤压反转单斜构造、挤压反转向斜构造和挤压反转背斜构造。该类反转构造一部分具有反转断层相关褶皱样式,主要沿高角度边界断层和基底地垒边界断面发育,形成演化与断裂活动息息相关,另一部分呈散花状背斜构造样式,属于地层纵弯上拱褶皱,主要发育于斜坡断阶带之间;(2)区域剥蚀作用对盆地反转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对盆地内深部地层反转褶皱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为深部构造圈闭形成提供条件,而对浅部地层的反转褶皱发育则表现出阻碍或破坏作用,不利于浅层构造圈闭的形成。
吴珍云尹宏伟汪伟杜业波
关键词:构造圈闭
川东南泸州地区多滑脱层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川东南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领域拓展,尤其是泸州地区显示出3500 m以深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泸州地区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依据地震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探究了其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恢复了泸州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多滑脱层和区域构造挤压是泸州地区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受膏盐岩影响,泸州地区发育低陡的盖层滑脱构造,垂向分层明显,形成断展褶皱、滑脱褶皱和滑脱层间隐伏褶皱、双重构造等复合的构造。该区域构造变形主要受下寒武统膏盐岩滑脱作用控制,膏盐岩和页岩滑脱层协调变形向低陡背斜核部聚集。燕山晚期以来,泸州地区多滑脱层沉积伴随区域挤压,发育盖层滑脱的隔档式褶皱;喜山期褶皱带再次隆生,原有的断层和剪切带位移量增大,滑脱层间形成一系列次生断层和隐伏褶皱。背斜处油气藏容易受到破坏,向斜处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其中对冲型向斜结构相对简单,内部应力相对稳定。
赵圣贤徐雯峤杨学锋尹宏伟李博汪伟张成林贾东刘永旸谢伟张洞君李长圣
关键词:离散元
基底性质对断裂构造的影响:以琼东南盆地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影响断裂凹陷内的断裂系统演化的原因包含多种因素,此次研究针对先存断裂及基底性质对断陷盆地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探究裂谷盆地断裂发育的构造演化过程。根据对琼东南盆地的地震剖面图的解释分析,盆地东部和西部的凹陷显示不同的凹陷构造形态,实验结果显示,先存断裂的位置和走向影响区域凹陷的演化和平面展布,在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演化形成地堑构造,在无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则演化形成地垒构造;韧性基底的上覆地层拉伸演化为复式半地堑构造,而刚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呈铲状半地堑构造,在不同基底性质影响下的构造变形模式和琼东南盆地东西部的差异构造样式基本相符,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基底性质的差异对琼东南盆地东部和西部凹陷在断裂组合形态差异方面具有影响作用,为研究供给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断裂系统演化提供了思路。
张佳星尹宏伟朱继田熊小峰汪伟李长圣吴珍云刘绍文
关键词:物理模拟凹陷
实验考古:夹砂红陶烧成温度下限的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陶器是考古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然而目前学术界对陶器的定义,尤其是其烧成温度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研究采用实验考古方法和科技手段,模拟制备了不同焙烧温度的陶坯,通过检测将其物理性能与实用性能结合,以期找到一条探索夹砂红陶烧成温度下限的新路径。根据实验,本批样本在500℃的时候,物理性能和实用性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已经成为一件合格的陶器。而对于经焙烧而未烧成尚不能实用的的陶坯,则可以定义为"超低温陶器"。
王福莲安宁汪伟
关键词:烧成温度XRD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及东西段构造差异对比被引量:4
2022年
以琼东南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选取琼东南盆地6条典型剖面,采用面积守恒法对其进行平衡剖面的恢复,计算出各个剖面在不同时期的拉张量以及拉张率,以此为基础对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定性以及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琼东南盆地中部位置,水平拉张率显著减小并较为稳定,表明盆地内部的打开是均匀的;琼东南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分为四个阶段,65~33.9 Ma:盆地伸展活动开始;33.9~23 Ma:盆地伸展活动增强并达到顶峰;23~10.5 Ma:伸展活动明显减弱,发育了少量继承性断层;10.5~0 Ma:平静沉积,基本没有断裂活动。琼东南盆地东西段构造样式存在明显差异,盆地西部断裂数量较少,单一断层断距大,有利于油气从烃源岩向内部储层运移填充,上部形成良好的盖层,防止油气的逃逸;盆地东段地堑内部发育较多断裂,断裂期次多、组合复杂,沉积盖层厚度薄,不利于油气的保存。基底性质和先存断裂影响着琼东南盆地东、西部的构造演化。
贺婉慧汪伟尹宏伟刘绍文朱继田熊小峰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平衡剖面
基底非均一性对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差异的影响: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西北部,是新生代形成的北东向伸展盆地,其断裂走向、次级凹陷分布方向、构造样式等在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异。文章采用构造解析与构造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先存的中生代构造几何形态及基底性质差异对琼东南盆地东西部构造差异性演化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先存构造薄弱带几何边界分布方向与区域伸展方向共同控制了琼东南盆地主要断裂的走向以及断裂构造样式。由于先存构造薄弱带边界方向存在东西差异,在早期NW向拉伸阶段(Tg-T80)盆地断裂系统在东西部就已表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西部由于垂向拉伸产生一组NEE向断裂;东部由于斜向拉伸,发育至少两组方向的断裂,一组与应力方向垂直(NEE向),另一组沿着构造薄弱带分布(WE向)。后期断裂活动继承和改造了这一时期的断裂,使断裂系统更加复杂。先存构造薄弱带几何形态变化是导致琼东南盆地东西部构造差异性发育的主控因素。(2)基底强度差异性对上覆构造的断裂数量以及地貌起伏特征有一定影响。琼东南盆地在东西部的断裂走向及构造样式上的差异性受基底强弱、先存构造形态及构造应力方向的共同控制。
杨庚兄尹宏伟汪伟贾东朱继田熊小峰
关键词:基底性质物理模拟琼东南盆地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应变分析和裂缝预测技术被引量:5
2016年
应变分析与裂缝预测技术在地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意义。离散元方法虽然能有效分析含有大量间断的问题,但目前在地学领域应用较少。文中尝试使用离散元方法表示符合实际性质的岩石,模拟水平挤压环境下滑脱构造的形成过程,并对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变化与裂缝生成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挤压环境的滑脱构造中,裂缝产生的高峰期先于断层明显活动期,局部区域内聚集的大量裂缝是产生断层的诱因;已经出现明显活动的断层中产生的裂缝较少。裂缝集中区域和应变集中区域相互重叠,裂缝越发育则应变越强烈。受同一个断层影响的裂缝首先在断面上集中出现,随后产生在断面周边区域;在受断层影响的范围内,裂缝距离断面越远则形成时间越晚。该成果还表明离散元方法在应变分析与裂缝预测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
蔡申阳尹宏伟李长圣贾东汪伟陈竹新魏东涛
关键词:离散元方法
琼东南盆地基底断层性质对凹陷沉积模式的影响: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认识
李长圣尹宏伟张佳星汪伟
博孜-大北区域断裂活动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指示意义——来自天然地震及数值模拟的启示
2024年
本文针对博孜-大北地区的天然地震活动与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博孜与大北区域的地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性。博孜地区的天然地震呈现出山前向盆地方向减少的特征,而大北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聚集在靠近盆地的盐下冲断楔前部。通过对博孜-大北区域盐下断裂活动的定量分析和模拟,发现大北地区受到厚盐层沉积的影响,在盐下冲断楔前部区域出现持续的强断裂活动区,形成盐下断裂乱序传播模式;而博孜地区断裂自山前向盆地方向递进传播,其活动性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表明,盐下断裂活动和天然地震分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地区盐下断裂活动的强弱是其天然地震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大北盐下冲断楔前部区域断裂的持续活动导致该区域天然地震高频活动,而博孜区域盐下冲断楔前部区域断裂活动较弱,天然地震活动频率相对较低。区域油气勘探结果显示,地震活动对油气分布具有指示意义。博孜冲断楔前部区域的博孜1构造区具有断裂活动弱、地震频率低、油气藏保存条件好以及整体连片含气等特征,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王清华汪伟吴超尹宏伟金江宁贺婉慧李志豪
关键词:地震分布数值模拟盐构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