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肿瘤良恶性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骨肌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良恶性鉴别与诊断,具体通过采用ASSET技术对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进行DWI检查,探讨在不同b值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结果 41例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肿瘤共15例,占36.59%;良性肿瘤共26例,占63.41%。在b值为600、800、1 000s/mm2时,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正常肌肉的ADC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将b值为600、800、1000s/mm2时的良性组和恶性组的ADC值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恶性组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值=1 000s/mm2时的诊断效能更佳。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直接观察病变信号改变,ADC值定量分析有助于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b值=1 000s/mm2时的诊断效能更佳。
- 吕金纯陈浩邱乾德王军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糖尿病肾病CT和MRI表现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提高CT和MRI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全部患者行CT和(或)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显示:18例肾脏多灶性或单灶性的斑片状异常病灶,肾脏肿大10例,萎缩7例。MRI显示:斑片状异常信号16例,多肾段6例,单肾段10例;CT和MRI共发现,肾周间隙模糊10例伴肾周筋膜增厚4例;10例CT出现主动脉环征。结论糖尿病肾病在CT和MRI上能表现出一定的影像特点,结合临床,可提高诊断率。
- 王军顾乐峰郑汉朋邱乾德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联合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PCa)骨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53例PCa患者中35例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组),另18例未发生骨转移(无骨转移组),另取23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检测PSA及BALP。结果骨转移组血清PSA和BALP水平均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均<0.05);无骨转移组PSA浓度高于对照组(<0.05),血清BALP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血清PSA、BALP对PCa骨转移序列诊断的敏感度最高,达97%,但特异度只有61%;平行试验敏感度为74%,但特异度为89%。结论 PSA联合BALP在诊断PCa发生骨转移中特异性较高,值得推广。
- 黄伟吴培兴陈晓军王军赵益华陈浩倪向全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 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中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自发性破裂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自发性破裂的22例,均行MS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处理。结果 MPR和CPR图像均清晰显示肿瘤破裂的部位、范围、肾周及血肿情况,其中清楚显示瘤内血肿22例,肾周血肿17例,肾包膜下血肿11例,肾周筋膜增厚22例,腹腔血肿9例;MIP能显示瘤内迂曲血管的全貌(9/22),而对瘤内血肿、肾周包膜增厚显示不佳;VR对瘤内小的血肿不易显示。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AML的破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帮助。
- 谢齐张爱伟周海生郑汉朋王旭荣王军邱乾德
- 关键词: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后处理技术
- CT预测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的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预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自发破裂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4年5月乐清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CT诊断为RAML 42例患者(肿瘤48个)为研究对象,定期CT随访。对48个肿瘤的位置、肿瘤直径、脂肪密度、肿瘤血管、肿瘤直径与肾实质厚度的比值、肿瘤直径与肾皮质"裂隙"宽度的比值的CT表现进行评估,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对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确定其CT诊断效能。结果 48个肿瘤中17个发生自发破裂出血,31个未发生破裂。发生肿瘤破裂中,外生型15个,脂肪密度≥-60 Hu的10个,肿瘤直径≥38.7 mm的13个,瘤内异常血管13个,肿瘤直径/肾实质厚度≥1的13个,肿瘤直径/肾皮质"裂隙"宽度≥1的13个。未发生肿瘤破裂中,外生型18个,脂肪密度≥-60 Hu的11个,肿瘤直径≥38.7 mm的13个,瘤内异常血管的5个,肿瘤直径/肾实质厚度≥1的12个,肿瘤直径/肾皮质"裂隙"宽度≥1的8个。单因素分析果显示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血管、肿瘤直径与肾实质厚度比、肿瘤直径与肾皮质"裂隙"宽度比与肿瘤破裂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OR=7.75,95%CI:1.14-52.72,P〈0.05)、肿瘤直径(OR=6.59,95%CI:1.04-41.93,P〈0.05)、肿瘤血管(OR=17.68,95%CI:2.83-110.53,P〈0.05)是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在预测肿瘤发生自发破裂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以上3个因素ROC曲线分析的结果表明,肿瘤内异常血管的出现在诊断肿瘤自发破裂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率。结论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非单一因素作用,与肿瘤所处的位置、肿瘤直径、瘤内血管、肿瘤直径与肾实质厚度比及肿瘤直径与肾皮质"裂隙"宽度比密切相关。肿瘤位置、肿瘤异常血管和肿瘤直径能较好反映肿瘤发生破裂�
- 张爱伟周海生谢齐郑汉朋王旭荣王军邱乾德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