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露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金融
  • 1篇氮氧化物
  • 1篇地闪
  • 1篇地形
  • 1篇地形作用
  • 1篇氧化硫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对流
  • 1篇中尺度对流系...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天气动力学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切变
  • 1篇切变线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夏季
  • 1篇金融发展
  • 1篇金融行业

机构

  • 5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张晓露
  • 3篇周筠珺
  • 1篇黄蕾
  • 1篇冯桂力
  • 1篇谷娟
  • 1篇向钢
  • 1篇张凌
  • 1篇徐毅

传媒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时代金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成都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中地闪产生的天气动力学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成都地区独特地形下强对流天气动力过程和地闪活动特征,通过对比分析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卫星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重点研究了2013年6月20日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中地闪产生的天气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对流稳定度指数能够很好的反映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地闪活动与降水及云顶亮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地闪主要发生在云顶亮温≤-60℃且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地闪密集区常常出现在MCS云团中部及前部。MCS发展阶段,1500 m高度以下风速增大并由偏北风转向西南风,地闪数量明显增多。MCS成熟阶段的地闪密集区恰好位于垂直螺旋度大值中心(500×10-6m·s-2)范围内。垂直螺旋度大值区与云顶亮温≤-60℃冷云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或许能够作为研究强对流天气的指标之一。
柳臣中周筠珺张凌徐毅张晓露
关键词:大气科学中尺度对流系统地闪天气动力学
成都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城郊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成都地区污染物的城郊差异,利用成都三道堰、人民公园2站在2010年1月-2014年7月期间的NOx(NOx=NO+NO2)、SO2以及PM10数据,对比分析了成都市城郊2站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月平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区站NOx、SO2、PM10呈单峰型日变化,最高浓度出现在9:00;而郊区站除SO2呈单峰型日变化外,其余污染物为双峰双谷型日变化,最高浓度出现在夜间21:00左右。城郊SO2月平均浓度差异不大,城区其余各污染物的月平均浓度要远高于郊区。城郊2站NOx、SO2的日平均浓度都呈下降趋势,城区站PM10上升趋势明显。
向钢周筠珺冯桂力黄蕾谷娟张晓露
关键词:大气污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10
四川省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
随着国内外对贸易发展的重视,金融对贸易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有较多理论支持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但是,由于地理区位的差异,金融发展对外贸的影响并不相同,所以,本文对四川展开研究,探讨金融对出口贸易发展的...
张晓露
关键词:金融发展VAR模型
文献传递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一次典型暴雨的分析和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量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数据产品以及WRF数值模拟结果,对2013年7月7~9日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一次典型的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暴雨,西风槽和高原槽发展东移,配合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及低层低涡切变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充沛的水汽聚集、较强的动力作用以及大气层结的不稳定等对此次强降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WRF模式对此次复杂地形下的暴雨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的降水与实况相吻合,风场、比湿、涡度、CAPE、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对此次降水过程有较好的反映。低层气流经喇叭口地形时被抬升并辐合,再配合丰富的水汽场,使得降雨过程得以维持和发展。
张晓露李照荣周筠珺褚晓菊
关键词:切变线数值模拟地形作用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世界前进的动力,而大数据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基于大数据的发展,深入探讨其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应用模式、应用场景等。研究显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扩宽了数据来源渠道,完善了数据分析方式,以多种模式应用在传统金融和新金融业态中,在金融资源配置、精准营销、风险管控和创新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但数据安全度低、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创新难度大、数据开放度不足、产业环境差等成为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数据监管机构和共享平台,扩大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完善大数据产业环境以保障大数据持续、稳定发展,更高效、安全地为金融行业提供服务。
张晓露马先仙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