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婧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诊催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门诊催眠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指导患者安全、合理使用催眠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因失眠或睡眠障碍开具催眠药物的患者进行回访,根据是否发生催眠药物不良反应分为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催眠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回访1139例患者,190例(16.68%)失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催眠药物分别为艾司唑仑97例、右佐匹克隆62例、阿普唑仑23例、氯硝西泮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催眠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患者(OR=0.595,95%CI:0.418~0.848,P=0.004)、催眠药物为艾司唑仑(OR=2.590,95%CI:1.580~4.245,P<0.001)、睡前进食(OR=2.324,95%CI:1.456~3.708,P<0.001)。结论催眠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使用的催眠药物品种、睡前进食等因素有关,医师应仔细询问患者失眠情况,根据患者失眠特点开具催眠药物并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睡前避免进食,以减少不良反应。
- 肖腊梅徐晓菲蒋林刘思婧袁珺张维张奇兵
- 关键词:失眠催眠药物门诊
- 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用药规律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失眠患者的用药规律及其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后睡眠质量和用药安全性,提出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利用自制的《失眠患者药物治疗回访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021年10月—2022年9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老年失眠患者477例开展电话问卷调查,对其用药情况、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77例老年失眠患者用药方案以单药为主,占比72.1%,其中苯二氮艹卓类单药方案占比56.0%。老年失眠患者服药期间PSQI评分平均值为(12.6±3.5)分,中位值为13分;仅40.7%的患者依从性较好;有15.1%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次日困倦、头晕及乏力等。结论老年失眠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后睡眠质量仍不理想,且用药依从性偏低,不良反应较多,须引起关注和重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睡眠质量。
- 张奇兵张维袁珺肖腊梅刘思婧蒋林徐晓菲
- 关键词:失眠睡眠质量镇静催眠药物用药规律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西丁治疗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西丁治疗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71例成人非重症CAP住院患者,按照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同分成左氧氟沙星组(A组)33例和头孢西丁组(B组)38例。A组患者静脉滴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l,每日1次;B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0 g,每日3次。疗程均为8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时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和65.79%,显效时间分别为(5.53±2.56)d和(3.87±3.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A组和B组方案的总成本分别为6 748.93元和8 110.34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6.80和123.28,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1.63%。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非重症CAP更为经济。
- 刘思婧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成本-效果分析
- 某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22种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干预前)2 239份和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干预后)2 028份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病历,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医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例数明显减少,不合理使用率由43.50%降至29.39%;其中,超适应证用药、溶剂用量不合理、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4.56%,27.74%,2.10%,1.56%降至11.88%,14.69%,1.28%,0.25%(P<0.05),药品用量不适宜、溶剂选择不合理、重复给药情况仍需加大力度改进。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药学干预措施有效,有利于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 袁珺张奇兵鄂翔蒋林刘思婧
- 关键词:临床药师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