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园园

作品数:38 被引量:209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腹泻
  • 11篇食源
  • 11篇食源性
  • 9篇基因
  • 9篇腹泻病例
  • 8篇源性疾病
  • 8篇食源性疾病
  • 7篇基因组
  • 6篇电泳
  • 6篇脉冲场
  • 6篇脉冲场凝胶电...
  • 6篇耐药
  • 6篇基因组测序
  • 5篇毒力
  • 5篇分子
  • 5篇分子分型
  • 5篇副溶血性
  • 5篇副溶血性弧菌
  • 5篇埃希菌
  • 5篇病毒

机构

  • 37篇北京市顺义区...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海关总署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7篇王园园
  • 35篇李颖
  • 16篇张爽
  • 15篇王苗
  • 10篇王彦波
  • 10篇张茂俊
  • 9篇张彦春
  • 9篇马红梅
  • 8篇朱美娟
  • 7篇邵占涛
  • 6篇杨杰
  • 5篇荆红波
  • 4篇彭涛
  • 3篇逄波
  • 3篇王凤双
  • 3篇王会波
  • 2篇全菲
  • 2篇李长青
  • 2篇甄国新
  • 2篇王丽丽

传媒

  • 9篇疾病监测
  • 8篇中国食品卫生...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顺义区2起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到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2起食物中毒事件涉及的病例、厨师、烹饪用具和可疑食品等标本或样品,并对其进行常见病毒和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初筛及细菌分离培养。计数标本或样品中CP数量,并对分离到的CP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性检测。结果经过real-time PCR和细菌分离培养,在部分病例标本以及食品和涂抹样品中检出CP,其他常见病毒和细菌均为阴性。大部分病例粪便标本的CP计数结果大于1.0×10^6 CFU/g。10株CP分离菌株均携带毒力基因;菌株PFGE分为7个带型,其中第一起事件有3株为同一带型,第二起有2株为同一带型;菌株对亚胺培南、甲硝唑、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敏感,6株对克林霉素耐药、1株中介,6株对氯霉素中介。结论PCR可应用于CP毒力基因的快速筛查,PFGE也可辅助判定C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时应加强对CP的日常监测和其耐药性的防范。
张爽贾巧玲李颖王园园荆红波马红梅张茂俊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
2021-2023北京市某区748例腹泻病例中弓形杆菌病原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腹泻病原学监测进行弓形杆菌分离和病原特征分析,为该病原导致腹泻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21—2023年北京市某区腹泻患者基础信息和临床症状信息,采集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弓形杆菌培养并使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鉴定。分离弓形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并基于序列进行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分析、毒力基因分析和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2021—2023年腹泻患者粪便弓形杆菌检出率为0.80%(6/748),2017年在北京某区腹泻监测中检出2株弓形杆菌,荧光PCR鉴定结果均为布氏弓形杆菌。本地区分离到弓形杆菌的8例腹泻患者中的5例同时分离到其他肠道致病菌。从8例腹泻患者中分离的8株弓形杆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株数分别为耐四环素7株、耐氟苯尼考6株、耐链霉素6株、耐阿奇霉素5株、耐克林霉素5株,6株菌耐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基于基因组序列的ANI分析确定8株菌均为布氏弓形杆菌。结论北京市某区腹泻患者中分离弓形杆菌以布氏弓形杆菌为优势种,弓形杆菌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分离菌株的病原特异性需要增加菌株数量后继续深入研究。
李颖周贵兰刘雨薇王苗闫爱霞李首飞王园园王海瑞彭涛张茂俊
关键词:腹泻全基因组测序抗生素敏感性
一起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检测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检测食物中毒样本中的产气荚膜梭菌,为同类事件检测和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快速显微镜便检锁定检测方向;利用TSC培养基厌氧培养产气荚膜梭菌;利用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毒素和CPE、β2肠毒素PCR扩增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所含肠毒素类型。结果在食品留样、环境涂抹拭子和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产气荚膜梭菌阳性样本8例。1份食品样本和5份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株毒素携带情况完全一致,为含有α、β和肠毒素β2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从环境试子中分离的菌株6种毒素均为阴性。结论此次事件是一起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与环境之间存在产气荚膜梭菌的交叉污染。作为重要食物中毒致病因的产气荚膜梭菌的监测与检测工作有待开展与标准化。
李颖李长青王彦波王园园杨杰王苗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致病因子
斯氏弓形杆菌基于基因组序列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获得斯氏弓形杆菌的遗传特征,并对其耐药基因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方法对本实验室分离培养的8株斯氏弓形杆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并从NCBI和PATRIC数据库中下载全部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15株斯氏弓形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23株不同地域、不同宿主来源的斯氏弓形杆菌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23株斯氏弓形杆菌中仅3株菌携带耐药基因,且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所有菌株均含有与免疫逃避、侵袭及运动等相关的毒力基因。与其他菌种弓形杆菌常见的10种毒力基因比对分析发现,本研究中所有斯氏弓形杆菌菌株均含有ciaB、tlyA、cj1349、pldA和mviN基因,2株菌(CNAS12-1和F28)含有iroE基因,均不携带另外4种毒力基因。21.7%(5/23)的菌株包含Ⅵ型分泌系统(T6SS)基因簇,且其与弯曲菌属内的T6SS存在基因组成及排列的差异。结论斯氏弓形杆菌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部分菌株可能有潜在的耐药和致病特征。
周贵兰王园园顾一心李颖鞠长燕王佳奇王海瑞陈晓丽段永翔张茂俊
关键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2016年北京市顺义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顺义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采集临床腹泻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分离与鉴定。结果共采集检测标本365份标本,检出致病菌阳性101份,阳性率为27.67%(101/36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39株,检出率为10.68%(39/365);其次为致泻大肠埃希菌28株,检出率为7.67%(28/365);检出沙门菌15株,检出率为4.21%(15/365);空肠弯曲菌15株,检出率为4.21%(15/365)。结论顺义区食源性腹泻主要以副溶、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感染为主,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也有所增加,应加强监测工作,注意致病菌病原谱变化。
王彦波李颖李湛王园园杨杰王苗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腹泻
生食蔬菜模拟污染米饭样本中蜡样芽胞杆菌和呕吐毒素基因分布状况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被生食蔬菜模拟污染的米饭样本中蜡样芽胞杆菌(Bc)和呕吐毒素基因(ces)的分布状况,为Bc食物中毒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生食蔬菜样本50件,每件样本用0.85%生理盐水盥洗后污染“新煮熟米饭”,置于30℃、70%RH培养箱中放置24 h。对生食蔬菜和“污染米饭”进行Bc的定量计数、荧光PCR检测和数字PCR检测。对基于不同采集地点、不同蔬菜类型分组的生食蔬菜样本和及被其污染的“污染米饭”的各项检出率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食蔬菜样本中Bc检出率为80.00%(40/50),ces基因和Bac16s RN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0(0/50)和10.00%(5/50);“污染米饭”样本Bc检出率为94.00%(47/50),ces基因和Bac16s RN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4.00%(7/50)和90.00%(45/50)。采集自农贸市场和农户土地的2组生食蔬菜中B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3,P=0.00088校正),被上述2组生食蔬菜类污染的“污染米饭”Bac16s RNA基因检出率和ces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6,P=0.0475校正;χ^(2)=5.444,P=0.0196校正)。7件“污染米饭”基于荧光PCR检测ces基因阳性,Ct值介于24.12~37.73,数字PCR结果介于6.8 copes/μL~6.2×10^(6)copes/μL。结论被生食蔬菜模拟污染的米饭样本可具有导致Bc食物中毒风险的病原学特征。
李颖全菲崔涓涓王园园王苗荆红波刘盛田彭涛逄波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米饭生食蔬菜呕吐毒素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1起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的腹泻暴发事件
2024年
目的对1起产气荚膜梭菌导致腹泻暴发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病例肛拭子样本和环境涂抹样本,肛拭子样本增菌前后分别进行产气荚膜梭菌plc和cpe基因荧光PCR检测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落进行全自动生化鉴定和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对鉴定为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情况,基于全部分离株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遗传聚集性分析。结果未增菌的病例肛拭子cpe和plc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6.15%(6/13)和53.85%(7/13),基于BHI厌氧增菌后病例肛拭子cpe和plc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8.46%(5/13)和53.85%(7/13);10名病例肛拭子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均为F生物型(携带毒力基因分布plc+/cpb-/etx-/iA-/cpe+/cpb2+/netB-),10个分离株基于cgSNP构建的聚类树形成2个相互独立且遗传距离较远的分支,Lineage 1仅分布1株,为ST589,携带耐药基因为erm(Q),Lineage 2分布9株,为ST149,携带耐药基因为tetB(P),为一组高度克隆化的菌株。结论本次暴发事件由F型产气荚膜梭菌所导致,且多数病例感染一组cpe+高度克隆化菌株。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应用于产气荚膜梭菌暴发事件病原学分析,基于肛拭子样本的产气荚膜梭菌增菌方法和分子筛查方法有待开发和应用。
闫爱霞潘艳艳康颖李首飞王苗王洛桐王园园刘雨薇李颖黄振洲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全基因组测序腹泻
两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敏感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方法和细胞培养法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敏感性差异。方法将流感病毒咽拭子分别接种24代和42代狗肾传代细胞(MDCK),比较不同代数MDCK细胞培养获得的毒株的血凝滴度及细胞病变(CPE)。对流感病毒咽拭子和毒株分别进行实时荧光PCR,比较实验结果CP值。结果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结果显示:毒株病毒载量是咽拭子病毒载量的10^4倍~10^5倍;接种24代MDCK细胞获得毒株血凝滴度略高于接种42代MDCK细胞获得的毒株,42代MDCK细胞CPE更为明显。结论结合实时荧光PCR检测和流感病毒培养可提高流感病毒毒株分离率,24~42代MDCK传代细胞对2012年甲3型流感病毒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低代数MDCK传代细胞更有利于提高甲3型流感病毒分离。
李颖马红梅焦丽辉荆红波王鹏王园园
关键词:MDCK细胞流感病毒实时荧光PCR敏感性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患者弯曲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弯曲菌引起腹泻的现状,探索弯曲菌分离检测方法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顺义区2家医院成年人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培养。用滤膜法分离培养弯曲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72份粪便标本共检出39株弯曲菌,检出阳性率为10.48%,包括36株空肠弯曲菌(92.31%,36/39)和3株结肠弯曲菌(7.69%,3/39)。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99%(26/372)、0.27%(1/372)、9.14%(34/372)、12.63%(47/372)。弯曲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恶心、脱水为主,且多为水样便。春秋季检出率高于夏冬季,高峰出现在10月。弯曲菌感染病例以16~45岁青壮年居多;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8);职业以学生、其他职业、商业服务居多。可疑感染食品为蔬菜类、粮食类、水产及其制品。3株结肠弯曲菌分离株仅对氯霉素敏感。36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高,包含萘啶酸(97.22%)、环丙沙星(97.22%)、四环素(86.11%)、氟苯尼考(58.33%)。19株空肠弯曲菌(52.78%)存在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谱主要为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47.37%,9/19)。结论弯曲菌感染引起腹泻的比例较高,春秋季高发,耐药性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重视。
王园园李颖张爽张彦春马红梅张茂俊
关键词:弯曲杆菌耐药耐药基因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及腹泻菌株Ⅲ型分泌系统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株Ⅲ型分泌系统的分布以及耐药特征。方法对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分离到的共2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trh、T3SS1、T3SS2α、T3SS2β和toxR检测,并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 21株菌株中tdh+/trh-占90.48%(19/21),tdh-/trh+和tdh-/trh-分别占4.76%、4.76%,未检测到tdh+/trh+菌株。T3SS1广泛存在于所有菌株中。T3SS2α存在于tdh+/trh-菌株,T3SS2β存在于tdh-/trh+菌株。1株食物中毒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tdh-/trh-/T3SS2α-/T3SS2β-。21株副溶血性弧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吡肟、抗菌素B、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结论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分离到的菌株大多携带tdh基因,T3SS2α与tdh相关,而T3SS2β则存在于trh+菌株。未携带tdh和trh基因的食物中毒分离株表明副溶血性弧菌不仅仅依赖TDH和TRH发挥毒力作用,其致病机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邵占涛李颖王园园朱美娟王彦波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TDHTRH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