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旭荣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平滑肌脂...
  • 3篇脂肪瘤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脂肪瘤
  • 2篇肾脏
  • 2篇肾脏血管
  • 2篇肾脏血管平滑...
  • 2篇自发性破裂
  • 1篇脂质体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肾血管
  • 1篇肾血管平滑肌
  • 1篇肾血管平滑肌...
  • 1篇肿瘤
  • 1篇腺性
  • 1篇腺性膀胱炎
  • 1篇螺旋CT表现
  • 1篇胶质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旭荣
  • 4篇郑汉朋
  • 3篇张爱伟
  • 3篇周海生
  • 3篇谢齐
  • 2篇邱乾德
  • 2篇王军
  • 1篇张硅
  • 1篇许崇永
  • 1篇吴爱琴
  • 1篇赵应征
  • 1篇陈丽娟
  • 1篇王军
  • 1篇郭志

传媒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2015年浙...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的MRI评价
2017年
目的利用常规MRI对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的早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通过脑立体定向仪于右侧尾状核接种l0ul(细胞数为1×106个)C6胶质瘤细胞。在第1周检查均确认有肿瘤生长后分为治疗组(15只)和对照组(9只)。治疗组尾静脉隔天注射10ul/g阿霉素脂质体,对照组尾静脉隔天注射10ul/g生理盐水。分别于接种后第1、2、3周行MRI常规检查,第3周检查后行安乐死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与治疗组间不同时间肿瘤体积差异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 24只大鼠均见肿瘤生长,成瘤率为100%。对照组与治疗组大鼠C6胶质瘤的体积第2周时分别为87.92mm3及109.90mm3,2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P>0.05);第3周时分别为164.85mm3及33.49mm3,2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P<0.01)。结论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是有效的;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内部坏死更加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郑汉朋张硅赵应征吴爱琴陈丽娟郭志王旭荣许崇永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中应用价值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又称肾错构瘤,由畸形血管、平滑肌、成熟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是较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肿瘤的破裂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及...
谢齐张爱伟周海生郑汉朋王旭荣王军
文献传递
腺性膀胱炎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CT表现,观察病灶部位、形态、范围及强化程度等特点。结果扁丘增厚型10例,结节隆起型5例,弥漫增厚型9例,混合型4例。28例表现局限性扁丘...
王旭荣邱乾德
文献传递
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CT表现,提高术前准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结果15例病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1.5±8.8)岁;其中位于右肺11例,左肺4例。15例均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12~30mm,平均直径(21.5±6.3)mm;14例呈类圆形,边缘光整,无分叶及毛刺,1例边缘欠光整,浅分叶;15例CT平扫CT值22~42HU,平均(28.9±6.1)HU;15例中瘤内有钙化2例,瘤内囊变1例及“空气新月征”1例,瘤周“晕征”1例;增强检查8例,其中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1例,未见强化1例,病灶有“贴边血管征”2例。结论PSP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于右肺,以单发常见,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仔细分析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朱靓王旭荣邱乾德
关键词:肺肿瘤
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中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自发性破裂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自发性破裂的22例,均行MS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处理。结果 MPR和CPR图像均清晰显示肿瘤破裂的部位、范围、肾周及血肿情况,其中清楚显示瘤内血肿22例,肾周血肿17例,肾包膜下血肿11例,肾周筋膜增厚22例,腹腔血肿9例;MIP能显示瘤内迂曲血管的全貌(9/22),而对瘤内血肿、肾周包膜增厚显示不佳;VR对瘤内小的血肿不易显示。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AML的破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帮助。
谢齐张爱伟周海生郑汉朋王旭荣王军邱乾德
关键词: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后处理技术
CT预测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CT预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自发破裂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4年5月乐清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CT诊断为RAML 42例患者(肿瘤48个)为研究对象,定期CT随访。对48个肿瘤的位置、肿瘤直径、脂肪密度、肿瘤血管、肿瘤直径与肾实质厚度的比值、肿瘤直径与肾皮质"裂隙"宽度的比值的CT表现进行评估,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对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确定其CT诊断效能。结果 48个肿瘤中17个发生自发破裂出血,31个未发生破裂。发生肿瘤破裂中,外生型15个,脂肪密度≥-60 Hu的10个,肿瘤直径≥38.7 mm的13个,瘤内异常血管13个,肿瘤直径/肾实质厚度≥1的13个,肿瘤直径/肾皮质"裂隙"宽度≥1的13个。未发生肿瘤破裂中,外生型18个,脂肪密度≥-60 Hu的11个,肿瘤直径≥38.7 mm的13个,瘤内异常血管的5个,肿瘤直径/肾实质厚度≥1的12个,肿瘤直径/肾皮质"裂隙"宽度≥1的8个。单因素分析果显示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血管、肿瘤直径与肾实质厚度比、肿瘤直径与肾皮质"裂隙"宽度比与肿瘤破裂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OR=7.75,95%CI:1.14-52.72,P〈0.05)、肿瘤直径(OR=6.59,95%CI:1.04-41.93,P〈0.05)、肿瘤血管(OR=17.68,95%CI:2.83-110.53,P〈0.05)是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在预测肿瘤发生自发破裂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以上3个因素ROC曲线分析的结果表明,肿瘤内异常血管的出现在诊断肿瘤自发破裂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率。结论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非单一因素作用,与肿瘤所处的位置、肿瘤直径、瘤内血管、肿瘤直径与肾实质厚度比及肿瘤直径与肾皮质"裂隙"宽度比密切相关。肿瘤位置、肿瘤异常血管和肿瘤直径能较好反映肿瘤发生破裂�
张爱伟周海生谢齐郑汉朋王旭荣王军邱乾德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