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宝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髋关节
  • 2篇关节
  • 1篇血性
  • 1篇愈合
  • 1篇愈合时间
  • 1篇置换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治疗
  • 1篇入路
  • 1篇锁定钢板
  • 1篇头坏死
  • 1篇评分
  • 1篇缺血性股骨头...
  • 1篇人工髋关节
  • 1篇周围骨折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钉
  • 1篇椎弓根钉内固...
  • 1篇椎弓根钉内固...

机构

  • 4篇汉中职业技术...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延安大学咸阳...

作者

  • 4篇张宝强
  • 3篇张小栋
  • 2篇熊咏民
  • 2篇冯晓飞
  • 2篇张建军
  • 1篇王国毓
  • 1篇张婷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锁定钢板结合钛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Harris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结合钛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Harris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锁定钢板治疗,研究组予以锁定钢板结合钛缆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血浆黏度、FIB水平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Harris评分,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郭峰张宝强熊咏民
关键词:钛缆锁定钢板假体周围骨折
两种人工髋关节置入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对两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IFHN)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IFHN患者60例,采取骨水泥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骨水泥组),采取生物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1例(非骨水泥组),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假体松动、Harris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骨水泥组(P<0.05),骨水泥组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非骨水泥组仅1例发生假体松动,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事件。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1、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IFHN,采用生物型假体或骨水泥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然而使用生物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较短。
冯晓飞张建军张小栋凌惠华张宝强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入院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半髋关节置换组和髓内钉固定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较髓内钉固定组短(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和髓内钉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冯晓飞王国毓张建军张小栋张宝强
关键词:老年人
不同入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参照组实施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丢失度)、日常生活能力、胸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复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年,参照组的矫正丢失度、复位率高于试验组(P<0.05)。术后4周、1年,试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参照组,OD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4周,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4周,参照组的CRP、TNF-α、IL-6水平高于试验组,IL-10水平低于试验组(P<0.05)。参照组的手术时间短于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试验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远期恢复效果均较为理想,但经皮入路的近期效果更为理想。
张宝强郭峰张小栋张婷孙杨熊咏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